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攻陷扬州曾十日不封刀,屠城80万人,百年后人们才得知真相?
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之中,大多数统一的政权都是由汉人建立的,但如果熟悉中国历史的话就会知道,除了汉人政权之外也曾出现过数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在这些少数民族政权之中,最为出色的便是元、清两个朝代,相比元朝的残暴和人种制度,大清好像跟汉人相处的就非常融洽,但真正的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明朝覆灭,大清入关
公元1627年,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登基称帝,相比于之前的历任皇帝而言,明思宗朱由检算得上是一位兢兢业业的好皇帝了。历史总是充满着无奈,即便崇祯帝在位期间没有过一丝懈怠,但大明朝却早就气数已尽。
朱由检才刚刚登基,大明王朝就爆发了非常严重的大灾荒,灾荒之后陕西等多地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内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外又有清军虎视眈眈,如此内忧外患之下明军疲于奔命。
公元1644年,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起义军最终攻占了北京,自觉无颜面对列祖列宗的崇祯帝在煤山自缢,统治了中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就这样覆灭了。
崇祯帝在煤山自缢的事传到关外后,清军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名号,名正言顺地进入了关内,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直接打开了山海关的大门。
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虽然战斗力不俗,但毕竟更多的是乌合之众,哪里会是训练精良的八旗子弟的对手,很快李自成的大军溃败,他自己也死在了九宫山上。
明朝覆灭的同年5月,清军攻占北京顺治帝在南郊天坛祭天之后,一个崭新的王朝便诞生了。根据清史记载,清军自入关以来战无不胜,而古代的战争又是非常残酷的,冷兵器刀剑无眼。
难能可贵的是,清军在入关时对待百姓却是非常仁慈的,多尔衮整顿军纪时曾经多次强调对待百姓一定要秋毫不犯,无论发生什么冲突都不得对百姓动刀兵。
真实的历史事情是这样的吗?话说,清军虽然占领了北京,但明朝时期一直实行的是双都城制度。所谓双都城指的就是一个国家有两个都城,除了首都北京之外,南京一直是明朝的陪都。
崇祯皇帝自缢之后,福王朱由崧在大臣们的拥立下,于南京建立了南明政权,继续和北京的大清朝作斗争。后来,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清军浩浩荡荡奔赴南京。
想要占领南京,摆在面前的一个难题首先就是扬州城,扬州城城墙高大、储备丰富,理所当然的这里发生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城战与守卫战。十日不封刀,屠城80万人
当时,镇守在扬州的是明朝的著名将领史可法,得知清军南下的消息之后,他连夜便开始排兵布阵,靠着坚固的城墙和将士们的众志成城,仅用一万守军与来犯的清军斗得难解难分。
即便是明知自己孤立无援注定失败,史可法也没有一丝一毫的退却,可在硬实力面前他还是败了。数日之后,清军的攻城利器红衣大炮来了,在大炮的加持下扬州的城门被打开。
根据清史的记载,守将史可法在城门被破后选择自杀,但是却没来得及挥刀就被清军所俘。虽然被俘但史可法却宁死不降,最终他被清军处死,值得一提的是在临死之前史可法振臂高呼道:
"今日一战,死我一人即可,切不可在加害于百姓。"有感于史可法的忠义,清军在占领了扬州严格整顿军纪,并没有侵扰当地的老百姓。
军队整顿完成之后,清军便朝着南明的都城南京开拔而去,扬州守卫战彻底变成了历史,虽然此战对于颠覆南明统治非常重要,但依旧被人们遗忘在了历史的潮流之中。
公元1662年,南明政权被彻底覆灭,清朝便正式成为了华夏大地的统治者,而清朝获取中原大地的战争一切都显得那么合理,又显得那么美好。
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哪里会像童话故事一样,真实的历史往往都是残忍和血腥的,唯有在统治者的有意干预之下,真实的历史才会被掩埋在谎言之中,但真相总会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清朝统治中原大地267年后,一场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运动开始了,在这场运动之中无数怀有报国志向的有志之士,纷纷从世界各地回到祖国出一份力。
正是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时期里,一本名为《扬州十日记》的书面世,这本书一经面世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因为它撕掉了清政府伪善的遮羞布。
从本质上来说,《扬州十日记》是一本第一人称的小说,此书以主人公王秀楚的第一视角为主要描写角度,详细的记录了当年清军主将多铎与明军守将史可法之间的那场扬州保卫战。
根据这本书的描述,扬州保卫战期间史可法与多铎之间爆发了数次非常惨烈的战斗,靠着坚固的城墙和锋利的大炮,前者一次又一次挫败了清军的进攻。
清军久攻不下再加上长线作战,形势对他们非常不利,不过这种不利并没有持续太久,摄政王多尔衮拉来了清军的大杀器红衣大炮,几发炮之后扬州城的大门便被红开了。
城门一破潮水般的清军便涌入了扬州城,扬州城保卫战宣告失败,史可法也被清军俘虏。据说史可法在被捕时,一直在口中大骂吴三桂是明朝的罪人,是清朝地走狗。
以上的记录基本上和清史是一致的,真正与史料有差别的便是战后清军对待扬州百姓的手段。《扬州十日记》记载,史可法死后清军主将多铎下达了一条惨无人道的命令。
