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老穆有话说 今天早上,有位初一学生跟老穆讲了一件事,老穆听后是咯咯直笑。 孩子成绩优异,在这次期中考中,数学和英语都考了满分,但语文只得了108分,满分120分。 奶奶看了孩子的期中考成绩后,一脸的不满意,道:"大孙子,你数学和英语都能考满分,语文为什么就不能呢?你小学时,语文不是经常考满分吗?你是不是偷懒了……" 孩子本想跟奶奶解释,但又怕跟她解释不清楚,索性就点点头,道:"好的,奶奶,下次一定努力!" 初中语文,难吗? 老穆认为,初中语文并不难!但是,你要想考满分,那就真的是"蜀道难"了,难于上青天! 02、小学语文与初中语文相比,不仅仅是难度上的提升…… 【1】从无到有 ①诗歌鉴赏(确切地说,是古诗词鉴赏) 小学时,没有诗歌鉴赏,而到了初中,则开始考查了,且难度较大!倘若学生不能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往往难以得到分数。 ②文言文阅读 小学时,也是没有文言文阅读的,可到了初中,就开始考查了。 初一时,文言文篇幅较短,相对简单,但是越往后越难,还需要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2】难度全面升级 ①基础题难度升级 不论是字音字形、词语成语,还是修改病句,文学常识等,难度都升级了。 比如前天一个家长发来信息,让我看下孩子的期中考试卷。 第一页,三个选择题,孩子竟然错了两个,可见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好。 第2题,成语选择题,这位同学选择了B,老穆甚是惊讶! 学生主动打扫班级卫生,何时就成了"丰功伟绩"了?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劳和成就,泛指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 。 A选项是错误的,"登峰造极"是用来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又怎能用来形容登山队员呢? C选项则是正确的,"李代桃僵",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D选项是错误的,"相得益彰"怎能用来形容"作案者"呢?恐怕学生审题时,漏掉了"案"字吧! 第3题,这位同学选择了D,又选错了。 我们在修改病句时,但凡碰到"多个词语并列"时,一定要思考它的顺序是否出现了问题? "分类投放、分类处理、分类搜集、分类运输",试问,这样的顺序符合逻辑吗? 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分类投放、分类搜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A选项犯了"两面一面"的错误,前面是"能否",后面应该是"是否具备",而不是"具备"。 B选项是正确的,常见的错误试题是把"的活动"去掉,让同学们去选择。 C选项搭配不当,"增强"的又怎能是"方式"呢?建议把"方式"改为"意识"。 老穆为大家奉上修改病句解题顺序图,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如下: ②现代文阅读难度升级 小学时的现代文阅读,往往还会有"客观题",比如"字音字形、选填词语、排列预序"等,但到了初中,则为"主观题",难度升级。 举个例子,小学时考"段落作用",学生只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答题就可以了,但是步入初中,"段落作用"就不那么"单纯"了,可能此段落为特殊段落,如插叙段落、环境描写段落、人物描写段落等。我们答题时,一定要多加小心! ③作文全面升级 老穆认为,作文是学生再也考不到满分的最大拦路虎,没有之一。 小学时,作文还是比较容易得满分的,最多也就是扣个三五分。可到了初中,那就不一样了,不仅分值提高到60分,就连扣的分数也变多了,扣个10分左右似乎已经成了"标配"。 【3】所学科目增多,无形中也会影响语文考试成绩。 当然,这是次要因素,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影响不大,但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而言,影响就比较大了。 03、结束语 生活,往往因为不完美而变得更加精彩,正如落败的运动员一般,他们会因为失败而更加刻苦地训练。而这个训练的过程,才是最精彩的过程!学习亦如此! 初中语文,虽然考不到满分,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找到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无限接近满分,这个过程,不也很精彩吗?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初中阶段的语文试题多数是理解应用和阅读理解题,再加上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得分尚难所以失分较多。再加上作文的立意说理,语言的运用要求较高,所以难得高分作文。随着语文考试的改革,将来难度更大。 孩子上初中,还有追求语文考满分的,也太奇葩了。 初中语文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还有作文。 主观题能不扣分吗?作文,谁给你打满分? 虽然小学得过满分,但是也很少吧。 有了作文以后,最多有时老师为了鼓励学生,照顾性打了满分,家长也不要太当真了[呲牙][呲牙][呲牙] 这位家长太无知,要求语文考满分非常不切实际,孩子初中语文没考满分,居然认为孩子不努力,实在太荒堂!要知道,语文试卷中往往有阅读理解,有作文,阅读理解要想不被扣分就很不容易啦,作文要想不被扣分更是难上难,小学作文如此,初中作文更是如此。如果你的孩子小学时语文经常考满分,要么是老师弄虚作假,要么是老师作文评分有问题。 到了初中,在中国,考试成为了必修课。而考题普遍分为两类,一类是客观题,有标准答案,如选择、填空、判断。另一类则是主观题,有部分标准答案,如分析、作文,除了中心思想、论点、论据等框架外,评卷者评分标准各有不同,因人而异。但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有些部分客观题也没有了标准答案。特别是中文,如果你能自圆其说,也能写出好文章。 小时候语文有答案,你背过就行,大一点语文没答案,让你积累,初中语文背的更多,可是能用到的不到1%,高中那是没答案,让你猜,猜对了也给你算错 升入初中后,语文考不到满分100%的正常现象。 一、初中语文知识难度加大了 虽然也在学习生字、组词等基础知识,但已经不像小学那样详细讲解认读了,更多注重地是对现代文阅读的理解、文言文的理解和对古诗词的鉴赏。 二、初中语文学习方法的改变 小学语文简单,直来直去,讲什么考什么,基本上离不开教材内容,学生不用费劲研究什么方法,只要记熟就可以了。但是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自主学习很重要,预习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成语的解释和对课文的诵读,都需要学生提前自主学习,课堂上再认真听课,获取知识。 三、考试内容的难度加大,题量加大 初中试题和小学差距太大了。文学常识的考查、现代文阅读的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考查和古诗词鉴赏的考查,难度之大,题量之大,可想而知。更加有难度的是作文,已不是小学几句话的模样,变成了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真的与小学没有可比性。 初中语文考不到满分是正常现象,再说,满分并不意味着你学得多好多深,相反,我倒觉得不是满分更具有挑战性,它是你奋发图强,努力进取的动力,是你努力攀登的助推器。 我女儿六年级的语文,啥也不说了,太难了。 讨厌把语文整得越来越难,又不是大学,搞汉语言研究,学那么多文言文古诗,用得上吗,加重孩子负担,对国家发展科技进步有屁用。 本来就不应该有满分存在的情况 1.满分阻碍了学生对学科的认知,他们会以为能考满分是自己多厉害,其实,空长傲慢!没有哪个学科是简单的,考试难不难和没有关系学科,主要看课程标准。 2.出题人都知道,答案叫做"参考答案"!尽管现在习惯叫它"标准答案",但是经常也会出现题目多少存在争议的情况,作为学生,你不可能每次和出题人都想到一致,如果把这个作为学习的追求,那就真的是有点不好说了。所以,不要去追求满分! 3.试卷中本来就要有学生做不来的题,不然出题人真的很打脸!这方面要多向葛大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