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不是被严重高估? 01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2000年间,曹操一直是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推崇他的说他是三国最具雄才大略之人,以五千士卒建立不世霸业,政治、军事、文学无所不通; 贬低他的骂他是操弄权术的汉贼,爱错一女人(张绣婶婶),放错一小人(司马懿),杀错一神人(华佗),被司马家夺位篡权就是咎由自取。 曹操最初的吹捧者是陈寿,在《三国志》开篇《武帝纪》中,对曹操进行了高度好评,把他比作乱世中的弄潮儿,有商鞅的治世谋略,有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新时代的开创者。 由于陈老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直到隋唐年间,说起曹操大家都会竖起大拇哥,李世民更是亲笔写文章纪念他。 那时的统治者大多和曹操一样,都开创了新时代,自认有雄霸天下之风,曹操作为先辈,俘获了一大批忠实粉丝,在皇室的推崇下,文人墨客大肆歌颂。 02
舆论的转折点发生在南宋时期,那时的历史格局已变,人们只想要和平安定,想起代表北方势力的曹操赤壁败北,东吴全胜而存,人们期盼南宋也可以实现逆转。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们只能把对北方蛮夷的怨气撒到曹操身上,纷纷挖出他的黑历史,就在那一瞬间,曹操被妖魔化,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汉贼。 墙倒众人推,在罗贯中、纪晓岚等黑曹元老的犀利笔锋下,曹操的白脸形象基本固定,这个时期肯定谈不上高估。 近代以来,很多博学大家纷纷为曹操翻案,鲁迅评价曹操:"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个英雄。"易中天称曹操是一个可爱的奸雄,舆论再次发生转折。 客观来说,曹操一生结束了北方混乱,恢复了生产,澄清了吏治,有功劳但远未达到秦皇汉武的水平,而且他杀孽太重,忌刻残忍实在难以宽恕。 03
在好评如潮的时代,个人认为曹操确实被高估了,准确地说是三国人物都被高估了,因为没有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整个三国其实就是一场闹剧。 历史长河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个"三国",像曹操这般的枭雄多了去了,不具备任何稀缺性。 反观刘备,织席贩履却心系天下,乱世中始终坚持仁义,还建立了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热血政权,里面有诸葛亮、关羽、姜维,他们的目标就是兴复汉室。 这个政权很有人情味,君主倾全国之力为臣子复仇,权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名将放弃功名千里回主身,国家被灭坚守到最后的是一个外姓反臣,凡是种种实属罕见。 然而这个理想政权却败给了曹操,人们开始去研究他,开始研究那个时代,如果是刘备获胜,曹操估计就和王世充差不多,虽然有实力,但肯定不存在被高估这样的问题。 很多人说刘备是个伪君子,其实是不相信他能建立理想王国,但回想下老版《三国演义》,有多少人看完"星落五丈原",还有动力继续往下看? 所以,三国豪杰都应该感谢刘备,是他建立的理想国让他们从历史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