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对老师充满恶意,这个问题提的带有侮辱性质,那我也就不客气了,现在的老师都至少是受大学教育出来的,科班出生的老师都是从正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出来的,而且教师上岗竞争非常激烈,既要考教师资格证,又要参加学校的考试,老师由于待遇稳定,无后顾之忧,所以深得师范女生的钟爱,当然,师范学校本身女生就占主流,毕竟,现在大多数男生看不上师范这个职业,感觉一辈子从头望到尾,作为男生来说没什么出息,但是女生不一样,女老师社会地位还不错,是优质男士的优先选择之一。 说上面的话的意思是,老师本身都是受过国家正规教育的,本身就是师范专业,教授中小学学业教育是没有问题的,至于说德育,体育这些你教育部门都不重视,家长更是不重视,只注重分数,你整个社会管不了,让以女老师为主的老师群体来管?你给了老师多大的权力?要那些男人们干什么? 而且老师也经常接受学校,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难道不比社会上那些连培训资格都不知道有没有的培训机构上档次? 你对学生培训班不满意,你可以不去,现在国家管的严,学校老师们都不敢补课了,那些补习机构很多都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在校大学生代的课,好好去补吧,您钱多不用客气。 非常佩服题主的奇思妙想,觉得孩子要上辅导班,老师也得上辅导班。看来您对各类辅导班已经有了不满情绪,并且把它怪罪到了老师头上。说实话您这是一种负能量,自己说说就罢了,千万不要把他传递给您的孩子,否则您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家长。因为这些负能量会对您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很难弥补。 不过隔行如隔山,其实对老师的培训从来没有间断过。 每年老师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不同形式的培训,县市级,地区级,省级的都有。培训形式也不单一,有线上培训,有线下培训,有常态培训,也有临时培训。各种培训和学习占据了一线老师的相当一部分工作时间,有些学校和地区的老师苦不堪言。 是不是您孩子的老师天天参加培训,没有时间备课,没有精力批改作业,天天累成狗,您就满意了呢? 哈,也没有医师补习班,也没有律师补习班,也没有教师补习班,到底是不是需不需要添加补习,需要考量喽! 现在社会上学生的各种课外补习的宣传满天飞,各种媒体对学生课外补习也颇有微词。但是为啥很少看见教师的补习班或者兴趣班呢? 首先,国家要求大小学生每年每学期,甚至每月都有考试!尤其是最大的国考:中考和高考,如果过不了关,就意味着人生要另做安排和选择。于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学生补习机构应运而生,而且都具有社会性,大范围性和普遍性,大街小巷经常有醒目的各种补习机构或者学校的广告牌,每每到了节假日孩子们的补习班就格外火爆。凡是家里有上学孩子的家庭眼里耳里装满的都是孩子们的补习资料和上不完的补习班。 其次,教师水平的高低和专业知识的提高大多都在学生每年每学期的课堂和成绩中体现。所以大部分老师每年每月每天都在上课,反思,听课,备课,考试等环节中周而复始,从实践中千锤百炼。加之他们也要定期考教师资格证,计算机证,普通话证等。要写各种各样的论文著作,参加学校各种各样教学科研课题。他们大多都要从二级教师到一级教师,再从一级教师到高级教师经历国家和人民的考验,有的还是国家特级教师,这个历练过程也是全体教师的"国考"。有时他们还要培养尖子生参加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各级竞赛。这每一项都是教师在补课,只不过他们补课的形式不一样。他们补课的广告没有做足罢了。 还有,全国各地每年每学期定期都要派一些优秀教师去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每学期的暑假他们都有在本校的专业培训阶段。国家又有名校教师全国巡回讲座,这本身也是一种教师的补课过程。各级教育部门也定期有教师的专业培训。各校内部的教师们还要每周定期开教研会,布置每周的教学计划和落实步骤。所以他们一直在学习,在补课。 比起孩子们的补课来,教师们的学习补课基本都是内部操作和运行,具有"隐蔽性",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加工都是在学校内部或者在教育部门指定地点进行,没有必要昭告天下,更没有必要去做广告,好多教学任务的落实都是教师之间潜移默化而默默完成,他们认为这是一项大的工程,牵扯到成千上万学生的未来,不是补课一年两年就能立即见效的,因为教育具有长期性,可评估性和可持续性。谢谢! 社会上补习班满天飞是客观描述,看不到教师补习班是正常现象,这跟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任何关系,只跟国家政策相关。 在2015年以前,这种现象是不会存在的,那时候社会上的补习班和教师办的补习班,各占半壁江山,教师补习班比社会上的补习班可能还要多一些,更强一些,因为毕竟是自己的学生,哪些是短板,很清楚,而且跟自己上课的进度完全吻合。 到了2015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这就是俗称的"禁补令"。"禁补令"一出台,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就成为违规行为,谁从事有偿补课,谁就会被查处。 从那以后,全国各地开始严抓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开始有些在职老师想不通,还偷偷摸摸躲猫猫,后来,大多数老师觉得实在不值得,自己付出劳动,传授知识,为学生提供辅导服务,反而像做贼一样见不得人,谁想过这样的生活呢,谁想干这样的工作呢?