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遭绑架,绑匪开口便要40万赎金,杜月笙笑道我给你90万
从卖梨的街头小贩逆袭为"上海滩地下皇帝",杜月笙只用了短短几年,最鼎盛时他有门市三万,再传弟子80万,势力更是从上海蔓延到了全国各地。可令人意外的是杜月笙居然被人绑架了!
时间发生在1941年,日本人已经占领上海,杜月笙已经将上海的产业转移,自己也来到重庆,一天他坐车去银行办事,刚走出银行大门,就发现自己的车以及保镖和司机都不见了,杜月笙马上感觉形势不对,他正准备转身走进银行取钱,忽然冲出几个彪形壮汉,挟持他上了一辆汽车扬长而去。
寻常人被绑架,大都是吓得胆战心惊,生怕被杀害。但杜月笙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并没有慌张,反而表现地十分淡定。
看着窗外飞逝的景色,杜月笙越发镇定,面不改色。他迅速思索了一下最近自己联络过的人,但并没有推断出绑架自己的人的身份。
就在杜月笙暗自思索的时候,绑架他的那伙壮汉先出了声。他们其中一人看了看面色如常的杜月笙,非常客气地说道:"杜先生,只要您给我们40万块大洋,我们就马上送您离开,绝不会动您一根头发。
杜月笙接下来的一番话,让劫匪都楞了一下。杜月笙说:"太少了,我给你双倍,再多给10万,就当弟兄们的辛苦费。"杜月笙话音刚落,绑匪们都目瞪口呆了。但是过后,便纷纷佩服杜月笙会做人。
绑匪见杜月笙如此大方,竟然相觑,甚至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性命无忧,绑匪也非凶神恶煞之徒,杜月笙知道后面肯定有人,于是他想打探一下幕后指使者究竟是谁,就对绑匪直言道他手头没有那么多钱,没办法一次性支付九十万。
可能是一时间不能拿到这么多钱,绑匪们有些紧张了,嘴巴一漏把让他们绑架杜月笙的背后主谋和盘托出,没想到不是别人,正是与杜月笙同为黄金荣门下的"兄弟"金九林。
杜月笙接着说:"虽然我没办法一次性支付九十万,你们陪我去找刘航琛,从他那里先把钱拿走。"
刘航琛是四川有名的大实业家,也许是看到杜月笙这个人的信用,这几个绑匪决定陪他走一趟。
可杜月笙失望了,那几个绑匪是上海人,刘航琛根本就不认识他们。看那几个人对杜月笙前呼后拥,刘航琛还以朋友之礼,请他们进了楼上雅间。
刘、杜两人谈笑风生,3名绑匪却心惊胆战,他们互递眼色:若杜月笙有什么出格举动,就对两人下手!
杜月笙注意到绑匪神色有异,立刻对刘航琛说明来意:我现在急需现金90万!
刘航琛是很看重杜月笙这个朋友的,二话没说就应允,起身去筹现金。
当劫匪拿到钱后,杜月笙并没有杀了对方,他也从刘航琛那里得知了这起绑架案的真相:明面上来看,策划这起绑架事件的人,正是自己"恩师"黄金荣的徒弟金九林,杜月笙却深知金九林没那个胆量,这笔钱应该是黄金荣实在走投无路了,才通过这种方式找自己拿钱。
杜月笙知道真相后,亲自到黄金荣的家里,大度地对黄金荣表示"何至于此",还专门给黄金荣说有困难"尽管开口"。黄金荣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勒索杜月笙的事情已经暴露了,只能尴尬地笑了笑。
出了黄金荣的家门后,身边的手下问杜月笙:"先生,黄金荣已经没有势力了,您为何还要给他钱呢?"
杜月笙淡淡地笑了一下,然后说道:"如今我有势力了,要记住黄金荣,在我落魄时对我的帮助,现在黄金荣落魄了,我们要雪中送碳啊!做人不能忘了恩情!"
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杜月笙还曾亲自前往黄公馆探望黄金荣,邀他一起去香港生活。黄金荣拒绝了,理由是自己已经80多岁高龄了,可谓半截身子已经在土里了,禁不起再折腾了。
1953年6月20日,黄金荣在上海去世,终年83岁。令人唏嘘的是,黄金荣去世后一贫如洗,亲人发现他的财产连一口棺材也买不起。就在亲人为此发愁时,杜月笙给黄金荣买了一口棺材,黄金荣这才得以下葬。
不得不说,杜月笙一生虽然拥有很多钱财,但他最看重的反而不是钱财,而是人情。这是他安身立命纵横上海滩的根本。
正如"诗仙"李白在《将进酒》中写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钱没有了,但还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和人情东山再起,但命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如此看来,杜月笙不愧为民国时期的一代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