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整个事情的时间线: 6月21日,丹东一女子在早上进行核酸检测后,持黄码和社区证明带父取药时,被关卡民警阻拦,双方发生推攘,晚上10时许,有关人员发布的相关视频,随即冲上抖音、微博和头条热搜。 6月22日,为平息舆情,丹东市公安局振兴分局发布的警情通报再次冲上热搜。 该通报称,郝某莉(女,41岁)与其父郝某成(男,70岁)驾车往返十纬路交通卡口时,因其健康码显示为黄码先后两次闯卡被执勤民警依法拦停。郝某莉拒不配合遵守防疫规定,下车与民警争执,过程中其父郝某成上前打击民警面部。一经街边境派出所依法展开调查。目前郝某莉因阻碍执行职务予以行政拘留十日;郝某成因涉嫌袭警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6月23日上午,涉事女子网上发布视频,声称由于疫情原因暂未被收监,会在疫情隔离结束后去被拘留,但同时也会申诉。 6月23日下午,丹东市委宣传部表示正在对相关事件进一步调查,是否发布新的通告,由公安部门决定。 6月24日凌晨,丹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全市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的通知》,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回复。 至此,该事件告一段落。 回顾整个经过,不难发现,这本是再小不过的一次冲突,相比以往的城管和摊贩之间的种种矛盾,根本不值一提。 可偏偏就是这么不值一提的小事,从视频发布之日起,短短三天的时间,先后多次冲上热搜。 而热度持续不减的关键,主要在以下三个问题: 1. 女子是否驾驶车辆闯卡? 2. 女子父亲是否构成袭警? 3. 警察是否过度执法? 先说第一个问题,从目前公开的视频资料看,并未发现女子驾驶车辆闯卡,反而是女子发现无法通行后,要求返回被阻拦。 再说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相对复杂一些,因为从视频资料看,女子在被警察推攘倒地后,女子父亲随即从车辆后方上前打了民警一个耳光。 第三个问题,涉事民警被打后,随即往后退了两步,转身双手撑地倒下,在询问后方随行人员得知被打过程已被录像后,起身将涉事女子从驾驶位置强行拖出,过程中涉事女子再次倒地并被摔伤膝盖。 第一个问题最好处理,根据一般诉讼和处罚原则,谁主张谁举证。当地公安部门声称该女子两次驾车冲闯关卡,放出视频即可澄清。因为从目前的公布的完整视频看,女子在被拦停车辆后,并未发动汽车。所以这两次驾车冲闯是怎么界定的需要给出完整的视频证据,总不能说是"一次想往前走,一次想往后回"吧。 第二个问题虽然有些复杂,但也不难定性。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第四款规定,袭警罪是指"袭警罪是指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严重危害行为。暴力袭击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使用枪支、管制刀具,或者以驾驶机动车撞击等手段,严重危及其人身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同时,《刑法》也规定,如果"袭警行为",符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条件,也不能作为犯罪处理。例如,对于警察执法不规范现象,或者认为警察执法不公时,有人当面或者现场提出批评意见,因而可能与执法人员发生争辩,这种争辩哪怕到了比较激烈的程度,也不能随便以袭警罪追究。譬如,因对警察执法进行拍照,被没收了手机因一时情绪激动,导致双方发生拉扯,对执行职务的警察实施了比较轻微的暴力抗拒行为,若当场及时认错的,一般不可以袭警罪论处。 这里穿插一个案例,来帮助大家理解。2021年7月6日,怀孕六月许的杨某某从广州至苏州讨要货款,期间称要用美工刀割腕自杀,后民警至现场要求杨某某交出美工刀,杨某某未予立即配合,民警未经事先警告突然从杨某某背后伸手欲拿包,杨某某不给,挣扎间咬到民警常某某手部,后杨某某被多名民警摁倒在地,民警将杨某某包内美工刀拿走,杨某某被扶起后,情绪激动,扇了站在一边的民警常某某一耳光。2021年11月9日,苏州市公安局苏州工业园区公安局侦查终结,起诉杨某某涉嫌袭警罪。 在普通人看来这肯定是属于"袭警行为"了,但是苏州工业园区人民检察院却认为,杨某某为追讨合法债务至案发地谈判,期间采用了理性的方式维权,案发当日虽出示美工刀,但经民警劝说即配合民警执法。之后在较长时间正常协商时,并无任何不当行为。后因民警直接执法行为刺激导致杨某某反抗,因此杨某某主观上无袭警故意,客观上未实施暴力袭击的行为,本院认为杨某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决定对杨某某不起诉。 简单说就是杨某某的行为,当地检察院并不认为是袭警罪。反观涉事女子父亲的行为,情节甚至还没有苏某某严重,丹东市检察院有必要抄抄苏州的作业。 第三个问题,也是目前争议最多的问题。 一方面,有人为民警正常执法,且目的是为了做好疫情防控,不掺杂任何个人私利,没什么问题,反倒是视频中的父女二人咄咄逼人,情绪激动,脾气暴躁,所以处罚定罪是理所当然。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涉事父女二人的行为虽然有所适当,但也是由于民警不通情理,不懂防疫规定,"一刀切"式的粗糙执法导致。更何况涉事女子还持有社区发放的出行证明,前面的关卡父女二人都被放行了,为什么到了这个关卡就不行了。 随后,当地工作人员开始爆出,涉事父女二人不配合日常核酸检测等负面消息。想借此来缓和大众对当地民警执法的不满,效果并不理想。 原因很简单,在这件事情上,大家并没有去盲目站队,支持谁或是反对谁。在整个事件发生的过程中,除了个别人歪曲事实带节奏蹭热度以外,大众的立场是很客观的: 不支持父女二人的行为,但也质疑执法的过程。 甚至有人惋惜,这本应是一个"疫情防控不便,民警帮忙买药,病患十分感谢"的正能量热搜。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家现在都是在理性吃瓜,而不是盲目跟风搅局。 这种理性,既有对此类事件的无奈和遗憾,更饱含着未来不再发生此类事件的美好和期待。 有人说,涉事女子和民警都是巨婴,一个任性暴躁,一个不容置疑,前者要求的是无条件的理解,后者要求的是无条件的服从。 这个观点,我就不作评论了,抛出来大家自行理解。 最后我们思考一个细节:为什么开车的是老人的女儿,不是其儿子或者女婿,亦或者是其他人。 那就是在这场管控漫漫的疫情防控战役中,老人和女儿都是对方最愿意也最直接的依靠。 尽管他们还有其他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