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苹果遮羞布被扯下,央媒的呼吁起作用了
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原本是苹果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凭借着海思自研的高端麒麟芯片,华为在两年前就一度超越了苹果。但由于老美的打压,麒麟芯片无奈沦为了"绝唱",华为手机业务也因此而一落千丈,流失的大部分份额都被苹果收入囊中。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2021年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仅苹果自己就拿走了超过80%的利润,比国内厂商加起来的数倍还多。看到这亮眼的业绩报表,库克可谓是喜笑颜开,并公开发声称,对于iPhone手机的全球化业务,他最不担心的就是中国市场的销量。
相比华为如今"断臂而生"的辛酸,苹果靠美国"助攻"得来的"一家独大",本就已经让很多国人忿忿不平了,可没想到的是,苹果在中国市场捞金的同时,还不断地推动着产业链去"中国化"。
对于这种得意忘形的"吃饭砸锅"举动,不少网友表示非常不理解,美国能全面禁用华为,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制裁苹果?
原因很清晰,苹果在我国市场深耕多年,早已形成了庞大的供应链体系,覆盖工作岗位超过了500多万个,"果链"掌握着很多国内厂商的命运。例如欧菲光,在被苹果突然"抛弃"后,短短一个月时间其净利润率就暴跌了90%以上,险些破产。
因此,贸然禁用苹果的结局只会是"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绝非明智之举。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加大研发、强化国产供应链、创造出更好的国产手机,靠硬实力让数亿"果粉自觉站队"国产阵营",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我们面对苹果时的被动局面。
众所周知,苹果iPhone在国内市场一直都是自带流量的手机,对于今年发售的iPhone 14系列,库克更是信心满满,即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遭遇"寒冬",苹果依然把在中国市场的初次备货量定在了9000万台,随即还又决定再追加2000万台。
很显然,在库克看来,中国用户的钱太好赚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打脸来得这么快。iPhone 14系列的发布非但没有助苹果再创辉煌,反而一举把苹果的"遮羞布"给扯了下来。
据媒体报道,苹果方面近日作出决定,针对iPhone 14 Plus的备货量,计划大规模砍单40%。
要知道,苹果在前不久才刚刚针对iPhone 14的备货量砍单了600万台,当时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库克此举是在给iPhone 14 Plus和Pro系列铺路。可从如今又一次的-40%增长率看来,"卖不动"似乎才是苹果的真实情况。
那么问题来了,在中国市场自带流量的iPhone手机,其"光环"为何突然就掉落了呢?不可否认这与如今的智能手机市场行情有关,但还有两方面更重要的原因。
首先,苹果自身缺乏创新,相比上一代iPhone手机,iPhone 14系列所谓的升级完全就是在"挤牙膏"。
例如30W左右的续航、息屏显示、挖空设计、灵动岛等许多功能,基本都是模仿安卓且早就过时的技术。甚至就连乔布斯女儿伊芙都在社交媒体上公开嘲讽,称iPhone14毫无创意。
还有iPhone 14此次新增的卫星通信功能,中国用户根本无法使用,它只对欧美等其他地区开放,这显然就是"功能歧视",又怎么能得到支持。
其次,央媒的呼吁起作用了。去年苹果将欧菲光等30多家中企踢出供应链之后,央媒就公开发声,我们的企业要进行多元化布局,减轻"苹果依赖症"。
也正是因此,许多国内供应商都开始做出改变,不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果链"上,而是在攻关核心技术的同时,更注重与国内手机厂商的联合研发、深度合作,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国产供应链和国产手机的不断崛起。
如今的绝大部分国产旗舰,不仅在性能参数等方面几乎都达到了行业顶尖水准,其核心技术配件的国产化率也是大幅提升。
例如华为Mate 50系列,鸿蒙系统是自己的,昆仑大玻璃是哈勃投资旗下的,2K屏幕是与京东方一起研发的,即便没有5G功能,也备受国内用户的青睐。还有小米OV等其他友商,在充电芯片、影像芯片等方面基本都实现了国产化替代,而且物美价廉。
对比之下,苹果iPhone 14系列似乎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不过,国产手机若想打破苹果"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还需继续努力,毕竟苹果拥有着ios系统和A系列芯片的闭环生态,其行业影响力仍是全球之最。
我们不提倡无脑的吹捧和唱衰,只是希望国内厂商能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只有这样,才更有胜算,才能有效的减轻苹果对国内市场的"掣肘"。对此,你们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