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能碰奇瑞,弄不好就砸手里,我因为工作关系匆匆忙忙买了一辆艾瑞泽3,原本想过个2.3年就换车,结果6年了换了电瓶和正常保养,其他地方不坏,没有换车的理由 汽车厂商和车评人的关系,就如明星养小鬼一般,需要不停地投喂,才能有人气的加成。一旦断了供养,就会反噬自身。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车评人仅仅靠视频播放和文章阅读的广告流量收入是养不活自己的。不少车评人还有一个完整团队,主要收入是汽车厂商的广告营销费用,通俗的说就是"充值"。 车评人的胃口是会越来越大的,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还出现了碰瓷式"充值"的事情,最著名的就是大飙车在评测奇瑞 瑞虎8的时候,索要奇瑞76万公关费。遭到奇瑞拒绝,大飙车就在视频疯狂的黑奇瑞,把瑞虎8贬得一文不值。 黑完奇瑞,大飙车又去黑长城。不过长城可不是善茬,直接把"大飙车"告成"大翻车",让大飙车赔了100万。 即使是"自来水"的车主,一旦涉及到利益方面的事情,也容易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奇瑞有一个车主自建的论坛网站"新奇军"。刚开始是奇瑞车主和粉丝的聚集地,估计初期奇瑞也给过一些赞助费。后来网站的创建人和管理员动了坏心思,不满足那一点小恩小惠,控制和引导论坛舆论导向,竟然变成一个专门黑奇瑞的地方。所以说人心不足蛇吞象。 当然,说奇瑞是豹子头"林冲"也不全对。在2010年之前,特别是2005年2008年李峰担任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期间,奇瑞的营销工作是做得很好的。 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就是2008年,奇瑞汽车的A3就进行过66天10万公里不间断公开测试,3辆A3都顺利完成创举。 奇瑞知道,这样车评人都是养不熟的"小鬼",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只要断粮,它就会反咬一口。所以干脆直接不给车评人营销费,车评人一般也不碰奇瑞的车。你吹了它,他不给你广告费。你黑了它,他睬都不睬你。奇瑞技术部都是耿直的单身理工男,营销部拧不过。 深层的原因是奇瑞的战略转型。2010年,在销量处于巅峰状态的情况下,奇瑞决定战略转型,尹同跃的那句振聋发聩的名言—— "宁可销量排名跌出前十,也要完成奇瑞的战略转型。" 在2013年之前的十年里,奇瑞是自主品牌绝对意义上的领头羊,甚至代名词。最高光的时刻是2007年3月,奇瑞历史性地超越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成为首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拿到月销量冠军的自主品牌车企。 不过这个冠军的含金量并不高,超越南北大众靠的是一台只赚几十元的QQ和低价低质的旗云。 转型是一个痛苦而艰难的过程,奇瑞砍掉了很多销量很好的老旧车型,重点投入M1X平台(艾瑞泽序列车型)、T1X(瑞虎、捷途序列车型)和高端的M3X平台(观致、星途序列车型。也砍掉了很多营销成本,这就得罪了不少车评人。在低谷期的时候,奇瑞面对的是无数的抨击甚至嘲讽,甚至尹同跃也遭受了不少人身攻击。但最终,奇瑞挺了过来。 相比在营销方面的节制,奇瑞在公益和社会责任方面却一点也不含糊。7月份河南遭受洪水灾害,奇瑞控股集团宣布为河南捐款3,500万元。在关键时刻,这就是国产车的担当。 这十年里,奇瑞的销量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U型。 销量转折的节点是1.6TGDI发动机在瑞虎序列、捷途序列和星途序列车型的使用。