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防疫形势突变,很多人感到无所适从。 不少网友表示:"有点感动,又有点不敢动,感觉刚从ICU拉出来,直接就要进KTV了!" 变化确实太大,和前不久一马当先的石家庄一样,很多地方全民免费核酸点一夜之间消失,出行不再查看核酸证明,有些地方连场所码都不用看,全面放开的信号越来越强烈了…… 全面解封后,大家内心真的很忐忑。 一、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后,我们还安全吗? 3年来,我们举全国之力抗疫,用全民核酸检测这张大网,大海捞针,一次次将阳性病例从我们身边捞走,最大程度遏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染,付出的代价很大,也保护了大家的健康。 如今,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染性实在太强,已经防不胜防,过去的办法已经不适用了,因此,才有今天的调整。 以前提到新冠肺炎疫情,我们闻之色变,如今的奥密克戎毒株和初期的原始毒株相比,更温和,致病力明显减弱,导致肺炎等危重症的比例以及住院率和病死率,比流感还低。 最近各地的数据也显示,阳性病例九成以上为无症状感染者,重症、危重症病例极少,无死亡病例。 正因如此,这段时间,不少专家正在吹风,探讨是否将其从"乙类甲管"降级为"乙类乙级或丙级管理"。 总体上说,我们对病毒的认识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防疫措施也与时俱进了,正因为病毒没那么可怕了,才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换一句话说,对大多数人来说,即使阳了,也就和感冒一场差不多,大家对症下药,一般一周左右就能恢复正常,甚至很多人无需用药,多喝水、注意休息就能自愈。 为了消除大家的恐惧,最近媒体还让不少感染者现身说法,讲述自己感染后的症状,治疗过程和恢复情况,还专门讲了之前大家最担忧的"后遗症"问题。 有一位刚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的老年患者,今年4月在上海疫情时感染后,一个月内也全面恢复了…… 连大手术的患者,都没有危及生命,一般健康人感染,情况不会太糟。当然,可能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老人和孩子,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所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也就是说,从ICU出来是应该的,大部分人一出来,就具备直接进KTV的条件了,还慌个啥呢? 过一段时间,我们或许就会和国际同步,像世界杯看台上的人们一样,又能接着奏乐接着舞了。 二、万一感染了怎么办? 这个问题,最近专家们也一直都在回答。万小刀简单翻译一下: 1、无症状。即使感染了,90%都是无症状患者,你可能没啥感觉,既然没有异常可能就直接被忽略了。 2、有症状。如果出现症状,一般会出现乏力、咽痛、咽干、咳嗽、上呼吸道症状、腹泻、味觉障碍、嗅觉障碍等。 这时候,最好是去做个核酸检测,确认一下是感冒还是新冠肺炎,进行区别对待。 如果检测出来是阳性,该与社区等部门报备的,还是要报备。一般可以居家隔离,遵照《新冠肺炎疫情居家健康监测指南》《新冠肺炎疫情居家隔离指南》去做就是。有些地方还发放了防疫明白卡,按照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大部分有症状的,如果症状不发作,无需用药。如果发烧、咳嗽等,对症下药,吃一些解热镇痛和缓解上呼吸道症状的药物,一般一周左右就能好。 3、症状比较重或自身情况比较特殊,就应该及时就医。 主要是没有接种过新冠疫苗的、60岁以上老人、以及有糖尿病、尿毒症、高血压等基础病的患者,如果出现类似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接受治疗,切不可掉以轻心。 而且,关于这一块,国家这段时间已有部署。如果出现重症、危重症,各地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要严格落实相关抢救制度。 因此,万小刀觉得家里有这样一些特殊情况人员的,应该加强日常的检测,一旦有感染或症状,要及时与有关防疫机构报备,并按要求就医。 也希望有关部门,将相关政策进一步明朗化,畅通这条生命通道,让更多的人继续得到周全的保护。 三、我们个人该怎么做?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味着抗疫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事,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做好防疫准备。 最好的防疫措施,当然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加强锻炼,注重营养,保证合理休息。 大V胡锡进也表示,自己做好了近期被感染的准备,因此,决定增强营养,加强锻炼,标配是每天300个俯卧撑…… 每天300个俯卧撑,你学废了吗? 当然,不说也知道,最近大家都涌入药店"抢药""囤药"。按照专家指导,合理备一点药也是必要的,但无需过多,医药物资都有保质期,用不上就浪费了。 从举全国之力抗疫,转变成举全民之力抗疫,这不是"躺平",而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因此,每一个人都应该承担起对自己身体负责的这份责任,才对得起我们过去的3年。 抗疫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走过,这个冬天,对我们仍是一场考验。 也许对个人来说是一场小考,但对整个社会是一场大考。我们必须做足考前准备,每一个个人通关了,整个社会才能通关,3年抗疫才能迎来彻底的、全面的胜利。 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老人和小孩,来年春暖花开一定会很美! 本文作者:万小刀,写明星、写八卦,有凭有据;形象正、影子斜,皆由自取,欢迎关注@万小刀头条号 #头条群星9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