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上,我国首款洲际战略核导弹"东风31"压轴出场,按理说首次公开应该让大洋彼岸为之一震,没想到国际舆论场上竟然出奇地安静,事出反常必有妖!经过国家安全部门的细致调查,一桩导弹资料泄密大案终于浮出水面! 国庆50周年上的东风31导弹 东风31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我国第一种洲际战略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有效射程8000公里,可以携带1枚100万吨当量的热核武器或者3枚9万吨级当量的核弹头。但是它的飞行弹道特点、信号特征关键数据等7项绝密资料悉数被出卖。这样重要的信息为什么会泄露,又是被谁泄露出去的呢?一张美钞牵出的泄密者 某年某月某日某地,一位妇女外出买东西,在付钱时一不小心从钱包里掉出来一张美钞。这话大约在20年前,就是放到现在,普通老百姓上街买东西,有几个人钱包里会放美钞呢?要么是有海外关系,要么就是独辟蹊径,于是妇女的身份引起了卖家的注意,并辗转报告给国家安全部门。 这位妇女就是郭太太,而她的丈夫正是导弹泄密案的两大主角之一——东风31导弹副总工程师郭万钧,先后为台湾提供我国研制导弹的绝密情资达11年之久,而且其中有多件密级达到最高级A+级。 两个泄密者 郭万钧,1942年11月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后进入南开大学物理系学习,这位高材生后来进入我国某航天科技部门第×研究院第×研究所,并参与了东风31导弹的研制工作。由于是导弹设计师,在日常工作中就能经常接触到保密资料、材料。 沃维汉,1948年8月也出生在黑龙江齐齐哈尔,他是我国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1981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毕业,之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某所读硕士,毕业后留所当助理研究员。现在还能在一些知识平台上搜索到署名"沃维汉"的科研文章,不过大多是他公派出国之前发表的。 虽说是老乡,但是两人原本没有交集的生命轨迹,却因沃维汉的被收买而纠缠到在一起,最终给国家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沃维汉被收买 1987年,还在中国科学院某所当助理研究员的沃维汉得到一个宝贵的公派出国留学的机会,于是他前往德国慕尼黑留学,4年后获得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博士学位。按理说应该学成归国,报效国家,但是他开始滞留不归,对于国外的科研学术环境他并不贪恋,而是跑到奥地利经商,还把妻子与两个女儿都带到了奥地利。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就在沃维汉留德那几年,众所周知的原因,国外对我们国内各种大肆的攻击、造谣、污蔑和诋毁。时间长了,沃维汉久未经得住考验,思想开始动摇,与一些异议人士交往甚密。俗话讲"苍蝇不叮没缝的蛋",那时台湾军情机构在海外到处提供活动经费,针对我们外派的留学生,找准目标就派人开始洗脑,终于沃维汉的思想防线被攻破了,这道防线一旦打开,后果就不堪设想。他被台军情机构化名"杨东",每个月能领到1000美元的报酬,还被派发了笔记本电脑、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便于他开展间谍工作。而且台方为了稳住并完全控制住他,给他妻子陈淑坤投资30万美元,让其在奥地利开餐馆。 从上世纪90年代初,滞留奥地利的沃维汉并没有安心待在那里,而是经常在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和我国大陆之间往来经商,干什么?经商是假,那只是为了便于开展间谍工作。从1994年到2002年,他在北京入股参与创建了北京沃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当时注资近800万元,沃维汉还被包装成创办人兼首席科学家,是脂质体应用领域的专家,但是一切都是为了掩人耳目。沃维汉在按照台湾军情机构的指示,开始在大陆找寻目标。郭万钧被拉下水 郭万钧是导弹技术专家,而沃维汉是被包装的生物物理专家,正常的话两个人没有机会认识。据了解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远房亲戚的婚礼上,郭万钧和沃维汉见面了。此时沃维汉从国外远道而来参加婚礼,又是海外归国,在北京开着一家科技公司,在这种场合上西装革履,还开着高级轿车,非常体面,十分惹眼。