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完的记忆(散文)
我很自豪,高一起就坚持写日记。
那时,我明白得早,觉得成绩差没有出头之日,也对不住家人的殷切期待。语文是我学习路上的绊脚石,可怜的考分常令我心慌和焦虑。
几经思考,我接受了父亲的提议,于高一下学期开始学写日记,之后从未间断。也不知是哪里来的动力,我天天逼自己去写,不论题材,不讲长短,不究内容,趴在桌子上冥思苦想,好一阵"挤牙膏"才能完成一篇。高中几年,竟写了厚厚的六本,密密麻麻地讲述自己求学路上的酸甜苦辣!成家后,我收拾昔日的书籍时,念那时的日记文笔生硬,叙述枯涩,不具保存价值,一把火便把它们给"毙"了,实在遗憾。
学生时代的日记题材狭窄,笔法稚嫩,校园见闻成为叙说的主流。张老师的毛料西装穿得精神,可以写一页纸;李老师回家后理个家乡特色发型,可以写一节课;甚至连甘组长在大庭广众面前张扬个性,也可以长篇大论。有时会吐槽王同学牵着异性的手在夜空下数星星;有时会大笑男同学几星期不洗澡,一身臭味;有时会夸戴老师画圆不用圆规的特技。爱说保卫科的付老师有神经病,天天光着上身倒立;爱说食堂的胖师傅与小卖部的瘦阿姨不应是一对。
班主任黄老师15元钱帮我度难关一事,足足写了三页。因为要寄宿,我一个学期回不了几次家,家人能给我的,只能是每月5元的生活费。高考冲刺之际,每月5元的生活费根本不够用,我天天熬夜到十二点,头晕乎乎的,身体仿佛掏空了一般。黄老师知道我的情况后,甩手塞给我15元钱,要我立即去商店买麦乳精、蜂王浆之类,并说:"补补身体,睡好觉,学习才有效果。"拿着老师给的钱,我买了麦乳精和葡萄糖泡水喝,精气神立马提上来,后来我如愿地考上大学。黄老师朴实的话我莫齿不忘,黄老师的情我长记心间!后来我还了老师的钱,再后来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一看见他,我都会亲切而大声地呼喊他。
工作后,我一直教初中语文,授完魏巍先生的《我的老师》一文,我当即布置学生以老师为题材写作文,并承诺自己完成一篇,题目也叫《我的老师》。因为是第一次以日记的形式写成的短文,所以至今我还记得,只是那时我写的是高中语文老师。
读高二时,我班的语文课由三位老师承担。
年长的张姓老师教授文体知识及记叙文、小说之类。他身材高大,头发半白,常穿一身合体的白色衣服,已到退休的年龄,学校念其威信高,名望大,挽留他多教几年。他上课语气平和,语速缓慢,讲不了几句便满头大汗,他习惯性地用白手帕擦去额头的汗,然后继续讲授学生不甚爱听的语体知识。听说他写小说,而且有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学生不知道有多崇拜他!
另一张姓老师主讲散文。那时散文的篇目在一本书中占的比例不大,所以他最不用赶进度。他注重拓宽学生的视野,躬身指导学生读与写。常说学好语文得见多识广,写自己不如写生活。为了每堂课的效果,他有意将幽默引入课堂,风趣地讲授汉字的由来、朗读的技巧、作者的趣事……
我最爱上文言文课,不是罗老师的文言文课上得怎样好,而是我太爱古代文化,一看到那些难懂的文言实虚词,我就兴奋,即便学校不开设文言专题课,我也会找《古文观止》、《二十四史》等浏览。我读高中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各种教辅资料奇缺,老师上完新课后,总爱抄一则短小的课外古文让学生训练,下堂课逐字逐句地教会学生。罗老师带的教参最多,厚厚的,大大的;上课也最为带劲,每次他总是鼓胀着脸,用并不标准的普通话讲解。学生走神了,他不紧不慢地说:"弟啊,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考到了它怎办?所有要认真听。"他已过不惑之年,却习惯称十七八岁的学生为弟弟!
他们早已退休,讲小说的张姓老师多年前过世,另一张姓老师至今不曾见过。罗老师偶尔相遇,他老多了,已记不起我们,但每当回忆起当年授课的情景时,我又能想起他那鼓胀的笑脸。
三十多年来,我延续了记人记事的做法,把父亲写日记的提议坚持到今天。2009年起,我专注于工作日记,记录工作领域的点点滴滴,算来已到第十七本了。这些本本,我将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全心呵护,不为别的,只为它充实过我,慰藉过我。
作者简介:洪健鹰,江西余干人,中学教师,闲暇时看看书,写写感悟,有散文、小小说刊发,有短文获奖。
生命之源,中国古代的灵木崇拜生命之源树木文化人类自猿进化而来,并从茫茫森林中走出,树木的意义极为重大。庄子盗跖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树木之于人,是庇护,也是衣食,至于后来的
东汉末年,以2次经典战争为例,浅析心理战在古代战争的运用千年前,兵圣孙武曾在孙子兵法里如此说夫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占位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
1972年伊朗考古挖掘,发现一对深情的伴侣,他们相吻了2800年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生则同衾,死亦同穴。这是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对于爱情最高的赞美,不过,那些凄美的爱情故
吃百家饭长大的朱元璋吃百家饭办百家事朱元璋小时候父母亲和哥哥们先后饿死,他吃百家饭长大!他有没有做对不起养活他的老百姓的事?文化人骂他残暴不仁,权贵阶层畏之如虎!老百姓都说,朱元璋当过和尚要过饭,最后
关于明朝亡于何时,满清的认知为何如此混乱?这点格局没有元朝大崇祯死后,大一统的明朝宣告灭亡,满清把崇祯自杀之时算为明朝灭亡之时,实际上,当时南方还有半壁河山,当时仅仅死了一个皇帝,算不上灭亡,整个明朝皇统一直持续到永历十六年,年号则用到三十
1768年,让大清上下都陷入了癫狂的叫魂案今天,来说一个乾隆时期的故事。本来是一件很小的事,但竟然在短短时间里,让整个王朝陷入恐慌,可以说通过这一件事儿,就能看出中国传统社会的问题根源所在。这就是发生在乾隆三十三年(176
尿出来的知县光绪三年春为大笔,来阳举人汪士清带着书童汪小和全国众多举子一起来到京城赶考,汪举人他们住进一家名叫福尔生的客栈。这家客栈所有30几间客房回字形结构,中间一个大院子,举子们进进出出,
首届数字乡村创新设计大赛乌镇颁奖四川项目成绩抢眼视频加载中在今天(9日)开幕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首届数字乡村创新设计大赛举行了颁奖仪式,36件作品经过层层角逐最终获奖,其中来自四川的多个项目成绩亮眼。首届数字乡村创新设计
安徽13人入选!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公布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2022年继续实施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资格审查公示等环节后,最终确定2022年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入选教师
魅力山村清涧水韵随着国家政策对农村的倾斜,以及美丽乡村建设的兴起,现在越来越多的乡村真正实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变,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其中之一的清涧水韵。清涧水韵清涧水韵位于河南省济源市坡头镇的
航拍初冬安徽大别山层林尽染美丽乡村入画来来源中国新闻网11月8日,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西畈村,层林尽染的山区景色。王先国摄初冬时节,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菖蒲镇的山岭间涂上了绚烂的色彩,林中树叶黄中透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