收藏!全国红叶生态景观最佳观赏期监测预测出炉了!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红叶是我国秋季重要的生态景观。每到深秋时节,自北至南、自高山至平原,植物叶片陆续变色,是人们登高望远、陶冶情操的绝佳时间。红叶出现的时间与秋季降温的早晚、降温程度关系密切。
红叶美景 图/新浪微博@八达岭长城
近期,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持续走低,一年一度的红叶观赏季应时而来。
红叶种类 图/星球研究所
2022年全国红叶生态景观最佳观赏期监测预测
2022年10月以来,西北地区大部、内蒙古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地区等地日最低气温≤2℃的天数达到3天以上(图1),气象条件利于红叶植物变色。其中10月上旬新疆北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的红叶处于最佳观赏期;西北地区大部、东北地区南部、华北北部的红叶于10月中旬陆续进入最佳观赏期。
图1:2022年10月以来日最低气温≤2℃的天数
预计未来10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3℃,仅西藏西南部的部分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1℃左右。10月26日前后,将有一股冷空气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
秋赏红叶 图/新浪微博@华山风景名胜区
结合前期天气特点和未来天气气候预测,预计10月21日至11月5日,华北大部、黄淮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北部等地陆续进入红叶最佳观赏期;11月6-20日,黄淮南部、江淮、江汉、江南西北部、西南地区东部等地进入红叶最佳观赏期;11月21日至12月5日,江南大部、贵州南部、云南中部、广西北部等地红叶进入最佳观赏期(图2)。
图2:2022年全国红叶生态景观观赏期预测
观赏建议
1、进入红叶观赏的地区要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天气预报,择机开展红叶观赏活动。
2、秋季后期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起伏变化较大,出游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同时加强火源管理,做好防火工作。
红叶美景 图/新浪微博@青岛发布
中国气象局宣传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来源:中央气象台
制作:钱拴 赵运成 陈紫璇 周媛
编辑:大淼
审核:段昊书
谁的人生不迷茫?谁的人生不迷茫?即使是伟人在成为伟人之前也迷茫过,所以当你处于迷茫的时候,当你处于困境的时候,当你觉得全世界没有人懂你,你想逃避全世界的时候,当你觉得自己很差,很差这里不行,哪里也
枣的随想我喜欢秋天时,刚摘下来的新鲜的脆脆的枣,淡淡的甜,那是小时候家乡的味道。现在的冬枣,我却并不喜欢,总觉得太甜了,甜到齁的感觉。小时候,奶奶家山上还有一种枣,奶奶管它叫酸枣,可是又比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慢慢变老?灵魂拷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正在慢慢变老?我家猫主子曾几何时,我们谈老色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青春永驻。可是,当你再也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熬一个通宵不睡觉第二天还跟没事人儿
摘书每日金句1。人生太短了,别把自己搞太累,搞不定的事情别死磕,做得到的别拖着。多做喜欢的事,多跟喜欢的人说说话。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活着。2。不但要看别人愿意为你做什么,也要看别人不愿为
散文九月,与秋轻语玫瑰玫瑰玫瑰九月,与秋轻语,总习惯了在一滴墨迹里寻找自己,一半悠闲,一半寂静!不发一言,不破一规,就这样不惹尘埃,只去探索一枚枫红的美丽!闲来,翻一册书,遇见相似的灵魂,小坐,对饮
每天坚持记录优美诗句1。对于精英来说,慢一秒就是对他们能力的亵渎。2。我喜欢的人,头顶着天,脚踏着地,走来有风,眼里有我!3。从此以后,一个人的旅程结束,两个人的修行开始。而我,食住有所依,衣行有人看
大散文捧书煎茶度光阴捧书煎茶度光阴文张恋我喜欢读书时,捧一杯茶,看翠绿的茶叶在透明玻璃杯中浮沉,心顿时安静下来。滚滚红尘,能坐下来喝一杯好茶,读一本好书,以闲适冲淡的心境,让身心浸泡于茶香书香之中,恍
格言新说也许,人性本恶人性本恶,也许吧!但这不是一个观点。而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的情绪状态。正如佛家所说的,一念地狱,一念天堂。当一个武士,被人出言侮辱,从而怒发冲冠,拔剑相向。而当他拔剑的那一刻,就
起亚发布新款K3官图,更像K5近日,起亚官方发布了新款起亚K3车型的官图,作为中期改款车型,其采用了与起亚K5相似的家族式设计,同时还对配置及动力作出了升级,该车预计将在年内正式上市。外观是新款K3最明显的变化
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公布,2022年9月21日耗资约966。66万港元回购96。5万股股份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公布,2022年9月21日耗资约966。66万港元回购96。5万股股份。截至2022年9月21日收盘,中国海洋石油(00883。HK)报收于10。3
学校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专题宣讲报告会9月20日,根据省委统一部署要求,学校在干训楼15楼多功能厅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专题宣讲报告会。湖北省委宣讲团成员武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