明为生意人,沃维汉靠那家公司当幌子给台湾军情机构大肆搜集情报。 再看彼时的郭万钧,由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我国的国防工业行业的从业人员待遇普遍不高,甚至出现过"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作为其中一员,郭万钧觉得自己付出的多,得到的少,跟老乡沃维汉这些海归的发展和收入简直天壤之别,于是他心理失衡了。 因为两个人是远房亲戚,所以很自然地相识并逐渐熟悉起来。时间久了,郭万钧更觉得囊中羞涩,自己没法跟沃维汉比。那时的沃维汉本来就急于在大陆站住脚,想在台湾主子面前做出点拿得出手的成绩来,没想到郭万钧自己送上门来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真的是困了就有人递枕头,真没想到机会来得那么快,估计那时沃维汉做梦都能笑醒了。他想尽办法靠近、拉拢郭万钧,口若悬河地炫耀自己挥金如土的生活。 看到郭万钧的种种自卑表现,沃维汉不失时机地劝慰到:"这个年代,你的知识就可以转化成金钱,你手里的那些导弹资料就可以卖大价钱"。在沃维汉的"循循善诱"下,郭万钧利用工作之便,开始长达11年的泄密工作。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工作中,郭万钧经常需要接触到一些保密资料,有的还要复印,他所在的研究所是涉密机构,同事们也有人知道他平时复印了很多资料,但是没人能想到郭万钧会通敌,竟然偷偷地把这些资料转交给了沃维汉。最开始郭万钧还是战战兢兢地做,后来胆子越来越大。不仅如此,郭万钧还使用相机给经手的资料拍照,再转给沃维汉。如果我们觉得这就可以了,那接下来的事,更是让人震惊。为了不露马脚,郭万钧还把一些情资以口头方式传递给沃维汉,但是沃维汉是个门外汉,只能认认真真地记录,郭再把错误的地方给沃指出来修改。更有甚者,郭还在保密场所跟沃通电话,给同事的错觉是郭再跟其他同事沟通交流。信息的价值 郭万钧前前后后陆陆续续给沃维汉科普的导弹专业知识,涉及战略导弹等七项绝密情报,然后沃维汉把这些资料带出国境,在欧洲转交给台湾军情机构,该机构的一位负责人还专门在欧洲接待了沃维汉,奖励给沃40多万美元,并告诉他,美国人对他的情报很重视。要知道,这些东风-31导弹的关键数据到了 美国人手里,他们就能针对我们的导弹改进美国的反导系统,如果到了战时,我们花巨资、用了十几年时间建立起的战略核威慑力量,在人家面前就像一扇透明的窗户,没有任何作用了,郭万钧和沃维汉的这一做法, 对国家安全与国防建设造成了特别巨大的危害。 那郭万钧又得到了什么呢?据说只有区区几万美元和一块(也有说几块)手表。现在再看这件事,真的让人唏嘘不已。顺藤摸瓜抓住泄密者 东风31导弹资料泄密这件事是怎样被注意,郭、沃两人又是如何被挖出来的呢?除了公开露面后异常安静的反响,郭太太意外露美钞引注意之外,还有一种说法:当年东风31导弹公开亮相,官方对外公开了一些数据之后,台方的李登辉曾在公开场合讲导弹的实际数据没有公开宣称的厉害,于是引起了我国的安全部门注意。这种信息只可能有几个人知道,郭万钧就是其中之一。 再加上郭太太的意外露财,让郭万钧开始进入重点关注的范围,于是对其布控,结果发现联络人是沃维汉。这是怎么发现的呢?还有一段小惊喜。原来沃联络郭都是有约定和规律的,他俩之间设定每过4个小时就要打一个电话,而且每次电话都是响3回,前两回都是响2声就挂断,第3回才正式接通,于是安全人员就照此操作,最终顺藤摸瓜,控制住了郭万钧和沃维汉。 郭、沃两人在2005年5月被依法控制,2007年5月被判处极刑,2008年11月,两人不光彩的人生。结语 这次泄密事件,对我们的洲际战略核导弹发展影响很大,痛定思痛,我们只能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大幅度改进,并大幅度增加射程,由东风-31的8000公里只能够到美国西海岸,增加到东风-31A的超过11200公里可以覆盖美国本土大多数目标。这新一款拥有公路机动发射固体燃料的导弹最终出现在国庆60周年阅兵方阵中。 国庆60周年亮相的东风-31A 当然,我们没有停下国防重器的研制和改进工作,随后推出DF-31AG(也叫东风31甲改)导弹,据说可以携带多枚核弹头分导再入。 东风31甲改 一款款国之利器,在航天及国防工业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成为保家卫国的根本。但东风-31泄密案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敌对势力从来没有放松对我们的各种渗透和破坏,只有每个人都提高保密意识,严守纪律,不为利诱,才能守住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