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来华留学,俄罗斯小伙4年求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近日获新华社专访!
在金砖国家峰会召开前夕,新华社播发系列主题报道,展现金砖五国间的合作与交流。近日,新华社对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穆宇刚(Mustafin Oskar)进行专访,专访视频在新华社英文频道和海外平台等播发。
穆宇刚2018年来华留学,今年21岁。在采访中,他讲述了自己的中国情缘和留学经历,表示随着中俄经贸合作不断加深,他看到了"属于自己的光明前景"。在北外完成国际经贸专业的本科学习后,穆宇刚表示自己将考虑留在中国从事中俄贸易相关工作。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以及高等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像穆宇刚一样选择来华深造的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在以"国际化"著称的北京外国语大学,每年更是有不少异国青年背起行囊,来到这里追寻梦想,开启一段意义非凡的中国之旅。
北外是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最早开展留学生教育和最早开展汉语教学的院校之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始终是学校的一大办学特色。
目前,北外已发展成为中国教育对外开放领域的重要窗口。迄今为止,学校与世界上81个国家和地区的324所高校和学术机构签署交流合作协议,承办了23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亚、欧、美18个国家,居国内高校之首。每年有100多个国家的4千多名外国留学生来到北外学习和访问,当前,有12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2021年SICA NIGHT留学生晚会
依托北外优越的办学条件,留学生们在这里既能接受高质量的专业教育,也能接触到最地道的本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近年来,北外国际学生频繁亮相各类留学生赛事,或出现在官方媒体的镜头之中,以留学生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
2021年,来自朝鲜、泰国、越南的四位北外留学生在第五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暨短视频大赛上斩获多个奖项。同年,在"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主题短视频和征文大赛中,学校马来西亚籍留学生杨渝萱导演的短视频《关于在中国北京的留学生活》、印度籍留学生阿布导演的《我的中国生活》获得大赛优秀奖。
2021年"五四"期间,来自法国、乌克兰、刚果(金)、马来西亚、乍得的五位北外留学生参加了由中宣部、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承办的《奋斗正青春—2021年五四青年节特别节目》文艺晚会直播及节目录制,展现了学校留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北京冬奥开幕前夕,德国留学生Alina和肯尼亚留学生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日报主办的"中国让我没想到"系列短视频拍摄,全方位展示了冬奥准备工作。
作为一所语言类高校,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不仅有助于北外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对于外语学习来说,来自全球各地,说着不同语言的国际学生也在校内形成了良好的外语环境。
在北外,不论是学校组织的"语伴"活动,还是校园生活中的日常交流,课堂、餐厅、宿舍、图书馆都是学子们口语练习的场地,而每一次鼓起勇气的搭话都是一场"口语交际课"的开始。在与母语者的深入交流之中,北外人不仅获得了语言能力的提高,还加深了对对象国文化的认识。
俄语学院举行"语伴破冰"活动
近年来,北外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吸引各国优秀青年来华深造,推动世界文明进一步交流互鉴,致力于实现民心相通。走向大众媒体的北外留学生们不仅亲身实践着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也积极展现着这座语言殿堂的独特魅力。
如今,2022年高考已经落幕,如果你也被这所高校多元包容的气质吸引,欢迎报考北京外国语大学,Join BFSU,Go Global!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头条号: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
注:文章部分素材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官网、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生办公室、北外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