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无论和外公外婆多亲近,长大后还是爷爷奶奶更亲,为什么?
大姨结婚10年都没有怀孕,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吃了一年多的中药,最后去抱养了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在3年之后意外落水身亡,大姨心灰意冷,觉得这辈子可能都没有孩子了。大姨甚至做好了和姨父离婚的打算,没有孩子的婚姻让她没有信心,也不想拖累旁人。
没想到在她40岁那年例假推迟了好几个月,还以为是大病一场,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她有喜了。这对大姨来说简直就是意外的惊喜。从小表妹就是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大姨对表妹是有求必应,就这么一个独生女,完全是捧在手心上。
在表妹大学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大姨早早地在同一个小区买了2套房子,她的打算就是将来和表妹隔着一碗汤的距离,方便照顾表妹的日常生活。可以说,从小到大,大姨都为表妹的生活做好了铺垫,全心全意为她考虑。
表妹前年结婚生下来一个小男孩,这让大姨十分的开心。早在表妹结婚前,大姨就有了想法,她告诉表妹的婆婆,以后表妹的一日三餐以及日后坐月子、带小孩,她都可以尽心尽力,只要有需要她的地方,她绝对不会说二话。
大姨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从孩子生下来的那天起,她就当上了全职带薪保姆,伺候完表妹又来带小孩。表妹不是没有婆婆,而是大姨觉得表妹从小娇生惯养,如果和婆婆住在一起,指不定三天两头地闹矛盾,到时候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婆媳矛盾。
为了掐住这可能燃烧起来的苗头,大姨决定自己辛苦一些,谁让表妹是她宠大的呢?
表妹的孩子是过敏体质,从小就不好带,尤其是秋冬季节,基本上只能待在家里。在外面和别的小孩接触,很容易被传染感冒和咳嗽,需要一万个小心。大姨没办法,只好断了出去的念想,尽可能地减少和其他孩子的接触。
除此之外,在饮食和环境卫生上也特别的讲究。大姨专门买了一个除螨仪,定期给孩子的被单、枕头、床单全部除螨,家里的净化器24小时工作,给孩子吃的东西都是和大人分开,单独开小灶。就是这样百般精心呵护,孩子体质太差,动不动就生病。
长期以往,大姨一个人带孩子实在太辛苦,就和表妹商量,希望她的婆婆可以适当来轮换,单独靠一个人连轴转确实吃不消。表妹当时的原话是:就你自己要逞能,孩子有奶奶,她自然是愿意带的,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哪个老人不想着要和孩子亲近?
表妹的婆婆并不乐意,她说自己才刚刚退休,原本大姨带孩子,她有自己的计划,加上她住的房子离表妹家比较远,来回折腾太费时间了。而且到时候她长距离的跑动,到处都是细菌和病毒,孙子又是敏感体质,相当于和很多人是二次接触,这对孩子的身体有益无害。
大姨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2岁的小男孩正是顽皮淘气的时候,大姨说自己常常忙的一天只吃2顿饭,中午就随便打发一下。大姨今年体重减少了10斤,劳累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大姨父是个疼老婆的男人,看着大姨这么辛苦,他原本还没有到退休年龄,没办法去办理了提前内退,每个月到手的退休金比实际的低了小1000块钱。
夫妻俩对待外孙那是相当的用心,他们从来不认为孩子是外姓,感觉就像是自己的孙子一样。要说和孩子的亲近程度,大姨和姨父认为自己绝对是应该排在第一位,甚至超过表妹夫妻俩。直到上个星期发生的一件事,让大姨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她甚至有心寒的感觉,自己辛苦带大的外孙,难道是别人眼中的"白眼狼"吗?
明年表妹家的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当初买房的时候没有考虑学区,如果在现在的小区这边读书,最近的幼儿园都有5公里路,每天坐公交车来回接送很麻烦。为此大姨和表妹商量,买个小点的学区房,方便孩子读书,还能让孩子每天多睡一会,对生长发育也有好处。
表妹说,买学区房是好,但是自己和表妹夫是月光族,根本就没有积蓄。表妹的婆婆也说自己没有闲钱,最多只能资助5万块钱,这距离学区房100万出头的价格相差甚远,根本起不了作用。
大姨左想右想,原本还有一套商铺是留给自己养老的,之前这么多年都没告诉表妹,为的就是给自己一点空间和退路。想着外孙以后每天要起早上学,还要乘坐人多的公共交通。
大姨不忍心,尽管万分的不舍得,她还是卖掉了唯一的商铺,自己又拿出来20万的积蓄,总算把全款的钱都凑齐了,也顺利地买到了心仪的学区房。
大姨和大姨父对孩子的付出,我们都是看在眼里,既出钱又出力,从来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他们是打心眼里觉得,外孙就是自己的后代,和孙子没有任何区别。
大姨觉得疑惑的是,外孙的奶奶平时都在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基本上没有带过孩子,每次她过来,外孙总是特别的高兴,撒娇要奶奶抱,不让奶奶走。
甚至奶奶回家之后,外孙都要失落半天,经常无心地说出同样的一句话:奶奶你就住我们家不要走,让外婆回去,这里不是她的家。
刚开始大姨还没放在心里,孩子说的次数多了,大姨心里就不太舒服。在孩子的心里,大概会把奶奶和外婆做对比,难道在孩子心里,偶尔出现的奶奶更为亲近吗?