他命令所有的清军士兵们必须将扬州城里的百姓们屠杀干净,即便是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孩也不能放过,在多铎的命令之下,清军在扬州城整整屠杀了十日,据说一共残杀了将近80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
消息传到清廷之后,与多铎交好的多尔衮不但没有责罚他,反而是主动替他瞒下了这件事。就这样,数十万的百姓生命倒在了清军的屠刀之下,之后的数百年历史里连一点涟漪都没有泛起过。
如果不是《扬州十日记》的突然出现,国人还不知道要被蒙蔽多久,因此这本书正式出版之后,无数的爱国人士无一例外的更加愤恨清廷。
吴三桂、多尔衮这些为大清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人,无一例外地全部遭到了当时人们的唾骂。
在这种举国愤怒的情况下,辛亥革命的火焰越烧越烈,最终在革命人士的努力之下,皇帝溥仪在北京的紫禁城宣布退位。孰真孰假
在20世纪初的人看来,《扬州十日记》讲述了当年那段完全被清政府刻意隐藏的事实,而那时又是一个无比愤怒的年代,很少有人会去认真研究这本书的真伪。
毕竟扬州城攻坚战中,满清八旗的士兵死伤众多,就连贝勒都死了三位,清军一怒之下进行屠城也符合他们的性格,一切都显得那么合情合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比当初的那个年代,现在的人分析历史更加冷静与客观,如果仔细探究的话就会发现,《扬州十日记》有不少值得推敲的地方。
书中非常清晰地记载着主人公王秀楚与"满人"的对话,这段对话有许多的不可能。众所周知,扬州属于江南地界、满人是属于东北地界,即便是在普通话普及的现代,两个地方的人沟通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或许古时候也有统一的官话,但扬州当时属于明朝的势力范围,所流通的官话一定不是满语,从尊重客观事实的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的内容很有可能是杜撰的。
另外,书中清军曾不止一次地将朝鲜称呼为高丽,按照真实的历史情况来看,这个也是有悖于客观事实的。
高丽最早以前是对朝鲜半岛的称呼,但在公元1392年李成桂废黜高丽恭让王之后,高丽王朝便彻底覆灭了,取而代之的是李成桂建立的朝鲜王朝。
清朝的前身是后金,于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所建立,当时高丽早就已经亡国了200余年了,所以说清兵不可能继续沿用高丽这个称呼的。
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书中清楚地记载了清军共屠杀百姓80万人,但按照扬州当地的县志和明史来看,扬州历史上的人口巅峰是万历年间,当时的总人口约为81万。
崇祯年间由于天灾和战乱,扬州的人口必然会大幅度减少,这个数字很显然有些不实,毕竟总共都没有这么多人,又怎么会屠杀掉这么多人。
或许清军曾在扬州进行屠过城,民间根据此事进行了杜撰,但却没有所谓的80万人那么多。
朝代的更迭、时代的变迁,历史已经过去了许多年,具体的真相无从查知,我们只能从一些记载中了解到只言片语的真相。
对于"十日不封刀,屠城80万"这件事情,你有什么看法呢?
我先做15年公务员,后到企业16年,退休金为啥按企业标准定?感谢邀请,更感谢楼主的提问。楼主你好,我先干了15年的公务员,然后到企业单位又工作了16年,退休金为什么按照企业标准来划定呢?很明显你之前15年的这个工作经历是公务员单位,但是你今
做一个图书管理员,每个月工资5000块,你愿意吗?我家后面就有一个区图书馆,不过工资据说不高,刚进去2000左右。图书管理员对人员耐性要求比较高,工作也比较繁琐,但是相对而言,工作压力不会很大,比较适合女性。我家后面的图书馆,早上
FLAC格式与MP3格式有什么区别?MP3与无损(flac。APE)的本质区别和音质差异大家现在最常听的格式应该就是MP3了吧(据调查百分之九十的机油在听MP3。这其中包括使用专业播放器,手机,电脑等听歌的机油。而百
为什么感觉长途骑车旅行的人越来越少了?本人有十几年的骑游经历,为什么长途骑车旅行的人越来越少?第一是安全问题!路面上汽车越来越多,安全隐患严重!第二尾气污染!在车流密集的道路上骑行,骑士呼吸着汽车尾气。第三,出行方式越
有多少人没有驾照的?没有车,不会开车你们感觉丢人吗?实话实说,邻居家住两室一厅一个儿子,我家住三室一厅一个女儿,开始两家都买的五菱宏光商务车,我家是卖建材接装修的,邻居家夫妇是装修做木匠的,两年前邻居家又买了个奥的Q5花了三十六万,
独立站比亚马逊更有前景吗?说一个很吸引我做独立站的点,独立站上单价比平台上高,对用户来说,他们是可以接受的。平台上价格竞争太厉害了,越来越赚不到什么钱!独立站为什么越来越火了?每位跨境卖家都能说出各种原因。
英语为什么不能从主干课中拿掉?至少现在还不行。是否学习英语,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最多就是考试考级,交流看片,但对国家来说,是战略需要。现在国与国的发展竞争,最终靠的是高科技,你看芯片,航发这些卡脖子的技术,不都是
跨境电商靠谱吗?现在跨境电商很火,跨境电商平台也层出不穷,国际间的贸易交流越来越频繁,许多做国内淘宝,京东,1688平台的贸易商或者生产商也加入跨境电商的潮流中来,跨境电商利润相比较国内还是高些,
西华师范大学怎么样?西华师范大学位于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南充市,建于1946年,学校与四川师范大学同根同源,先后历经私立川北大学,公立川北大学,川北大学,四川师范学院,南充师范专科学校,南充师范学院,四
你们是怎么看待尿毒症(双肾衰竭)的病人?我是一名尿毒症病人,靠一周三次透析活着,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的去医院做透析,这就是尿毒症患者的日常。说实话刚生病的时候,是无法接受的,天呐,为什么。。这下彻底完了,在农村你生个病,你就
呼和浩特市有哪些商界成功人士?呼和浩特除了牛根生被大家熟知外,还有一位非常低调的企业家,名字叫王兰柱!王兰柱勇气与谋略王兰柱,1964年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1998年到1999年,在澳大利亚蒙纳士工商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