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的这家公司,有望成为A股新能源领域的超级新星! 公司去年打算以100亿,投资氢能源和数字科技。 今年再度准备直接募资150亿,投资新能源的风、光、氢、储等一体化项目。 而公司目前的股价还在2元的区间震荡。 下面就先来看看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情况,看看其大手笔投资新能源的底气在哪, 首先,这家公司主要从事的是勘测设计及咨询、工程建设、工业制造、清洁能源及环保水务、投资及其他 五大板块。 在今年半年报中,公司的这几大板块的表现如下, 首先,公司第一大营收板块,是工程建设业务,占主营收入的82%,只是虽然营收占比较大,但毛利率较低,只有6%。 第二大主营业务是工业制造,营收占比为7%,毛利率相对较高为17%。 第三大主业是投资运营业务,这部分,就包括清洁能源相关项目了,营收占比虽然只有7%,但毛利率却高达25%。 再次,则是公司的勘测设计业务,营收占比3%,毛利率最高达到了29%。 综上,公司虽然工程建筑业务仍然是顶梁柱,但如工业制造,投资运营,勘探设计,此类高毛利率业务,利润也大致能顶半边天。 今年上半年,公司新签新能源及综合能源合同达1000亿以上,而三季度,再度签订了超600亿的新能源、综合能源订单。 在A股24家市政工程公司中,公司的净利润排行行业第6,处于行业前列。 附上,A股基建市政工程,其余七强,给大家参考。 公司的勘测设计业务, 在新能源及传统能源电力勘察设计技术、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研究方面均处于引领地位; 在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三代核电常规岛、清洁燃煤高效发电、特高压交直流、GIL 综合管廊输变电、柔性交直流输电、海上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勘察设计技术领域具有国际领先优势。 在清洁能源方面, 公司已经在国内多地以及越南、巴基斯坦开发建设了一大批清洁能源项目, 截至今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并网装机容量 481.3 万千瓦,其中,风电、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 277.9 万千瓦。在建风光新能源项目37 个,装机容量合计约483 万千瓦。 看完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情况,再来看看公司的内在质地情况究竟如何, 首先,从公司的成长性来看, 从公司财报中的营业收入中,我们可以看到, 公司的营业收入,已经从2017年的2300亿,增长到了2021年的3200亿以上, 五年时间,增长900亿,增长幅度幅度为39%。平均每年增长近8%。 而从公司的净利润来看, 公司的净利润从2017年的52亿,增长至2021年的65亿, 五年增长13亿,增长幅度为25%,平均每年增长5%。 整体来看,公司的成长性,表现属于中规中矩。 那么,公司的收益性如何呢? 在公司财报中的主要财务指标中, 我们找到,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在过去的2018年至2021年间,大致在8%-10%之间震荡, 过去四年里,平均每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13%. 净资产收益率越高,意味着公司的资产利用效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强。 可见,公司的收益率还是能够大幅跑赢通胀和定期的。 整体表现良好。 那么,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如何,流动性怎样呢,毕竟要大手笔发展新能源,就离不开资源投入, 财务状况越好,则底气越足。 首先,看公司的负债率,高不高 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公司的负债率从2017年的76%下降到了2021年的71%。 整体呈小幅下降态势。 而从公司的流动性来看, 最近五年公司的流动资产都能够覆盖100%以上的流动负债。 整体来看,公司的负债率有些偏高,不过,在建筑行业中,处于正常水平。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公司的现金流情况如何,毕竟能够通过主业源源不断地创造现金流流入,才有持续发展的底气,这才是活水, 从公司财报中的经营现金流中,我们可以看到, 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连续五年为正, 且整体呈上升态势。 这意味着,公司能够通过主营业务持续不断地创造现金流流入, 经营状况正常。 综合来看,公司的收益性表现良好,财务状况健康,流动性充裕。 不足之处在于,公司的成长性表现中规中矩。后续关注公司在新能源领域大力布局之后的成果如何。 这家公司就是在A股上市的601868,中国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