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一览: 1、 北上广销售TOP10出炉,石药、上药、齐鲁等上榜!(详见重点详读)。 2、 生物医药行业148只股票下跌,多家药企打出"回购牌"!(详见重点详读)。 3、 吸入剂销冠易主,13款产品闯关新医保,正大天晴、普锐特等冲刺国内首家。(详见重点详读)。 4、 180亿抗抑郁药市场,多家药企正积极布局!(详见重点详读)。 5、 舒泰神拿下儿童慢性便秘药首仿,或将搅局17亿同类药物市场!(详见重点详读)。 6、多省份落地, 集采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如何确定?(详见重点详读)。 7、 广东东阳光药业国内首仿药利格列汀片因侵权问题被暂停挂网。 8、中纪委发布处分决定公告,广东省梅州市政协原副主席 彭广福因严重违法被开除公职。 9、吴尊友: 中国大陆发生猴痘流行的可能性极小。 重点详读 : 1、北上广销售TOP10出炉,石药、上药、齐鲁等上榜 疫情叠加集采、国谈影响,药品市场洗牌加剧。米内网数据显示, 2022H1重点城市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市场规模达830亿元,广州、北京、上海三城销售额依次位列前三。抗肿瘤药为北上广三城用药主力,多款创新药进入医保后快速放量,迅速跻身品牌TOP10;多款成熟原研药集采后跌出榜单,但立普妥影响力仍在;赛诺菲、诺华、默沙东明星药暴涨,石药、上药、齐鲁等国产品牌上榜。 米内网数据显示, 2022H1北京市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销售额接近100亿元,同比增长0.34%,在北上广中排名第二。 受上海疫情影响,上海市公立医院药品销售额暴跌。米内网数据显示, 2022H1上海市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销售额超过65亿元,大幅下降26.70%。 米内网数据显示, 2022H1广州市公立医院终端化学药销售额超过105亿元,同比增长6.98%,在北上广当中领跑。 2、生物医药行业148只股票下跌,多家药企打出"回购牌" 9月22日,截至收盘,生物医药板块整体涨幅-1.23%,其中20只股票上涨,2只股票平盘, 148只股票下跌。数据显示,截至今日,生物医药板块 近一周涨幅-2.24%,近一月涨幅-6.56%,近一季涨幅-11.12%。 随着市场的持续震荡,不少上市医药企业陆续打出 "回购牌"。有投资专家表示:"一方面,生物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且业绩表现稳定;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经营状况较好,倾向于通过回购提振市场信心。"展望全年,A股有望走出结构化行情,预计低估值优质公司回购积极性较高。 截至9月22日,今年以来A股生物医药领域发生73次回购,涉及金额超59亿元。而2021年全年仅发生69次回购,涉及金额共计23.41亿元;2020年全年发生40次回购,涉资总额为39.01亿元。 其中,今年9月1日至22日期间,凯普生物、康泰生物、凯莱英、热景生物、通策医疗等7家上市企业发布回购公告。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出于稳定股价的股份回购,虽然能对股价造成一定积极性的影响,但股价走势主要受公司、所处行业基本面以及宏观经济决定,回购并不能有效达成目的,同时使用公司资金回购股份还会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一定影响,不利于公司中长期发展扩张。 3、吸入剂销冠易主,13款产品闯关新医保,正大天晴、普锐特等冲刺国内首家 近日,吸入剂市场再起波澜, 2款吸入剂4家企业均以仿制4类报产同日获批。此外,13款吸入剂被纳入2022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药品名单。米内网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重点省市公立医院终端吸入剂销售额同比下滑近10%。吸入用七氟烷登上"销冠"宝座,3大产品晋身TOP10。 2018年至今,共有43款吸入剂(170个受理号)报产在审,其中,超过20个产品国内并无企业获批,涉及正大天晴药业集团、四川普锐特药业、江苏恒瑞医药、江苏康缘药业等。 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吸入剂名单 4、180亿抗抑郁药市场,多家药企正积极布局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 我国抑郁症患者数量庞大,约有近亿人,而抗抑郁药则是目前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据悉,2022年中国抗抑郁药市场规模将达到184.1亿元。过去,中国抗抑郁药市场主要由礼来等跨国药企的进口药占据半壁江山,近些年,随着本土药企研发实力的崛起,这一市场也吸引了大批国内药企的积极布局。 9月21日,福元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国家药监局颁发的盐酸帕罗西汀肠溶缓释片《药品注册证书》,批准该药品生产。本次获得《药品注册证书》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 8月份,一品红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广州一品红制药的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获批上市,该产品用于治疗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是多个国家抑郁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诊疗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 6月17日,永太科技宣布,公司的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获得药品注册证书,适应症为:抑郁症、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随着抗抑郁药市场规模的不断增加,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药企涌入市场,抑郁患者也会有更多的医药选择。 5、舒泰神拿下儿童慢性便秘药首仿,或将搅局17亿同类药物市场 日前, 舒泰神发布公告,公司以仿制3类报产的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获批,在此之前,国内尚无治疗儿童便秘的聚乙二醇儿童专用药物。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适应症为用于治疗2岁至11岁儿童慢性便秘。 据悉,2021年在中国三大终端6大市场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合计销售规模超过17亿元。舒泰神表示,复方聚乙二醇(3350)电解质散是公司持续丰富全球治疗便秘标准药物聚乙二醇类产品线的又一重磅新品,具有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点,又具有针对性的提高了用药的顺应性,定位于中国儿童专用的治疗慢性便秘的一线药物。 此次获批标志着公司获得该药品在国内市场生产、销售的资格,进一步丰富销售产品管线,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公司经营发展预计具有积极作用。 6、多省份落地,集采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如何确定? 近日, 重庆市医保局下发《关于做好第二批和第四批国家集采协议期满药品接续采购执行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重庆市接续采购的国家集采药品医保支付标准,文件要求本次接续采购品种属于医保目录范围内的, 以同品种接续采购最高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低于最高中选价格的产品按实际价格支付。 这已不是第一次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前段时间,宁夏自治区医保局下发的第四批国家集中采购落地政策中,就已经明确:对医保目录内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以中选价格为基准确定医保支付标准。对同通用名下的原研药、参比制剂、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实行同一医保支付标准。 浙江省医保局下发《关于进一步明确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价格和医保支付标准的通知》,里面明确:中选产品以含伴随服务费的中选价格为支付标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黑龙江医保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做好省际联盟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落实工作的通知》,也提到对医保目录内的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以中选价格为基准确定医保支付标准。 从上面这些省份对医保支付标准落地来看,对于落选产品来说,坏消息是医保支付标准落地越来越近了,一旦全面落地对患者用药的影响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好消息是,从目前先进省份落地情况来看,医保支付标准一般是最高中选价格,并不是最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