所以,绝大多数老师都不干了。 于是,现在就出现了题主所说的情况。教师不允许干了,这个市场上也就被校外培训机构独占了,所以也就看不到老师的补习班了。 教育部的"禁补令",针对的是全体在职中小学教师,连一个字都没有提及教师水平,无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哪怕你就是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哪怕就是大师级别的,只要你是在职中小学教师,就必须遵守教育部的规定,所以,这跟老师的教学水平没有半点关系。 如果一定要把学校老师跟社会上的补习班教师水平进行比较的话,学校老师的教学水平一定是高于社会上补习班老师的水平的,因为社会上一些补习班的老师,根本就没有从业资格,有的连教学经历都没有。 但是,并不是说补习班的老师就都不行,一些品牌培训班会招有一些名教师,这些人的教学水平的比较高的。总体而言,因为培训班有不少不够格的老师,所以,整体的水平是不高的。 你真没看到还是装没看到?老师的学习培训可多了! 首先,说一下学生补习班的问题。 这个问题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敏感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家长想通过学生课外补习班补课,提高学业成绩,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抢得先机,以便于在今后就业时谋取一个理想的职位。现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有偿家教严抓严打的态势下,在职教师自己办补习班、在补习班兼职上课、利用空闲时间给学生补课的现象已非常少见( 除非他不要教师这份工作了 )。 再谈谈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 国家对教师继续教育有硬性要求。 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第九条规定: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分为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 1.非学历教育包括: 新任教师培训:为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而设置的培训。培训时间应不少于120学时。 教师岗位培训:为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而设置的培训。培训时间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 骨干教师培训: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教师按教育教学骨干的要求和对现有骨干教师按更高标准进行的培训。 2.学历教育:对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 要求对继续教育未达标准的教师不得参加职称评定和职务聘任,在年终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 学校的发展需要一流的教师队伍。 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第一生命线,关乎到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评价,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度,直接影响学校的生源质量和发展。现在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就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各个学校都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与水平,平时都通过如集体备课、每周一次的教学研讨、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请教育研究机构的专家来听课指导、外出参观学习等等活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学校还成立了"青年教师发展共同体" 通过系列讲座、同课研讨、教学论坛、德育沙龙等形式,构建"理论——实践——反思——再实践——再提高"的校本培训模式,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寒暑假期间,教育主管部门都会安排教师培训,如:通过国家教育网络培训平台进行通识、学科培训,开展校本培训、专家讲座、专题研讨等培训活动来引领教师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新的教育技术(电子白板、多媒体等),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师本身发展必须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一个教师要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学校管理中,若一个教师不注意加强学习、教育教学水平低下,学生、家长的满意度低,他也会面临转岗的危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修养,教学业绩突出,在 评先评优、职称晋升等方面就会得到优先的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所以,虽然社会上没有专门针对教师的补习班,但是教师的继续学习、提升教育并没有缺席,而是一直在路上。 