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拖一体,更加接近全自动云鲸智能拖扫一体机J3评测
打扫机器人是卷的最厉害的智能家居产品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打扫机器人的基本功能已经相对成熟,而新的功能不断出现,目前影响比较大的两个功能就是自动集尘和自动洗拖布,也是目前各品牌旗舰机型普遍装备的功能。
这两个功能中,自动洗拖布且带自动上下水无疑是实用性最强的,因为自动集尘解决的问题是把每周一清理尘盒变成每月扔一次尘袋,成本略增加。而自动洗拖布且带自动上下水彻底解决了洗拖布的问题,从手洗拖布到自动洗拖布但需要用户加清水倒污水,再到自动上水洗拖布后自动排水,这个过程成本不增加,但是实际体验好很多,因为对于大部分洗拖布的机器人来讲,清扫3-5次,基本上清水就用光了,污水就满了,需要用户自行去加清水倒污水,有了自动上下水,就告别加水和倒污水了。
两者都要当然最好,但是这样做付出的代价就是需要一个巨大的基站和较高的成本。毕竟两者需要的组件都比较多,集成在一起自然很难做到小体积。
如果非要取舍,取消自动集尘功能,保留自动洗拖布加自动上下水功能就是比较明智的,如此能够保证一个不太大的基站,且在日常使用中更为便捷,在此基础上也还可以继续提高自动化层级。
今天要讲的就是这样一款产品,云鲸新近推出的智能拖扫一体机J3。 1 外观
首先来认识一下云鲸J3。
J3依然是基站包裹机器人的设计,基站为矮胖型,尺寸为370×415×435mm,整体造型流畅,略带"婴儿肥",观感及质感极佳。
云鲸的设计能力强大,虽然这么说起来有点主观,但是我个人感觉云鲸J3的基站设计应该是目前智能扫拖机器人里面最优雅漂亮的之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顶部的屏幕,显示的信息丰富,还具有流畅的动画效果,不论是操作还是查看机器人信息,都方便流畅且富有科技感。
矮胖基站的好处就在于机器人可以稳定的进入,定位更加方便,清洗的时候机器人也更为平稳,不容易发生爬不进基站的情况。
基站内部本来是4.5L容量的清水箱和4.05L容量的污水箱,自动上下水组件安装后,水箱就没用了。当然,如果不想用自动上下水组件,也随时可以改回来,但是我感觉应该没有人用过自动上下水后再改回来。
自动上下水组件由专门的服务人员上门安装,用户无需操心,只要选好机器人位置即可,当然,前置条件就是附近要有上水口和下水口。
机器人的形状几乎为纯圆形,直径为351mm,设计感也很强,整体感突出,各个元素的布置也很考究,整体给人的感觉非常好。做工就不用说了,手感非常棒,表面有珍珠一般的质感,优秀。
机器人顶部为激光雷达,后端有带指示灯的控制按钮,可以实现控制开关机和清扫,同时通过白色、蓝色、紫色和红色的常亮和呼吸显示,来指示机器人的工作状态,整体给人的感觉很是灵动。
打开上盖可以看到尘盒,可以方便的取出清理。
机器人的底部为悬崖、地毯等传感器及边刷、轮胎、滚刷、拖布等组件,布置整体是比较紧凑的,从底部也可以看出两个拖布组件的宽度小于机器人的宽度。 2 性能解析
这台云鲸J3具有扫地能力和拖地能力,且无需更换组件。其实云鲸J3的上一代J2的最大短板也在于此,扫地和拖地需要更换不同的组件,这就有点尴尬,需要人工介入,也影响了机器的自动化能力。
云鲸J3在这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扫地组件和拖地组件同时搭载,且最大吸力可达3000Pa,应付一般垃圾绰绰有余。其实目前的旗舰机型,在吸力方面都不会是短板。
对于云鲸J3来讲,更有意思的一点是扫拖组件可以分别工作,也就是单纯扫地的时候,拖地组件可以抬起,如下图。
而拖地的时候,边刷和中滚刷可以收起,拖地组件放下,两者完全"解耦",如下图。
这一点看似小事,但是意义重大,这就为全自动工作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云鲸J3的基站可以根据冲洗拖布的污水脏污程度来判断清洁区域的脏污程度,一方面可以动态调节清洗拖布的时长,可以提升效率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以获知室内某些区域的脏污程度。
这几个功能加起来就很有意思了,这意味着J3可以获知室内区域的清洁程度、可以单独扫单独拖或者扫拖一体,再加上自动上下水,不需要加清水倒污水,这几个条件具备了,就催生了云鲸J3的一个新功能:鲸灵托管。
在此模式下,用户不需要考虑让机器人怎么扫怎么拖,机器人都会自动选择,用户什么都不用管,每隔一周或者机器人发送消息时倒一下尘盒即可。
