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使南还尽,胡中妾独存落雁美人王昭君
王昭君作为四大美女之一,是四个美人里最有民族大义的一位,她为了汉朝可以出塞和亲,远嫁塞外成为单于之妻,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昭君成为我国历史上传奇的美女子,因此便有许多关于王昭君的传奇故事。
传说有一户王姓农户,年过半百却没有一儿半女。每月十五,夫妻俩必定到屈原祠虔诚跪拜,祈求屈原在天有灵,赐他们一个孩子。不久后,王氏梦到一轮明月入怀,她惊奇地发现怀孕了。王氏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辛苦,生下一个女婴,取名王嫱,字昭君,小名叫做"皓月",意为集月色之柔美,便出落的如此美丽。
据说王昭君聪明伶俐,父亲给她聘请家庭教师,教她诗词歌赋、弹奏琵琶。王昭君的美貌无人能及,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父亲不着急把王昭君嫁出去,只想等她再长大些,让她挑选心仪的男子成亲。
只不过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她的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正值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王昭君为南郡首选。建昭元年(前38年),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
根据民间传说和记载,宫廷画师毛延寿逐一给秀女作画,然后把画呈给元帝,元帝通过画像选择侍寝的秀女。官家女们听从父母教导,花钱笼络画师,画师自然把她们画的更好看。王昭君虽然出身卑微,但是她的姿色在众人之上,她不肯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可能也是由于没有钱财无力贿赂,总之毛延寿将王昭君画得并不是十分美丽,因此没有被选入汉元帝的后宫之中。昭君进宫多年,得不到皇帝临幸,心生悲怨。
竟宁元年(前33年)正月,时为匈奴单于的呼韩邪第三次来中原,欲与汉和亲来维持双方和平局面。但是当时皇后只有一个女儿,且心疼女儿远嫁塞外,便想着挑一个宗亲的女儿去和亲。但是当时皇上想着宗亲的女儿假冒公主怕被韩邪单于发现,于是想着当时广纳的宫女很多是未曾谋面的,因此便想着从里面挑一个宫女封为公主送给韩邪单于。
后宫便传开了这个消息,很多人因要远嫁塞外而放弃这个出宫机会,而王昭君不想老死宫中,便主动提出要去。其中还有一个小传说是,皇帝想着从当时画像中选一个不是很美的宫女封为公主送给韩邪单于,于是选中了王昭君画像,于是便发生了在朝廷上汉元帝看见容貌绝佳的王昭君要远嫁塞外,当下心痛不已,在她出嫁后便杀了当时的画师毛延寿。且说韩邪单于看见犹如天仙下凡的王昭君更是心动不已,因此还向汉元帝发誓绝不侵犯中原,只要他在就会保证双方友好相处。
于是就有了著名成语——"沉鱼落雁",其中的中"落雁"之称便是形容王昭君的,传说王昭君随同单于呼韩邪出塞那天,百姓围在街道两边,就为一睹昭君容颜,皆感叹美人即将远离故土伴随年老的单于,甚是可惜。前往匈奴之路,黄沙滚滚,昭君见中原离自己越来越远,便心生哀伤之情,难以平复,便拿出琵琶,抚琴而奏,一曲《出塞》甚是悲壮。此时南非的大雁听到此乐,看到奏乐之人如此美貌,一时之间忘记挥动翅膀,掉落下来。
王昭君抵达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年迈的呼韩邪单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后封为右日逐王。
结婚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 王昭君成了寡妇,于是满怀期待的她向汉廷上书请求回归中原故土,可是汉成帝敕令"从胡俗",让丧夫的昭君顺应游牧民族收继婚制,按照匈奴风俗,"父死,妻其后母",除了新单于的生母,老单于的所有妻妾都要变成新单于的妻子了。这是汉族女子无法接受的风俗。被迫二嫁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不过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也算是幸福,并育有二女。
杨幂扮演"王昭君"
可惜这位单于英年早逝,而汉庭再次拒绝了昭君想要回归的请求,无奈之下,三嫁他的弟弟第三任汗王——搜谐若鞮单于,并且生下一子。
可想而知王昭君内心悲愤,她连嫁父子三人,按照中原的观念,已经违背了伦理道德。最终思念故土而不得归的昭君在思念和幽怨中忧郁而死。
王昭君在匈奴几十年,匈奴与汉朝的关系都是和谐融洽的,这主要是因为呼韩邪以来的亲汉政策使双方都收益,因而得以被延续下来,但其中也有王昭君不少功劳。她死后,坟墓叫做"青冢",在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郊。
昭君的一生,是与命运抗争的一生。她有着天赋的美貌,不肯自我埋没。而在那个时代,女人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供选择的道路非常有限。她最难得的,是始终维持了内心的高贵,不肯用不正当的手段去为自己谋取利益,从中表现出的智慧和美德,比她绝世的姿容,要更加令人尊敬和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