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隙性脑梗死也叫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主要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支动脉,常见的发病部位有壳核、尾状核、内囊、丘脑及脑桥等。 二. 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主要为高血压引起的脑部小动脉玻璃样变、动脉硬化性病变及纤维样坏死等。 三.在生活中由哪些因素诱发呢? 1生活因素 肥胖、缺乏运动、酗酒、吸烟、滥用精神类药物等。 2.基础疾病 高血压:为最主要因素,易引起血管脆性增加。所以要把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高血脂: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风险。所以高脂血症病人要降脂治疗。 糖尿病:可导致小血管炎症。所以血糖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睡眠呼吸暂停症状:加重血管壁病变。所以平时打呼噜的病人要去做睡眠监测。 ●心血管疾病:心衰,瓣膜感染,心律不齐等。 四.临床表现:多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长期高血压史,急性起病,一般无头痛,也无意识障碍,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多数表现为腔隙性脑梗塞,症状归纳为21种综合征。 常见4种: 1.纯运动性轻偏瘫: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病变部位在内囊、放射冠、或脑桥等处。 2.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20%表现为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病变对侧面瘫、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病变常位于脑桥基底部或内囊。 3.纯感觉性卒中:表现为偏身感觉障碍,病变位于丘脑腹后外侧核。 4.共济失调性轻偏瘫:表现为轻偏瘫,合并有瘫痪侧肢体共济失调,常下肢重于上肢,病变多位于脑桥基底部、内囊、或皮质下白质。 五.主要辅助检查:头CT,MRI,DWI对诊断更有帮助 六.治疗:同脑梗死治疗。时间允许无禁忌症需静脉溶栓,抗血小板,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感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