上个星期孩子奶奶送了点草莓过来,坐下不到十分钟就回家了。孩子特别的开心,抱着奶奶的大腿说:奶奶最好了,宝宝最喜欢吃草莓了。大姨觉得这会的草莓不是应季水果,就随口说了句:我们不要吃草莓,等以后再吃,宝宝要听话。
之后,大姨有意拿出来一颗草莓,正准备吃的时候,孩子突然一把拉住她,用力地去打她,嘴里直念叨:是奶奶买的草莓,你不许吃。外婆你要吃就回自己家买去,草莓我要给爸爸妈妈和奶奶吃。
孩子说的话让大姨大吃一惊,她试探地问了一句:外婆天天都陪着你,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你家住的房子都是我买的,你奶奶很多天才来一次,你说说看奶奶和外婆谁对你更好?
孩子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脱口而出:妈妈排第一,奶奶排第二,爸爸排第三、爷爷排第四、外婆排第五。
大姨听到这句话,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颗接着一颗,有一种说不清的委屈,她为孩子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在孩子的心里,她一点都不重要,反而是奶奶更为亲近,大姨想不明白,难道对于外孙来说,外婆只是一个外人吗?真的就如同老话说的那样:外孙就是gou,吃饱就要走吗?
大姨说,她此刻也不想再带外孙了,就应该学孩子奶奶一样,当个甩手掌柜,距离产生美。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终究抵不过血缘关系,孙子和奶奶就是自带亲近感,别人替代不了。
【写在最后】
我个人觉得,大姨敏感了,通常孩子在小的时候,谁带他,他就和谁亲近。小孩子精明着呢,他大概在心里就很明白,大姨不需要他讨好,无论他怎么样,大姨都会将他放在心上。而奶奶确实是和自己自然的亲近,不经意间的示好,反而会让孩子有新鲜感,充满了期待。
大姨一直以来都是付出型人格,而孩子又处在2岁这样的敏感期,说不上来会不会有一丝叛逆心理,也许等他再长大几岁,也许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身边很多人都会说,外孙和外婆,都有一个外字,强调的就是外人的关系,而奶奶天生就是一家人,尤其是对小男孩来说更是如此。反而小女孩会比较贴心一点,你对她好,她就会觉得你是最亲近的人,这也是很多人拼命想生儿子的原因。很多人养不熟,对内外区分得很清楚。
这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其实也不必如此较真。我爸经常说的一句玩笑话就是:别看现在孩子和我最亲近,以后等我和他爷爷都百年了,到时候孩子只会去他爷爷的坟上烧香,早就忘记了外公的存在。
这说的也是现实,强求不来,很多东西都是约定俗成的习惯,只需要感受到当下即可。就如同我爸一样,只要这会孩子喜欢亲近他,他就愿意持续地付出,至于以后的祖孙情是怎样的走向,一切随缘。
我小的时候喜欢爷爷奶奶多一些,外婆家比较远很少去没什么感情,到我的孩子这一辈,孩子很喜欢外公外婆,从生下来都是外婆帮着带,出钱出力更不用说了,孩子6岁了就见过奶奶两次,还是出月子见了一次,一岁多见了一次,根本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个奶奶,所以我感觉孩子是谁带就跟谁亲。
血统,姓氏的传递,男系社会的继承与发扬。大部分人亲近爷爷家。但是也有一些人从小在外婆家生活读书,在情感上更亲近外婆。随着社会的发展,孙子孙女更亲近于慈祥的,有地位,有文化,有积蓄,受资助多,受宠爱的一方。象磁铁一样向更有吸引力一方靠拢。
很多都是因为家庭气氛呗!孩子小外公外婆哄哄外孙和外孙女,但是就是孩子渐渐长大,孩子的直觉与敏锐的嗅觉成正比,爷爷奶奶亲公亲婆都加了个亲字所以感觉告诉他日后爷爷奶奶是他家的归属地是叫作自家的,我说的对吗?
