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南柯解史 编辑 |南柯解史 2003年,内蒙古通辽发现一座千年古墓,大红血棺,里面躺着蒙着面纱的女子,当考古人员准备掀开面纱时,旁边突然有人喊:不好,快撤,怎么会有黑色的液体,那么里面流出的黑色液体是啥?会不会有毒?墓主人的身份到底是谁? 考古工作一直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工作,有人认为考古和古时候的摸金校尉一样,没啥区别,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考古学家的存在就是为了发掘历史,填补了历史的空白,让更多人了解历史的真相。 2003年,内蒙古通辽的吐尔基山采石场,工人像往常一样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把炸药埋好,接着跑到一边,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和扬起的灰尘,让工人不自觉的闭上眼睛,等一切声音消失之后,所有人开始下一步的工作,一名工人突然大喊一声:你们快看,这儿的墙壁怎么和别处不一样呢? 吐尔基山采石矿 一声大喊把所有的工人都聚集到了这里,有人说,这墙壁怎么不像天然形成的呢?有人观察得更为仔细,这块巨石竟然有人工雕刻的痕迹,这可是一件奇事,于是有人把情况报告给了矿长,矿长前来查看之后,发现这些人工雕刻的符号都看不懂,就像是古文一样,这个发现把矿长惊出一身冷汗,不会误打误撞的炸出一个古墓吧? 想到这个可能性,矿长不淡定了,于是赶紧把情况报告给了市公安局和市博物馆,让专业的人前来考证,此时工人们围到矿长的身边对他说:头儿,万一不是古墓呢?警察会不会说我们故意报假警,矿长叹了口气说:万一是真的呢?如果我们瞒而不报,到时真的是一个古墓,我们都会吃不了兜着走。 警察和市博物馆的人来得很快,经过他们仔细勘察后发现,这确实是一座古墓,而这块大石碑的后面就是入口,因为不确定到底是不是古墓,市博物馆的人并没有通知考古专家,当确定就是一座古墓后,立马联系考古学家前来。 当考古学家来到现场,进入古墓的那一刹那,所有人都惊呆了,墓室的正中央竟然有一副鲜红如血的棺材,有些看热闹偷偷跟进来的人,瞬间吓的不敢前进一步,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而那些考古专家饶是见多识广,也几乎没见过如此大红色的棺材,看着都渗人,不过为了研究,他们还是沉下心继续往里走。 当来到这副棺材跟前的时候,考古学家发现这还是一副凤棺,上面雕刻着一只栩栩如生的金色凤凰,如此讲究的棺椁,证明墓主人的身份一定不一般,很有可能是皇室之人,毕竟无论是那一个朝代,凤凰的图案都是不能随意用的。 此时考古学家的心里兴奋极了,也顾不上害怕,连忙走到棺椁旁边,这副彩绘棺椁长达2.31米,宽1.3米,高1.05米,以红黑为主色调,接着众人一起推开了棺盖,棺椁内有内棺和棺床,一具衣着华丽的千年女尸映入人们的眼帘。 凤棺上的图案 奇怪的是这具女尸的尸体竟然完好无损,脸上还带着一副面纱,看不清具体的模样,不过身上的衣服和佩戴的黄金首饰都证明,她的身份不一般,接着有人数了数女子身上的寿衣,足足有11层,传言说,古人的寿衣一般都是奇数,这到没啥奇怪的,反倒是衣服穿的越多,代表越有福有寿。 此时一名工作人员掀起女尸的衣服,想要看看底下还有没有别的物品,突然被旁边的人拍了一下手,大喊,你疯了,不要命了,此时这人低下头一看,女尸的衣服下面竟然在往外面渗黑色的液体,乖乖嘞,这是什么东西,万一自己碰到说不定小命就完了。 凤棺中的辽代女尸 考古专家赶紧让所有人撤退,害怕这些液体有毒,只一个人在保证自己的安全前提下,用专门的器具装了一点黑色液体,准备回去化验,此时,古墓里除了这副凤棺有考察的价值外,整个墓室没有任何值得考察。 按理说,这名女子的身份是很尊贵的,按照古代的规制,此女子的墓室应该有两到三个室,前后室和左右耳室,规模该相当大,可这名女子除了棺椁非常豪华,棺内的陪葬物很贵重之外,墓室长宽都不足4米,非常狭窄幽暗,和豪华的棺木看着格格不入,但这些疑问只能等女子的身份确定之后才能解答。 