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 神舟十四号乘组在轨迎来国庆佳节 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为祖国庆生 生活在太空的航天员 在无水环境的太空中 为了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 载人航天器必须向航天员供水 那么 航天站的水从何而来 又是如何提供给航天员使用的呢? 今天我们将送上答案 航天站的水从何来? 01
地面携带和货运飞船补给 向航天员供水,其中有门道。根据载人航天器型号和任务的不同,其用水来源也不一样,最简单的就是通过地面携带和货运飞船补给而来的水。 02
使用燃料电池生成水 除了自带,太空中还可以自产水,即使用燃料电池生成水,经过过滤、消毒等程序后,航天员就可饮用了。 03
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除了以上两种渠道,航天员还可对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在我国空间站上,航天员呼出的水蒸气会通过冷凝水方式回收,排泄的尿液也会通过尿处理子系统回收净化,重新作为饮用水和生活用水使用,实现了空间站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轻了货运飞船的载荷负担,大大降低了空间站的运营成本。 水来了,航天员如何饮用? 在地球上 喝水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但航天员在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 要想喝到水 必须通过特殊的办法才能实现 比如 借助贮水箱或者袋装水 中国航天员饮用的袋装水 图片源自中国载人航天 其实 载人航天器上 所配备的贮水箱和袋装水 就相当于 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桶装水和瓶装水 只是航天员喝水不是"喝" 而是将水挤到嘴里 用贮水箱饮水的步骤 则会稍微复杂一些 首先 航天员要把贮水箱中的水 灌到储水组件"水壶" 中 然后利用增压装置给贮水箱加压 排空"水壶"内的空气 从而实现注水 航天员需要饮水时 只需取出个人饮水嘴 安装在供水器上 再将饮水嘴放入口中 按下开关就可以了 中国航天员在太空中饮水 图片源自中国载人航天 给航天站供水,有哪些要求? 航天饮用水供给 通常 有三项基本要求 摄取可靠 摄取可靠 是说饮水供给系统的硬件设备 必须适于失重环境下使用 水量足够 水量足够 是指饮用水的供给量 应满足航天员的饮水需求 由于不同的航天飞行任务时长 和成员人数不同 饮用水的供给量也不相同 一般 在轨飞行时 每位航天员每天饮用水 供给量为2.5~3.0L 水质合格 水质合格 也就是确保航天饮用水的卫生安全 随着科技的进步 相信我们对航天站的供水技术 会越来越先进 未来 对太空的探索 也会越来越深入 期待有更多的好消息 从航天站传来 中国水事综合央视新闻 审核 丨陈锐 监制 丨樊弋滋 文案 丨张玉峰 周念晨 李莉 责编 丨周念晨 校对 丨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