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农合缴费已启动,一年没使用等于白交了吗?
2023年新农合开始缴费,缴费后一年没生病、没使用报销是不是等于白交钱了?如果年底还没使用,缴费全额退还给个人可行吗?
9月份,各省市的新农合缴费全面拉开序幕,比如近日河南开封市,最新通告说2022年城乡居民医疗两险的个人缴费标准为: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每人每年350元 ,长期护理保险费每人每年10元,合计每人每年交360元;
其实在7月8日国家医保局就发布了《关于做好2022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新农合个人最低缴费是350元每人每年(上调30元),然后财政补助也提高到610元每人(同样也是提高30元) 。
并且会继续从居民医保基金中划出一定额度,用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 ——个人无需缴费即可享受大病保障待遇,这对于农民来说、确实也是一个重大利好!
然而,今年的缴费压力增加了,每人350元、如果一家四口人,就要交1400元,六口人就要交2100元,很多人表示标准太高,而且关键是新农合今年交费、明年不用的话,明年年底就失效了。
因此如果自己一年没生病报销,这钱是不是就白交了呢?很多人建议这样的话年底应该退还更合理。
经过与老家的农民们沟通、聊天,他们对于新农合主要有三点感觉上"不太满意"的地方、所有有部分人不太想交了。 (1)缴费年年上涨,感觉不知何时会结束?
以前只要几十元,后面涨到100多,去年320、今年涨到350,让人感觉好像会持续下去,而且350是保底缴费,有些地区比这个高出不少,比如浙江嘉兴640元、山东淄博410元,有些地区甚至达到了500元以上,因为各地政策存在不同——因此对于手上现金流和存款 普遍不太充足的农民来说,确实压力不小!而且最近两年疫情影响、农民打工赚钱更是不容易。
(2)住院虽然可以报销,但是有些农民感觉有些是报不了的,而且有一些疾病报销、自付部分也比较高
不少农民觉得住院和门诊报销,本身费用较高的话,新农合报销的比例是有限的,有一些疾病,自费部分动不动也需要拿出几百元甚至几千元,新农合并不能全部免除自己的缴费负担,报销金额较高的一般是重病和大病——但是一般平时都是感冒等小病居多,很多诊所都可以治好。
所以感觉 "新农合"缴费后降低看病费用的作用不太大。还有第三点顾忌。(3)感觉自己身体棒,很少生大病,新农合交一年只能保一年时间,过期了感觉就等于白交了一样
农村的空气和水质,普遍比城市的要好,而且蔬菜、肉类很多都是纯天然的,而且农民经常劳动和锻炼,很多人身体确实很不错——自己连续缴费了几年,但是根本用不上太多,所以感觉就像白交了一样,没有享受到医疗保障。
但是即使如此,没有使用报销也不可以退还缴费,你见过其他商业保险,过期之后给你退保费的吗?这是不现实的。但是没使用的话、是否真的等于白交呢?
"真香"警告!新农合的缴费,其实本质意义上在于重病防护和报销保障,不等于白交!
古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不能保证,2023年期间自己会不会生大病,我们也看到很多人表面没有什么症状表现,但是查出来时就已经晚了!!!
所以新农合医保,本质意义上是为了给你自己和家人一份重病大病的保障的,小病报销的意义相对来看并没那么大 ,我们举个例子。
如果你感冒、牙痛这些,多报销或者少报销几百元,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大意义,但是如果你患大病,医疗费需要30万,那就不一样了,新农合能帮你分担大部分。
因此,你家中的幼儿儿童、你年迈的父母,特别是家里的男人顶梁柱——要特别注意重病和大病的防范,谁也不能有绝对的信心打包票说自己未来一年,绝对不会生什么大病......