怎么样?自动化程度是不是前进了一大步?我认为这是云鲸J3最大的突破,也是市面上智能打扫机器人的一大突破,因为这就是在契合智能打扫机器人的核心目的:自动实现室内清洁,用户什么都不用管。
对了,还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功能,那就是智能边角补漏。
我们前面说过,这台云鲸J3的拖地组件宽度依然达不到机器人的直径,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边角区域仍然会拖不到,而这个小功能就可以实现此功能:它通过扭屁股的方式去对边角区域进行补充清洁,是一个不错的折中方式。这个功能后面体验部分还会单独讲。
对于云鲸J3来讲,具备激光雷达,接近传感器等诸多传感器,但是没有摄像头,其实从硬件配置就可以看出其避障和路径规划能力,那就是整体规划没问题,但是无法识别一些鞋子、电源线之类的东西,后面实际表现也会进行测试。
续航方面,这台云鲸J3电池容量为5200mAh,2.5小时可以充满,其实这个容量就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了,多数户型都能一次轻松扫完,然后回基站充电、烘干拖布,下次用的时候又是满电出发。 3 体验
下面来说说实际体验。
路径规划方面完全没有问题,激光雷达加持加上云鲸的软件实力,这方面表现完美,路径规划科学合理,全面且不重复。而避障方面的表现就不如路径规划了,因为没有摄像头视觉,所以实测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与障碍物的碰触是比较多的,也就是说它更多的通过碰触来感知障碍物,这一点与有视觉功能的机器人相比还是有点差距。不过目前我用的为测试版本,正式版本的固件应该会有所改善。
扫地方面,我前面说过,目前市面上的旗舰机在扫地方面几乎都没有问题,J3也是一样,不论浮尘还是纸屑还是小颗粒都能扫的干干净净。而拖地方面是云鲸的传统强项,拖地均匀,干净,特别是在脏污程度可以感知的情况下,J3会保证擦干净后才会离开该区域。
前面说的智能边角补漏也的确可以保证边角尽可能的都打扫到,当然,还达不到全覆盖的程度,可以从下图中的水渍看到机器人拖地清洁的轨迹,比不带此功能的打扫机器人对边角的扫拖效果好很多。
云鲸的APP总体设计也是很棒,界面友好,功能也都比较齐全,控制方面,整体用起来很流畅。特别是在清扫过程中还可以显示不同区域的脏污程度,可以直观的看到清扫的情况和次数。
续航方面,扫拖一体模式下,打扫了约53面积,消耗了48%的电量,其中还有一个区域特别脏,一个区域比较脏,J3去重复拖了几遍。也就是说,即使不充电,一次可以打扫100平米以上的面积,这一点完全不用担心。
这台机器我用了一段时间了,对鲸灵托管这个功能要给一个大大的好评,因为的确是太省心了,目前这台J3在我房子的三层,负责这一层的清洁,我也不知道它清洁具体是什么方式,清洁了多长时间,但是只要它在,我的三层就是干净的。这不就是我们购买智能打扫机器人所要达到的目的么?这个体验真的是,太棒了。
最后说过我个人觉得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云鲸J3的声音很好听,说这个有点奇怪,但是其行进的声音的确与其他的智能打扫机器人有所不同,像很萌的小动物的哼哼,挺有意思。 4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吧。
云鲸的产品,我也用过两台了,这两台其实在设计和做工方面,都可以说是达到了当前智能打扫机器人的顶尖水平,造型优雅漂亮,略带萌感,给人的感觉很好。云鲸J3的LCD屏幕,显示效果细腻,触控操作方便。自动上下水、自动扫拖切换加上脏污程度感知,让云鲸J3具备了几乎全自动的鲸灵托管模式,用起来的确很方便。智能边角补漏也解决了边角清洁的痛点。
当然,这台云鲸J3没有搭载摄像头,在实际避障过程中,碰撞依然比较多。云鲸也没有加入其他的智能家居平台,无法实现与全屋智能的联动,但是有了鲸灵托管,这一点好像也不是什么大的缺点了。
最后分别说一下优点和缺点吧。
优点: 造型漂亮,设计感强,LCD屏幕交互美观实用。 自动上下水加几乎全自动的鲸灵托管,自动化又进一步。 自动切换扫拖,可以自动抬起滚刷和拖布。
缺点: 没有视觉识别能力,碰撞仍然比较多,希望正式版本固件解决此问题。 没有接入智能家居平台,还无法实现与全屋智能的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