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黑心烤鸭团伙落网,成本不足3元月售5万只,自己不敢吃
11年"黑心烤鸭"团伙落网, 成本不足3元、月售5万只, 自己不敢吃
2011年五月,一名网民在一家北京烤鸭上分享了他"受骗"的经验。
随着点击率的飙升,评论区也是一片沸腾。网友们开始讲述他们"不识货"的糗事。
一批"受骗"的消费者,在他们的身后,是一条利润丰厚的"生产线"。
而"北京烤鸭",也因此从北京的一张名片,演变成了一种"避坑指南"。
北京的烤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这么臭的?
到底是谁在"捣鬼"?
一位曾经在北京旅游的网民说,他吃了北京的烤鸭,感觉味道很好,就决定要带点回家,和家人分享。然而,当他打开袋子的时候,却发现里面的鸭肉和骨头都被挤在了一起,散发着一股淡淡的臭味。
另外,还有一名网友发了一篇名为《我在北京被骗了》的帖子,说他在北京被人坑了。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人们逐渐发现:他们被不法商人欺骗,购买的是山寨货!
那么,到底是谁制作的劣质烤鸭呢?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就进入了市场?让我们继续说下去。
这条微博的热度很高,已经霸占了好几天的热搜,小李看完之后,心中一动,向上级请示了一下,决定去查一查。他先是给发帖人发了个私信,询问了一下具体的地点,然后拿着暗藏的摄像机和录音笔,一个人上路了。
北京市中心一条商业街的背后,有很多北京烤鸭店,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卖。原本以为大家都会避而远之,没想到却变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
小李假装顾客去看了看,发现桌子上、柜台上、货架上都摆满了北京烤鸭,还有全聚德和便宜坊。
这时服务生走了过来,说自己不是本地人,要给家人买一份,服务生也接了一份,还说小李一定要正宗,要是好吃的话,可以来买。
但这些烤鸭,十有八九是不能食用的,不仅成分有问题,而且卫生条件也不过关,一看就是过期的。
但不少游客购买的烤鸭,都会标注出保质期,没有过期。
很多人在网络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并不是唯一的例子。
北京的烤鸭,都是一些不法商人,为了骗钱而贩卖的。
但如果真的是"全聚德"或者"福聚斋"之类的牌子,那就是假的了。但实际上,他的回答未必。
北京烤鸭可不是一般人想象中的"北京烤鸭"。
很多本地网友都说,北京烤鸭是现成的,一份就要好几百元,味道和味道都很好。
北京公安机关和工商部门在2011年六月中旬对"劣质烤鸭"展开了极其严厉的打击。
警方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把几个黑心的商人给抓了起来,然后又顺着这个线索,把这个黑心烤鸭的黑心产业链给彻底铲除了。
一开始,警察调查人员扮作顾客,去大前门、火车站等地段的烤鸭店老板打听一下他们的烧鸭从哪里买到的。
根据探子的调查,大部分的黑心烤鸭都是从一个叫张跃峰的人那里买来的,所以警方很快就把张跃峰当成了嫌疑犯。
孔令业将收购的烤鸭,一部分卖给张跃峰,一部分自己销售。
他在河北和其他地方买了一个袋子,上面写着"全聚德"和"福居斋"的商标。
北京市大兴区采育镇小谷店村,他自己租住的房子,正在打包。
并在北京市东城区、海淀区、羊坊店、小卖部等大型商场进行销售。
也有很多人流密集的区域,比如西客站、火车站、批发市场等等,都是孔令业的烧烤摊。
孔令业的计划非常周密,他所经营的超市,大多都是外地来的,即便有什么问题,也不可能查到他的身上。
而来这里的人,大多都是外地来的,哪有专门去买烤鸭的?
知情人士表示:"博野的烤鸭,从生产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都有一条完整的链条和不成文的行业规则。
孔令业的黑心烤鸭,已经被曝光了,可是在菜市场上,还是有很多人,在吃这些东西。
虽然警察们没日没夜地与罪犯们作战,但保护民众的粮食安全之路,却是任重而道远。
小编在此提醒各位,不要为了便宜,而去买一些很差的商品,特别是那些已经进入市场的食品。没有了生意,罪犯们就没有了赚钱的渠道。
抵制假冒产品,从合法的渠道购买合法的、合法的、合法的产品,从你我开始。
孔令叶很清楚,个人实力太弱,要想增加产量,就得找一家能够大规模生产的厂商。
于是,他想起了范继昌,河北省博野县三利肉类加工厂的厂长,要他做一批烤鸭。
孔令叶在2010年九月的时候,孔令叶打来电话:"他打电话要我的鸭子,我没有足够的鸭子,只有一个鸭架,我问他要不要,他说可以,只要价格合适。"
范继昌按照孔令叶的吩咐,将鸭架蒸熟,上色,真空包装,高温杀菌,晾晒,最后制作成了一只"北京烤鸭"。
从挑鸭架到做"北京烤鸭",只花了2.3块钱!
2011年10月24日,制造"黑心烤鸭"的孔等人接受了法律的审判。
他们都因"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而被判刑,其中主犯孔最终被判处6年监禁和6万元罚款。
根据《刑法》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造成极其严重后果的——即人食用后死亡或者患严重疾病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他们做出这样的烤鸭1去坑人,最终会受到惩罚,希望大家也不要贪图便宜,尽量的去店里买,这样吃着也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