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妈小咪+栗子 爸妈研究所(ID:mama_cn)原创首发 01
不分年龄的恶魔 不断刷新的底线 太惨了。 当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小编内心是震撼的。 只见视频中一个穿条纹衣服的女生被几个穿的清凉的女生围着。 她坐得一动不动; 旁边的女生却一点也不消停地:扇她巴掌。 先是一个白衣女生正反来来回回抽了十几个耳光; 后来一个黑衣的女生,被这个白衣女生"教育"如何扇巴掌; 两个人来来回回数遍,仿佛对着的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玩偶一般。 一来一往,我已经数不过来她到底一共挨了多少巴掌,而每一声都那么的响,可知打人者用了多大力。 不料,打人者竟然还先喊疼! 装模做样地喊疼、喊手都肿了?! 嘻嘻哈哈的白衣女生,衣着与行为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穿的青春,心底丑得发黑。 相比她们的蹦跶,被打的女生一声不吭、全程"配合",丝毫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可想而知平时也曾遭到这样的暴力行为…… 这视频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怒气! 从后来的通报里可以看出,涉案人员一共6人。 回想起现场录入的巴掌声、旁人的轻笑声,这6个人在暴行面前的轻蔑与放肆,让人不禁想问: 现在的年轻人,到底都持有如何的恶意去对待他人? 与此同时, 越来越多的暴行,不断刷新的罪恶底线, 让我们在谴责和痛斥施暴者之余,看看一个个身体受伤、生命受损的孩子,不禁反思: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为什么在面对暴力时,一次次的妥协,一声不吭呢? 02
求助无门是最大的无助 孩子被迫软弱,多半是大人的错 这世上,最让人无助、绝望的事,莫过于孤立无援。 于孩子,尤其是。 曾看过这样一条新闻: 在云南建水青龙镇青龙小学,两个3年级的男孩,在宿舍里,被5名同学强行扒开裤子,往身体上浇开水。 不敢想象,当时的情形。 两个可怜的孩子,身体遭到大面积烫伤。 事后,孩子从业22年的班主任表示,教了那么多年书,第一次见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校园暴力。 然而,当相关部门调查事件起因时,学校的校长竟说:"哪有什么起因,3年级的小娃娃,能有多大的仇恨,就是闹着玩。" 如此严重的校园霸凌行为,身为校长,竟然这样轻描淡写的用"闹着玩"带过。 可想而知,假如被霸凌的孩子向他求助,他该是何等"不当回事"。 在这个世上,孩子是迫切需要生长,又最急需保护的人。 他们的身体很小,但是,他们和成年人一样,也在经历着社会的美丑善恶。 学校是美丽的校园,也是残酷的江湖。 在这个江湖中,如果没有正义的"侠士",那么,弱小的孩子,就是受伤的群体,后果不堪设想。 还记得之前的"甘肃女孩受伤事件"吗? 一个才8岁的小女孩,遭到同学的拳打脚踢,并用扫帚伤其下体,造成女孩身体出血,医生诊断,女孩的子宫被破坏,终生绝育。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殊不知,孩子坏起来,没有哪个成年人不心惊胆战。 最可怕的是,当孩子在学校面临暴力时,成年人给予的冷漠、轻视的态度,让校园暴力事件一再升级,而受伤群体年龄也越来越小。 曾经看过一组数据: 平均每7分钟就有一个孩子被欺凌; 欺凌发生时,只有4%的情况下,有大人帮助; 每天有16万孩子,因害怕被其他学生攻击和恐吓而不敢上学。 此外,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有数据显示: 近些年,校园霸凌呈低龄化、群体化和反复性的特征。 有6.1%的同学经常被欺负,32.5%的同学偶尔会被霸凌,受到过暴力对待的学生高达87%,在受到欺凌后,超过一半的同学,因为怕丢脸而不敢开口求助。 当"校园暴力"被推上风口浪尖时,许多人表示,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个人能力培养,不能把孩子养得太软弱。 实际上,当一个孩子,面对一群"暴力和强权"时,任何强大的能力,都难以让他们全身而退。 而且多数孩子,在受伤之后,缄口沉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 无人重视,求助无门。 叫天不应、叫地不灵,唯有用自己小小的身体独自承受,直到崩溃。 03