墓室条件有限,专家们只能把棺椁一起带到内蒙古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内,放在了一个恒温恒湿的屋子里,因为不知道黑色液体是啥,专家们决定用X光进行扫射,从头到脚扫射完之后,他们发现黑色的液体竟然是水银。 难怪尸体能够一直不腐,原来是水银灌注全身,可这到底是死后为了保护尸体不腐,还是说女子死于水银中毒呢? 怀着这个疑问,专家们又用专门的技术剥离女子面部的丝织品,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面部极为恐怖,头骨呈现诡异黑色的女子,看着极为渗人,往下看,专家发现尸体脖子上有伤痕,猜测她应该是先被处死,接着被灌注水银,保持尸体不腐,应该不是直接死于水银中毒。 接着就是对墓主人的身份进行调查,当专家对墓主人的头骨和DNA进行检验后得知,女子死亡时的年龄是30岁左右,墓主人头戴棉帽,是一个罩着十字梁金的棉帽,帽圈下与金下颌托相连,这样的装扮在古代是十分罕见的。 墓主身上提取的水银 人们最早见到的应该是阿富汗西伯尔罕的 "黄金之丘"六号墓,当时墓主人的身份也是一名女子,而且还是一位祭祀,如此相像的情况,让专家们不禁认为这名墓主人也是一位神职人员,也就是萨满,这一身份在陪葬物品中更加体现出来,比如彩绘木棺四周悬挂的铃铛、脚边的铜铃,还有带有流苏的鎏金银牌饰等,最主要的是墓主人身上带的有日月图案的金银牌,这些都是萨满教的装饰元素。 此时考古研究所的副所长塔拉,凭借着多年的考古经验和现场出土文物的这些物证,再结合史料记载,得出一个结论,被发现的这座古墓应该是辽代的墓葬。 辽代怎么会在石山上建造墓室呢?原来一千多年前,契丹人在这里兴起,经过多次在中原征战,建立了和北宋王朝对立的辽国,这座被发现的墓葬,就是契丹人统治的区域。 如果这座古墓真的是契丹人的墓葬,那么这名女子的身份就不一定是皇室中人,因为在辽代,一般的贵族也可以使用龙凤纹饰。 最终经过考古学家对陪葬品和墓主人的评估,一致认为墓主人的下葬时期为辽太祖建国前后,有明显的晚唐风格,而这座古墓也是目前为止,发掘年代最早的契丹贵族墓,而墓主人最有可能是一位公主。 墓中陪葬品 之所以不敢确定墓主的身份,是因为这座古墓里竟然没有墓志铭,可是墓室并没有被盗的痕迹,此时一个人的身份被专家想了起来,再结合墓主人30多岁却是一人独葬,并不是夫妻合葬,还是一位萨满,最终墓主人的身份被锁定在辽太祖之妹余庐睹姑公主的身上。 余庐睹姑公主身份显赫,地位尊贵,还是辽国建国太巫神奥姑,曾经利用这个身份为皇室出力许多,维护了皇室的尊严,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变家为国,从酋长变成了大契丹国的皇帝,但是这个举动不仅遭到了其他贵族的反对,连他的亲妹妹余庐睹姑和她的丈夫箫室鲁也不支持。 耶律阿保机画像 因为阿保机称帝后,为了控制手中的权利,废除了沿袭已久的可汗轮任制,建立了政权终身制,这让那些贵族怎么可能不反对呢,本来每个人都有机会当可汗,可这个机会生生被人斩断,任谁都不会同意,这让阿保机异常愤怒,直接武力镇压反对者。 箫室鲁兵败之后,选择了自杀,而余庐睹姑在看到丈夫死亡后,心灰意冷,连阿保机派人来抓她,也没有任何的反抗,最终被处死,要知道无论是哪个朝代,叛乱者最终的下场都是被处死,虽然余庐睹姑是阿保机的亲妹妹,但两人的立场不同,余庐睹姑最终只能被处死。 耶律阿保机平定叛乱 可余庐睹姑到底是阿保机的亲妹妹,并没有让她死后被扔乱葬岗,对妹妹又爱又恨的他,陪葬了许多贵重物品,并向其身体里注入水银,保持尸身不腐,可并没有给她建造专门的墓室,而是匆匆下葬,至于墓志铭,一个叛乱者怎么可能会有呢? 另外一种说法就是箫室鲁死亡之后,余庐睹姑直接喝了一杯含有水银的毒酒,只因为心里愧对于自己的兄长,悔恨之下服毒自尽。 墓主头像复原图 具体是怎么的死法,估计也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毕竟考古学家只能尽力还原真相,而做不到百分百还原历史,有人觉得耶律阿保机做得对,一个对自己不忠心的妹妹,能够如此厚葬已经很仁至义尽,还有人认为,如果不是耶律阿保机权利心太重,自己和妹妹也不会反目成仇,啥说法都有,但是怎么说呢,在当时那种朝代,有能力的人谁会不想称帝,建造一番伟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