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中国史# 1984年,中央应美国的邀请,派遣国防部长张爱萍带队中国代表团出访美国,本次出访的主要目的是达成中美两军的军事技术交流协议。 不久张爱萍完成出访任务胜利回国了,但回国后他却主动向邓小平提出辞职,说:"我这国防部长该撤。" 邓小平却笑着说:"事情的原委我已经知道了,你做得好,这下美国该不敢小觑我们了。" 为什么张爱萍访美回国后要辞职呢?这是怎么回事?张爱萍应邀出访美国 1983年9月,为了打开中美关于军事方面的合作的局面,美国派出以"鹰派"代表人物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 为首的代表团出访中国,而中国则响应的委派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接待美国代表团。 两国的国防部长在中国开始了第一次"交锋"。 温伯格是个崇尚武力的、态度强硬的国防部长,他认为武力要比外交有用,而八十年代的中国根本就不在他的眼中,所以,可想而知,这样一位人物来中国出访的态度会怎样。 但我国派出接待温伯格的张爱萍将军却让他对中国的印象有了改观,并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亚洲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温伯格回国后如实向美国总统汇报了本次出访中国的所见所闻,并很肯定地说:"我认为和中国开展军事方面的合作是很有必要的。" 次年,在温伯格的大力促成下,美国向中国发出邀请,邀请中国派出军事代表团出访美国。 中央经慎重考虑,认为"来而不往非礼也",决定派中国国防部长张爱萍带领军事代表团出访美国,张爱萍这次出访还带着一个任务:尽量达成中美两军的军事技术交流合作。 1984年6月,张爱萍将军等人抵达了美国。 张爱萍将军一行受到了美国最高规格的接待,而"老相识"温伯格也在接待的队伍中。 最初的见面是很和谐的,温伯格还给张爱萍将军准备了一个小惊喜,他找到了四十多年前曾被张将军救过命的几名美国飞行员。 当温伯格陪着张爱萍将军刚刚走进大厅,就有几名身材高大的、一看就曾经是军人的美国人兴奋地向张将军围过来,其中一名激动的用不熟练的中文说:"张将军,您还记得我吗?" 张爱萍将军仔细打量着面前的人,突然他想起了什么,激动地问:"你是萨沃埃?" 面前的人大笑:"您还记得我,这是卢茨和布伦迪奇。能在这里见到您,太好了。" 几个人兴奋地交谈着,聊着当年被新四军救起之后在一起的情景,好像这一切都发生在昨天一样,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真切。 温伯格在一旁微笑地看着这一切,等场面稍稍平静后,他对张爱萍将军说:"部长先生,这是美国给您准备的见面礼,您还喜欢吗?" 张爱萍将军高兴地说:"我太高兴了,我很喜欢。" 这时,他们的周围已经围了好多记者,记者们拍下来美国飞行员与救命恩人重逢的激动人心的场景,张爱萍将军从自己秘书手中接过一个精致的盒子,他说:"我也给美国人民带来了礼物,看来我们是很有默契的哦。" 原来,张将军带来的礼物竟然是一张四十多年前和被救美国飞行员的合影,场面瞬间又沸腾起来。 当天,美国各大新闻媒体都在头条位置刊登了张爱萍将军和四十年前救过的美国飞行员重逢的新闻,至此,中方代表团访美的首日就在一团和气中度过了。百般刁难的会谈 按照日程安排,第二天中方代表团是要与美国军方进行会谈,但中方在前往会谈地点时才被告知,会谈被临时改在美参谋长联席作战指挥室,而这里的规定是非军事人员不得入内。 当中国驻美大使馆陪同人员知悉情况后对美方提出强烈抗议,认为这是美方严重歧视中国,建议张爱萍将军取消此次会谈。 张爱萍将军没有冲动,他先是与美方进行沟通,要求至少得有两名大使馆工作人员陪同进行会谈,但多次沟通均被拒绝。 张将军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只带一名翻译去进行会谈,因为作为一名军人,他能理解各国对于军事重地的特殊管理要求,另外他此次访美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和美国进行军事方面的交流合作,所以他不想失去这次会谈的机会。 随后,张爱萍将军就在翻译的陪同下进入了会谈所在的参谋长指挥室。 最初的会谈还是比较融洽的,张爱萍将军和温伯格就部分军事技术交流合作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沟通,虽然在细节方面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分歧,双方都是本着想要达成目的的态度去谈,所以在数轮的协商下还是有一定的进展的。 在会谈中途休息时间,张爱萍将军应温伯格的邀请给与会的美国军方人员讲述了中国目前的国防理念和政策,在讲述过程中,张爱萍将军发现有些美方人员在交头接耳,甚至还有人明显表露出不屑的表情。 在讲述即将结束时,张将军说:"如有哪位对我讲的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中国在五十年代出兵朝鲜是出于什么目的?