一旦发生这种事情,那么新农合的"威力"和"魅力" 就会显现出来,你就会庆幸:我幸亏参加缴费了,不然怎么办啊!换句话说,医保最大的作用是救命的,给你全家人吃下定心丸、应对未知的风险——而不是在一些小病小痛上面计较那报销的几十块钱。
如果那样想,那就格局太小了。
况且新农合的报销比例已经提高到70%左右、2023年还将不少慢性病纳入其中,打工人员在异地报销结算 也更方便了。
我老家湖北黄冈有一个伯伯患了肾病,需要9万多元治疗费,这笔钱可能城里人可以轻松拿出来,但是他家根本拿不出,所以幸亏有新农合帮忙报销了绝大部分 ,他自己只花了小头。
参保新农合,基本等于是用350元买了一笔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医疗报销服务,所以就算你没有报销使用,也是值得的——但是如果一年没使用,想要退还个人缴费的部分是不可行的,毕竟"新农合"没有设置个人账户,与职工医保有很大区别 。
有些网友建议应该学习城镇职工的医保、做一个个人账户,比如这次你交的350元钱没使用、就可以存在个人账户里、可以用来在药店买药刷卡。
这个建议听起来还是非常美好的,确实很诱人,那么你赞同吗?
对此你怎么看呢?你这次还打算交费参保吗?欢迎留言评论、分享观点、感谢点赞、关注我,这里是更多人喜欢看的社保大课堂,有你关注更精彩!
迈开大步向前进,拼尽全力去生活,就是给人生最好的答卷路就在脚下,但我们不知道前路有多长,也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奔跑多久才能到终点?别想太多,迈开大步向前进,拼尽全力去生活,这就是给人生最好的答卷!人世间,情最磨人,那么爱是什么?我理解的
19年乔家大院被摘牌一夜之间,1050平店面被腾退,服务员大换血1982年,张鑫炎执导的少林寺正式上映,一夜爆红的除了主演李连杰,还有电影取景地河南嵩山少林寺。海内外游客顷刻间蜂拥而至,给当地带来了不少的财政收入。河南嵩山的出圈模式吸引了多地效
游记神仙居作者朱丽华秋日生活打卡季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有些地方会不由自主地,深藏在厚厚的尘封记忆里,那神秘那壮观那迷茫那梦幻般的烟云
达人带你游遵义探秘仡佬族,开启遵义康养之旅达人带你游遵义栏目又又又更新啦,这次让我们跟随百万粉丝旅游达人薛子探秘仡佬秘境,开启遵义康养之旅吧!遵义遵义是遵义会议的召开地,也是国务院列入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遵义
智慧社区建设成未来发展趋势,降本增效才是关键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式社区管理的滞后性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和社区管理的需求。安全高效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智慧社区俨然
北方华创禁止在中国的美国员工参与新项目研发据香港南华早报知情人士透露,我国知名先进半导体材料制造商北方华创已通知国内的美国员工禁止参与公司相关产品组件和研发工作,并立即生效。起因是近期美国商务部未经证实的名单中,北方华创关
中国车企的高通税还要交多久?高通税一直中国手机行业的隐痛,殊不知汽车行业如今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智能汽车时代,芯片的重要性变得前所未有,如同过去的手机厂商一样,汽车厂商在推出新品时,也把芯片作为最大卖点之一大力
阿联酋不顾美国反对,对中国开放人工智能业务集微网消息,据日经亚洲报道,一位重要部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并会因为中国在科技领域日益增长的主导地位而感到威胁,并愿意与世界各地的国家合作。阿联酋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和远
中国要搞自给自足?开放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确定性有人认为中国要搞自给自足,这是误解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在17日上午召开的二十大首场记者招待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热点问题与中外记者坦率交流。在回答彭博新闻社关于如何实现更
欧洲抢购中国过冬八件套,秋衣秋裤保暖内衣销量翻倍来自中国的过冬八件套正被欧洲消费者买爆。过冬八件套包括秋衣秋裤保暖内衣法兰绒睡衣光腿神器热水袋暖手宝羽绒服和电热毯。10月17日,红星资本局从阿里巴巴旗下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了解到,
10年发展,通讯行业的主力军中国移动2012年到2021年的十年间,中国移动通信技术从3G突破4G同步向5G领先转变。随着技术与产业的发展,移动信产业链长环节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不同技术与产业的融合加深,技术与产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