谢谢邀请 首先表明,问这问题的人,肯定不是教师,要不就是不负责整天在外浪荡学校都不去的所谓老师。 很感谢抽屉里的那些培训证明,有上海市新教师培训、教育部网络教学方法培训、互联网+教学方法培训、全英文教学培训、教学竞赛培训、申请书培训……一年有好几次,不然可能自己的教学水平还在原地踏步,虽然现在的教学水平自己也不高,但在不断进步。 教学水平是学习出来的,即使没有那么多培训班,负责的老师也在每天琢磨,琢磨怎么讲好每一节课,自学视频。 这类不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容易引起那些辛苦付出而被人误解的老师心里不舒服,可否提的专业一点? 家长质问学生课下需补习,老师为何不用?却不知最应培训的是自己 当下社会上补习班满天飞,很多家长觉得很头疼,不仅要投入大量的金钱,而且也让自己孩子很累。不过教师似乎看起来很清闲,有人把这一状况原因归咎于老师身上,认为是老师上课不讲下课讲造成的。甚至有人突发奇想认为应该把教师抓去上补习班,觉得老师最应该好好补习。 请输入图片描述 而事实当下状况是中国特有的教育形势造成的,劳累的不仅有学生、家长,也包括老师。有高考指挥棒在,全国上下学生都只能拼命往独木桥是挤,教师不仅有培训而且形式多样,折腾着老师。其实综合当下教育状况,最为薄弱的一环是家长,最应该参加补习的也是家长。 请输入图片描述 1教师面临的补习一点也不少 很多家长有一种误解,教师考上编制后就能高枕无忧了,其实不然。如果有人知道进修学校(全国各地都有),就应该知道这就是专门为教师学习设立的,每当八月底九月初最热的时候,你就会见到一大片全副武装的娘子军(男生忽略不计)去进修学校学习,那就是我们的老师培训。包括班主任培训、语数外等学科培训、师德师风培训等等应有尽有,每个周期大概5天,结束时发证用于晋级算学时。 请输入图片描述 除了假期培训,学期内还有安排到全国各地的培训。另外还有网络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这就是我们老师的"辅导班"。 有人说教师平时很闲,体验过你就知道这些培训累加起来有多恶心。而实际上,这些培训对于老师来说大部分都是浪费时间。我们有一个培训老师,每次开头第一句话就是我要送给你们一个红包,大家想不想要......第一次听很新颖,第二次也是如此...... 请输入图片描述 后来我们才知道他年年都是一个稿子不带换的。试问这种培训意义又有多大?而网络继续教育培训更是一个人拿着稿子在哪里念。我们教师渴望进步渴望学习新东西,但教师培训就是所有人参与的一场空耗。有老师不惜自己掏腰包去学习,就是为了提升自己。不要认为教师不爱学习。 请输入图片描述 2最应该接受补习的就是家长 作为班主任我喜欢观察学生情况,进行分析,我发现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有很大差距,问题集中在两点 一是学习习惯,好学生基本上都有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很自律,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二是,学生与他人,与教师沟通很畅通(不与家长和老师沟通的学生最可怕)。这恰恰是一些差生的软肋。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与一些家长沟通时,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一放学就拿住手机玩,等到什么时候了才看书学习。学生成绩有问题,一问他们就暴跳如雷也不和你说话。对此我也只能苦笑,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能做好,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省心,这都是他们家长曾经付出大量心血培育出来的。其实家长最应该接受这方面的培训,最终培育出来的学生更容易成材。 至于那些没有责任心,做事欠考虑的家长,我只能说培训也没有用。家长是唯一不需要考证上岗的职业,也换不了。孩子如果你遇到了自认倒霉吧。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佩弦教育语: 当下教育有老师、学生和家长三环,教师和学生都需要不断进行学习以适应形势的需要,这样家长就成了最薄弱一环。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家长学校教家长教育学生,希望有越来越多类似学校出现弥补上这一环。 (佩弦教育期待你的关注,了解更多教育咨询,探讨教育问题) 教师没有也被禁止办补习班,国家丶地方教育部门已经三令五申,如发现有老师补课的,将给予重罚。果然不假,前段时间,在邻县有老师到其儿媳妇餐馆辅导学生被举报,被抓现形,立马处理,连降两级。定到员级,连带校长,教办分管领导,县局分管副县长都被处理了,这下好了,家长满意了吧。所以老师一般不再有补习班,也不参与了。得不偿失啊。你说是吗? 二丶近期国家教育部门下发了文件,关于课后服务的文件,即每天下午放学后的一小时左右,学校可以名正言顺的进行补课了。当然是有条件的。即家长自愿,学生自愿,不得强迫,县城的实验小学已经开始了,农村也在试点中。这给某些办小餐桌的人不小的打击。因为生源没有了。其实国家出台这样的政策就是治理违规补课班或小餐桌的。也无可厚非,挺正常的,因为这正符合某些家长的想法,宁可让孩子学习不好,也不能让老师办补习班,去挣额外的收入。这下好了,家长满意了吧。 至于老师们的教育水平如何。可参考每年各地区的升学情况。毕竟国家招收的大学生是有限的,而参与考学者不可计数。总有人不能上大学,你说是吗? 一家之言无他意。感谢阅读。理解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