"别人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吗" 知乎上,曾有这样一个提问: 孩子受到校园欺凌,我教育她,要反思自己身上的问题,错了吗? 看到这个问题时,想到了发生在儿子身上的一件事: 儿子刚上一年级时,几乎每天回家,都会丢橡皮、笔、本子等其它他带到学校去的玩具、文具等。 他告诉我,是被同桌拿走了。 虽然都是小东西,但是每天回家写作业,总是要啥没啥,心里十分烦躁,便数落儿子: "你是不是傻,人家拿你的东西,你就乖乖给呀,平常对妈妈凶的劲儿,哪里去了。" 儿子特别委屈地对我说: "我同桌个子很高,经常抢其他同学的东西,他拿我东西,我也不敢拒绝。" 彼时才意识到,我与提问家长犯了同样的错误。 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时,忘记了社会的生存法则, 忽略了强弱之分、善恶有别,并不是每一次的勇敢,都能换来功成身退。 面对霸凌问题时,哪怕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也不是可以独自对抗的,更何况是孩子。 而在外面受了欺凌的孩子,回到家之后,只希望信任和依赖的父母,能够带他走出困境,可是,迎接他的,却是更艰难的一条路。 要知道,如果自己敢于解决的问题,谁又愿意将自己的窘迫、无能、无耐假手于人呢? 马思纯在读中学时,曾因太胖,遭到了同学的欺凌: 私人信件,被恶意拦截,并在不经允许的情况,当众朗读; 喝剩的可乐里,被人添加了各种东西:抹布水、粉笔灰、拖把水...... 当她向父母求助时,父母却告诉她: 不要理会,无视她。 孤立无援的感觉,一直伴随着她直到成年。 她时常觉得自己:本身没有那么好,否则,怎么会如此软弱,可能自己什么都不是...... 最终,她被确诊为焦虑症。 面对孩子的事情,我们总是习惯了走两条路: 要么,希望孩子能够自己解决;要么,把孩子的事,不当回事。 于孩子而言,这两条路都走不通。 在孩子的世界里,成长的过程,是他们披荆斩棘的征途。但是,父母永远是他们的依靠和后盾。 当他们受到强大力量欺凌时,如果父母没能给予理解和帮助,那么,诉求无门的他们,再也无法坚强起来。 04
"天塌了,爸爸给你顶着" 我们常常感叹:养儿方知世道险,养女方知人不易。 总希望能够有一种方法,或某个物件,能够护孩子一世周全,赶走所有的坏人。 殊不知,父母才是孩子头顶的一片天。 之前,有个女孩,在学校被同学欺凌,当面骂完,还在网上接着骂,女孩受不了,想坐公交车离家出走。 幸好,在终点站时,被好心的司机发现,便帮女孩联系了家人。 得知事情始末的爸爸,听完女儿的委屈和哭诉,直接对孩子说: "有什么事跟爸爸说,天塌了,爸爸给你顶着。" 简单一句话,却成了孩子心里最大的安全感。 还有一个爸爸,当孩子被堵要钱之后,以退为进。 买上对方要抽的烟,摆在了校门口给校长送去,口上说着 "别打俺们孩子就行!" 把黑暗面摊开到阳光面下,让该负责处理的人直面问题。 父母有多强有力,孩子就有多少底气去面对霸凌。 最后,给大家提供一个我见过最好的反霸凌的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 【保留证据】 。 告诉孩子:明天你正常上下学,爸妈会保护你。 在孩子上下学期间,你就需要 暗中保护 。 如果对方又来欺凌孩子,你需要第一时间拿出手机录像录音取证,然后去制止。 (如果没有,可以教会孩子自行录音录像取证,但是要告诉孩子,不要激怒对方,第一时间要学会自我保护) 第二步,当场 【打"110"报警】 。 如果警察来了,可能会说: 都是未成年人,你的孩子也没有受伤,不然就算了! 这时候得划重点!!!! 第三步,向警察表示 【我坚决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虽然我的孩子没有外伤,但是他们随意欺辱和殴打我的孩子,我已经录音录像取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他们已经 涉嫌寻衅滋事 ,我坚决要求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我必须要 让他们留下案底,有犯罪记录。 记住,16岁以上可以追究刑事责任,16岁以下追究治安责任。 第四步,在警察的见证下,索要 【保证书】 在我国一旦留有案底,前途肯定会受到极大影响,这时候对方的父母不来也得来。 如果对方求和的态度诚恳。那么可以 在警察的见证下 ,让他们当场 写下保证书 ,并且 让孩子和家长都签字画押 。 说明:一旦对方再次霸凌,那么则马上追究其法律责任。 05
西游取经路上,有九九八十一难。 孩子的成长之路上,也是磨练重重,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就是孩子们的领路人和保护神。 既要有锻炼他们能力的舍得,也要有在关键时刻能替他们出头的坚定。 这样,才能帮孩子铸造他们心里的铠甲。 对于父母而言,在面对无理暴力时,唯有让对方感受压迫、让孩子体会到有父母支撑的底气,孩子心底方能拥有足够力量、勇敢地对抗恶意。 我们的"护短",恰恰是在用行动告诉孩子: 我们要有不伤人的底气,也要有不被人伤害的气场。 人生路上,教会孩子善良和谦让,是父母的责任。 但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懂得,善要有底线,让要有度。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爸爸妈妈都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END- 作者:妈小咪+栗子。爸妈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岁家庭教育新知识,是妈妈的教育笔记,是爸爸的带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长能量站。转载请联系爸妈研究所。部分配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期编辑: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