这个一个媲美很多合资车2.0T的发动机。 而能让奇瑞重回巅峰的着力点无疑就是刚好推出的2.0TGID发动机。这个发动机扭矩400,已经超越大多数的国产车和合资车发动机,仅仅比宝马X5高功率版本等少数车低一点。 2021年7月,奇瑞以7.6万辆(加出口销量则为8.3万辆)的批发量成绩位列7月份批发量的第7位,除了去年疫情特殊时期,这是奇瑞近10年来罕见进入销量前10位置。 奇瑞的企业发展过程和中国发展历程很像,韬光养晦,默默忍受着车评人的无端指责和抹黑,潜心技术研发,终有一天会重回巅峰位置。 自己开车也很久了,算不上老司机,却也不有些经历,之前买车的时候也是会经常留意根据自己喜好,去看一些车评,感觉讲得都有道理,但看多了,你会发现一个规律,他们基本都是报喜不报忧,并且给的评价基本也都是品牌说明上有的,最多也就加上一些不痛不痒的小评价,所以真正要去买车,多跟身边开车人,或者是搞修理的人去聊聊,或许比能得到更加是在一点的指导。 当时我去买车的时候就没有想到这些,自己对车也完全不了解,只是靠感官,觉得好看就买了,当时也没那么多钱,又想买个好点的,当时就觉得买个合资的,技术相对成熟,在一个大家都爱范的通病,觉得买外来品牌开着有面子点,就去买了这个牌子,当然我在这表达不是去说牌子好坏,或许只是个人运气也占一定成分,一批车出来总有那么好的和坏的,或许我就是那个运气不怎么好的,修了不止一次,大问题不多,小问题不断,如果现在让我去选,说实话真不会那么草率,其实现在国产车技术和工艺也都不比合资差。 回到主题,为什么奇瑞车车评不多呢?其实车评也不过是一个职业,大家都是为了挣钱,不给钱,别人又怎么会帮你吹呢?是吧,说白了车评也是大众车企养的一帮广告人而已。奇瑞为什么明明在自主品牌中山最老资格的,并且自研率相当高,无论是质量,工艺也都不比其它国产差,甚至会更好,比如长安,长城,吉利一干品牌,但为什么就卖不过他们,我个人觉得有几个原因,我有个哥们就开的是奇瑞,五六年了没啥大问题,我对这个品牌也多少有点了解,下面讲讲我个人认识。 第一个观点就是奇瑞渠道不如其它国产品牌,其它国产品牌,不论是长安也好,还是吉利,尤其是吉利,这些年一直在做的是什么,其实就是品牌买点塑造,收购沃尔沃,收购福特,他们能拿到技术融入自己生产的品牌车里面么?其实真正能融入自产技术里的东西真的太少,我们看到的更多元素其实都只是外形上比较多一点,真正内在技术基本没有,那他们花大价钱去收购干什么呢?无非就是给自己的东西贴点金,你有一个国际大品牌的广告,是不是更有说服力一点呢,着毫无疑问的不是么? 其次就是市场感知力不够,奇瑞醉心研究,就像一个书呆子,读死书,却忘记跟随市场,奇瑞曾经辉煌过,但就是在市场定位上跟不上市场主流,吉利,长城,长安都是在找市场空白点,打造主流价位和潮流车型,但奇瑞没跟上,在品牌塑造力上跟随他们找卖点,坚持自主研发,贴不了金,宣传上吃了亏,在动态上又一次落后,近些年在SUV市场基本被长安cs75,哈弗H6,吉利博越给瓜分大部分,常年霸榜,奇瑞呢,虽然跟进瑞虎系列,但一时落人一部,自然在想去插足抢市场已经很难了,在轿车系列,基本也是吉利和长安的天下。 最后就是口碑上,奇瑞最初做车就是买一堆零件来攒,后来渐渐做自研,毕竟技术不成熟,自然问题不少,最开始听到最多国产车问题,奇瑞口号是什么?奇瑞奇瑞,修车排队,口碑的先入观念,让大家多少有点心理芥蒂,但现在奇瑞的质量,在国产中,觉绝对不是拉夸的那一个,甚至比很多国产表现都要,比一些合资的都要好,就像我自己那款,现在去修理厂十个有就个都在说,自己也经常看到去多则几张车都是这个系列,少则一两张,修理厂都有点害怕,不是修理技术上的问题,是烦这个系列的车了。 总结一下吧,其实车评不过是车企们圈养的一群广告人,大家心里都明白,他们所谓试车,不过是把优点讲给你听,再讲一些不痛不痒的缺点,基本没谈到啥实质的问题,更多的是推荐。 至于奇瑞怎么样?或者说国产车怎么样?其实现在合资真的已经很难在说在什么层面压倒国产,很多人选合资,或许真的有不少一部分是有我范的那个原因,并且比重不小,都是好面子,但说实话,如果你开车是家用,真的国产不比合资差,且后续保养维修什么的都要比合资有优势,看自己选择吧。 