谁说的?谁带的跟谁亲
小孩子无论和外公外婆多亲近,长大后还是爷爷奶奶更亲,我认为不一定啊,人本来就是个感情动物!谁对他,她们好了,孩子们就会向着谁!孩子们实际上是很现实的!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说,他们最后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做法的!和任何人相处,道理都是一样的!
以诚相待,做好自己!我是这么想的!你们说呢?
因为这其中内含着诸多的差别待遇!
当时或许是小孩不懂,或许是作为长辈无意流露,但随着孩子的日渐成长,他们自然会比较出来。
试想,莫说是小孩了,就以人们平时收养的小猫,小狗来说,到了新主人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侍弄,情感也会亲近的,时日愈长,它们完全可以忘记亲生的父母,以及原有的旧主。
这与血缘无关,只是他明白是谁对他是真好,或是客气。
无論内外,谁疼孙辈,孙辈就和谁亲。外公外婆是古代对女性的欺视,应废除,国语是姥爷姥姥!
因為爺爺奶奶的錢比外公外婆多.
主要因为社会上综族观念的盛行和父母思想深处对孩子的影响,还有学校教材内容以及图书馆藏书有关描述中国家庭方面的内容,都告诉孩子们一个人问题:你从哪里来。这自然而然的让外公外婆带大孩子依然引导他(她)走近他的爷爷奶奶。
转型跨越,锻造体系制胜尖刀过去,目光望向机舱外,观察空中态势,是顾晨煜的战斗习惯如今,将目光收回,紧盯机载设备,决胜于视距之外,成了顾晨煜的拿手好戏。隆冬时节,记者来到空军航空兵某旅,一场对抗训练正在进行。
六大权威年度奖项悉入囊中无尽的拉格朗日开启重磅回馈大礼一到年关,游戏领域就忙得不可开交,每年一度的颁奖活动牵动着行业内所有人的心。过去一年来,哪些游戏引起大家广泛讨论,哪些游戏品质出类拔萃,哪些游戏人气爆棚,都将在这个时刻揭晓答案。作
商人是什么样的?学识渊博,还是唯利是图古代有士农工商的说法,第一个是当官的读书人,第二个是农民,第三个是工人,第四个才是商人。在中国的古代,商人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人的观念也不断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
当下可能的投资误判是什么?一般而言,预测未来的文章,错的居多。2023年已经过去130,我认真研读学习了专家对未来经济形势资本市场走势的研判,也反思了我去年的误判。投资靠认知赚钱。认知是对复杂事物的假设和选
燃放烟花爆竹温馨提示燃放烟花爆竹请远离污水井盖春节临近,大孩子小孩子们都融入到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大家喜欢用放烟花放鞭炮来庆祝新年的到来,但燃放鞭炮这个小动作,可能会引发悲剧。为什么在井盖附近放鞭炮这么
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等六颗卫星发射成功,首图回传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等六颗卫星发射成功!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华水一号沃福曼号海河一号吉林一号高分03D34星吉林一号MF02A0304等6颗卫星发
高速公路堵车数小时车主纷纷熄火关灯,这折射出两个问题这几天在车主圈里讨论最多的话题是堵车,其中最有解读价值的是在宁洛高速淮安洪泽段出现的拥堵。在该段道路出现超过三个小时的拥堵,于是车主们纷纷无奈熄火并关闭车灯。造成堵车的原因是交通事
市人大代表焦广军建议发展壮大港口经济打造港口一枢纽五中心天津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天津港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焦广军在接受津云新媒体采访时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促进港产城深度融合,着力发展壮大港口经济,将港口发展摆在全市发展的突出位置,令
两会好声音海南省政协委员孙洲建议打造海南大宗商品贸易基地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1月14日消息(记者苏靓)1月14日,在省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界别联组会议上,海南省政协委员海南盐田港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洲表示,在儋州环新英湾片区打造海南
意大利旅游业期待中国游客回归视频加载中(央视财经天下财经)旅游业是意大利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中国近期优化调整出入境政策,意大利旅游推广部门和许多旅游企业表示,欢迎中国游客重返意大利,并会为他们提供优质服务。那不
武威探索打造甘肃乳都资源叠加营商环境引凤来1月13日,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官方与宁夏金宇集团在兰州签署项目合作协议。武威市融媒体中心供图中新网兰州1月14日电(徐雪)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官方与宁夏金宇集团日前在兰州签署牧光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