那不是中国的国土。"一名美方代表犀利地抛出了问题。 敏锐的张爱萍将军立刻觉察到来者不善,他严肃地说:"那请你先回答贵国的军队为什么会在那里?那里同样也不是美国的国土" 那位提出问题的代表大言不惭地说:"我们是联合国部队,我们是在主持正义。" "联合国部队是世界警察吗?联合国部队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跑到别的国家去主持所谓的正义?把战火引过鸭绿江,打到中国的国土也是联合国部队所谓的正义?"张爱萍义正辞严地反问道。 那位美方代表面红耳赤,顿时哑口无言。 张爱萍接着说:"现在我来回答你的问题,因为战争的炮火就要在中国打响,中国绝不会允许有侵略者再次入侵中国,所以我们出战了,我们要保卫我们无数将士们用鲜血建立起来的国家,我们要保卫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 美方一看这轮交锋没占到上风,另一代表立即跳出来说:"请问张将军,我听说您在中国曾经负责研制核弹等工作,是真的吗?" "我确实负责过此项工作。"张爱萍将军回答道。 提出问题的代表立即面露喜色,还有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之色,他接着问:"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主张禁止使用核武器,要求彻底销毁核武器,那中国为什么还要研制并进行核武器实验呢?这不是对自己实行双标吗?" 张爱萍将军微笑着回答:"你也说了,中国是主张禁核,但试问贵国是否接受了中国的主张不再进行核试验核制造了呢?世界又有那些国家接受了中国的主张呢?既然多国都拥有核武器,中国为了自保,也只能被迫研制核武器,总不能等别的国家把核弹投向中国时,中国只能被动的等着挨打吧,这样,我们也对不起我们的人民呀。" 张将军最后又以开玩笑地说:"当然,中国在这方面跟贵国比还是有差距的,但用作‘打狗棍’还是可以的。"言罢,全场一片寂静。 温伯格见势不妙,立刻建议今天会谈到此为止,请中方代表回驻地休息,择日会谈再继续。张爱萍又遭美国务院刁难 回到驻地的张爱萍将军突然接到温伯格的来电,电话中,温伯格说:"部长先生,美国务院邀请您明天到国务院一谈。" 停顿了又说:"请多加小心,这帮家伙不太好对付。" 张爱萍礼貌地向温伯格道了谢,就挂了电话。 随后,他向其他代表通告了美国务院邀请代表团的事情,并就美方可能提出的问题做了预案,以免到时被动。 当张爱萍等人到达美国务院时,接待他们的是副国务卿,双方刚一坐定,副国务卿就气势汹汹地说:"我国得到消息,在巴基斯坦的铀加工厂有中国人在工作,他们是在帮助巴国制造核武器吗?请张部长给出合理的解释。" 张爱萍一听,立即严肃地问道:"贵国有确实的证据吗?既然发现有中国人在那里工作,那贵国就把人请过来吧,也让我们看看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公然违反国际规定。" 副国务卿一看没有吓住张爱萍,反而还被张爱萍将了一军,有点恼羞成怒,他拿出一份文件放到张爱萍将军面前,说:"为了证明中国的清白,请签署了这份文件,否则可能会影响到中美后续的合作,到时候,你可是担不起这个责的。" 张将军当然明白这份文件签署后的后果,只要签字就坐实了中国在违反国际规定帮巴国制造核弹,他绝不能让中国去背这个黑锅,想到这里,张爱萍对副国务卿说:"很抱歉,这次出访,中央没有赋予我签署这类文件的权利,所以我无权签。" 副国务卿继续逼迫道:"如果你不签,将会影响到中美关系的发展。" 张爱萍将军一听此言,一下子火了,怒道:"中国这次出访贵国是受邀前来,是本着友好合作交流来的,既然你们没有友好合作的诚意,那就不要谈了。" 说罢拂袖而去,剩下一帮美国务院官员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收场。 但随后,这帮下作的官员却以"中方出访美国代表张爱萍大闹美国国务院"为题要求美国新闻媒体大肆宣扬报道来污蔑张爱萍将军,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回了国内,邓小平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邓小平并没有相信美国媒体的消息,而是立即让外交部展开了调查,在收到调查结果时,邓小平笑了,说:"这个张爱萍,干得不错。" 美国那边在温伯格的协调下,终于让中美两方重新坐到一起进行会谈,并最终签署了中美关于军事技术交流合作的相关协议,张爱萍的出访任务胜利完成了。 张爱萍回国后主动向邓小平提出辞职,他说:"我这国防部长该撤。" 他认为自己在美国出访期间的作为,让美国媒体借机大肆宣扬,给中国带来了很不好的舆论影响,虽然协议谈成了,但他还是难辞其咎。 邓小平最终没有接受张爱萍的辞职,他对张爱萍说:"这次出访,你做得对,你不但维护了中国的尊严,还给中国争了一大口气,美国这回再也不敢小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