车评人还是要收费的。车评中的所有好与不好都是收费项目,为什么能听到奇瑞不善于做营销,这也是原因之一!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的一个同事买了一辆奇瑞瑞虎7有五年了只加过玻璃水,和轮胎,其它什么都没有动,他说想换车,可是这辆车没有什么毛病,油耗又不高,又不舍得卖,现在老矛盾了,他说下次不买奇瑞了,开不坏。 奇瑞不喜欢为车评人提供经济基础,所以说黑奇瑞的比较多。奇瑞专心造车,为祖国创建品牌,为人民带来实惠。 66号经常评论奇瑞,并且是奇瑞的铁粉,后来混成了全网最穷车评人,直接转行到二手车了,主要还是评其他车可以充值,能混饭吃,不然这行没法干。 今天刷到2个帖子了,同样的命题,另一个是"为什么车评人很少碰吉利的车?",我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你瞎。你是没看过车评还是不知道在哪看?网上那么多评各种车子的车评,你选择性不看这两个品牌?搞这种吸引话题并且毫无意义的问答,纯属浪费大家时间也秀你的智商下限,好好想好想个问题吧,大家一起讨论,实在不知道问啥就多看别人的帖子,少发这种挑口水的帖子吧。 他们为啥不碰奇瑞我不知道,但是我自己知道用车的感受。 不是我黑哈弗啊,这些都是国产车,而我是坚决不会买所谓的进口和合资车,毕竟这些品牌是自己国家的,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作为大人你不疼自己孩子,难道就指望外人去疼他吗?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我在2015年买了哈弗H6。当时这车非常火,在乌鲁木齐不但需要定车等一两个月,还要加一千块钱的运费才卖。据我所知,所有大品牌一般都执行到岸价,所谓的运费,只不过是他们为了多赚钱的一个手段。于是一气之下托保定的朋友从厂里直接提的车,比乌鲁木齐省下来7000元。 说实话从买回来就有点后悔,因为1.5T发动机实在不敢恭维。凑合开了三年,到后来跟蜗牛似的,一到夏天开着空调再爬坡,能把人急死。于是2019年初卖了。(车号新AX7601) 从上述图片可以看出来,我不是专业黑谁,也没有为谁打广告。 车卖了之后,听说奇瑞瑞虎八很不错,特别是1.6T的发动机动力很强。反正这车又不贵,最低配的指导价11.99万,找关系托熟人的省了一万块钱,还免费给一年保险,他们撺掇着又办了五万元的贷款,并且不但没有利息,连手续费都没要,GPS的几百块钱也没收,让我挺满意的。 开了一年多,觉得这个车空间和油耗以及发动机表现都挺不错。特别是这么大的车,高速上只需要七个油就够了,如果走国道,则更省。市里面没有具体注意过,估计应该不会低于十个油。 前几天感觉到发动机有点异响,到4s店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也许是哪里松了需要修理吧。反正这么便宜的车也没必要再去折腾,又通过中介卖了7.6万。当时表显3.2万公里,将近两年,感觉还挺满意这个价格。 我不在乎所谓的虚荣,跟客户谈合作讲究的是信用,只有那些虚荣心强的人才在乎你开什么车,才会以貌取人。 反正我觉得三到五年换一辆新车,既省去了诸如年检和修车的麻烦,也不用考虑所谓的质保。被4s店绑定好几年,没那个必要。我本人以前就是经营机油的,几十块钱一壶的油到他们那里起码一两百,换个机油几年多花的钱也够某些小问题的修理费了。再说了,咱们也都明白售后质保的套路,能推就推,能赖就赖,真出了什么事,你也不一定能享受到他们承诺的服务。 评论车这事得给钱,杀人放火的事有人干啊。亏本的买卖没人做。要么你给我给钱,我给你夸你这个车。要么我骂一顿你的车,然后你给我钱我就不骂了。但是奇瑞这两件事儿都不干,所以车评人一般不碰奇瑞的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