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善终,怎样善终?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忌讳,就是忌讳一个死字。我们民间,人死了,说是老了。人们都喜欢生气蓬勃,不喜欢死气沉沉。但是,死是必然的。生老病死,是客观规律。生,是偶然,懵懵懂懂,不得不来。死,是必然,不得不去。黄泉路上,不分老少,不分贫富,一律前行。在这个问题上,是公平的。
怎样对待死?怎样善终?研究的人不太多。正月贴春联,写的都是吉祥话,横披有不少,更是画龙点晴,什么"吉星高照""五福临门"等等。有次,我的一个朋友问我什么是五福?我说讲法蛮多,通常说法,五福一一是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对前面的四福,研究的人很多,也很深入丶全面。但对如何对待死亡?如何善终?研究的人不多。现在,我就自报冷门,研究这个问题。
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说:"为人民利益而死的重于泰山,为压迫人民剥削人民的人去死的轻于鸿毛。"毛泽东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雷锋说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就是我们革命者建设者的生死观。
古人认为,"活到天年,无疾而终",就是善终。天年就是二个甲子,一百二十岁。人活到尽可能长的寿年,没有疾病痛苦的困扰,自自然然地老去,就是善终,我深以为然。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活到天年,指的是生命的长度。我们中国人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历史,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一个周期为一个甲子,六十年。活到六十岁,可以称为弄到一个寿字了。六十岁以上去世的可写享寿多少岁。不到六十去世的,只能写享年多少岁。
人的理想寿命应该是一百二十岁,两个甲子。活到理想寿命的50%,六十岁,称为花甲。活到理想寿命的60%是七十二岁,七十岁称为古稀。活到理想寿命的70%是八十四岁。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已去"。73,84是老年人的两道坎。孔子丶孟子也没能越过。活到理想寿命的80%是九十六岁,高寿了,八十,九十称为耄耋之年。活到理想寿命的90%是一百零八岁,称之为"茶寿"。茶字,上面二十,下面八十八,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活到天年,就是一百二十岁。
人究竟能够活到多大年龄?据说唐朝的药物学家孙思邈,民间称之为药王菩萨,活到一百四十一岁。我国现在平均寿命是七十六岁。日本平均寿命是八十岁。名人中寿年长的也有不少。钱学森、季羡林九十八岁。袁隆平九十一岁。张学良丶宋美龄都超过了百岁。据说,人的年龄应该是成熟期5一7倍,120岁左右。
人的寿命与遗传因素丶自然环境丶社会环境丶医疗条伴以及自我习惯性格相关联。
善终的第二层意思,"无疾而终",我以为主要是指生命的质量,自然消亡,没有痛苦,没有遗憾,没有牵挂。"
人的死亡,可分为自然死亡和意外死亡两种。意外死亡包括天灾(地震丶水灾丶泥石流丶风灾瘟疫等)人祸(战争丶交通事故丶凶杀丶意外死亡丶自杀等)。这里我只研究自然死亡。
自然死亡,一种是病死,一种是老死。病死,特别是癌症丶心脑血管疾病,致死率高,非常痛苦。有关资料说,癌痛是疼痛级别最高的痛。据说比生崽还痛。我的结发妻是患胆管癌去世的,她意志坚强,从未唤痛。一痛起来,就往操坪走。或者要我为之注射杜冷丁。开始是一天一针,后头是一天三针。痛苦之状,难以言表。她曾对我说,千万莫得癌病,痛起来真是要命。
我还听说我的一位朋友,是病死的,我也不知道是什么病,据说死前非常痛苦,从床上滚到地上,又从地上抬到床上。死前曾喊着儿子的乳名,某伢孑,你俩兄弟把我抬到河里算了……非常惨痛。死前一定要没有痛苦,不受如此折磨。
善终,就是要无痛苦丶无遗憾丶无牵挂,像睡觉一样,长眠不起,离开人世。
无痛苦,就是要不生病,特别不要生癌病等绝症。
无遗憾,就是要不后悔,该吃的吃了,该穿的穿了,该游的游了,该做的做了,该担的担孑担了,该尽的义务尽了。一句话归总,该享受的享受了,该奉献的奉献了,死而无憾。
无牵挂,人到老来,对家人丶家族丶亲戚丶朋友丶左邻右舍,该讲的讲了,该交代的交代了,该嘱咐的嘱咐了,遗嘱写了,公证了,应该说是无牵挂了。
最近我做了一个调查,就是调查最近十二年,我们小区死了多少人?死因是什么?寿年有多长?调查结果如下:我们小区住户90户,最近十二年,修路通车后,死了26人,因车祸死了5个,自尽的1个,患癌死亡的7个,不满六十岁的3个,六十岁以上的23个。死前无痛苦的2个。我就说说其中的一个,可算是善终的。她的名号匡晚奶,享寿90髙龄,去世那天早晨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个鸡蛋,洗漱干净后,跟她的儿媳说,抽屉的银子是跟我含牙的,还有些钱是留給你的。其时,她媳妇还骂她,你不得死呢,不要这样讲。等了一个小时后,匡晚奶果然死了。死前交代得清清楚楚,没有半点痛苦,真是前世修得好。
我的表文二00五年去世,寿70岁,八月十五吃月饼,八月十六早晨去世。去发信时,有人还不信,昨天吃月饼还好好的,今天怎么……
我晚年给自己定下了九字目标,就是活得好,老得慢,走得快。怎样善终呢?我想从两方面努力,一是"防",二是"养"。
先说"防"。防重于治,防患于未然。防天防地防坏人,防跌防伤防意外。碰到了地震丶洪水丶地石流丶火灾丶风灾丶雷暴丶冰雹丶新冠疫情等,怎么办?多学习有关知识,加强演练,遵守有关规定,少聚集,少出门,莫扎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平时行动宜慢不赶急,起床慢,走路慢,吃饭喝水慢,说话慢,做事慢,做什么都要把安全放第一。有句话说得好:"安全大于天,出门看两边""不怕一万,只怕万一"。此外,防病防癌防意外,管住病从口入关,把病菌丶致癌因子挡在身外。提高警惕,防止意外。将意外死亡的机率降到零。
再说养,科学养生,科学养老。养身在动,养心在静。动静结合,劳逸结合,体脑结合,让手丶脚丶脑袋动起来。但注意不可过劳过度,适量适当适度最好。饮食有节,起居有时,规律作息。物熟始食,水沸始饮。多食果蔬,少食肉类,多食五谷杂粮,少食山珍海味。头部宜冷,足部宜热。文明精神,野蛮体魄。知足常乐,无求常安。热爱生活,心态乐观。心存善念,笑挂脸上。追求真善美,反对假丑恶。老来寻事做,多多找快乐。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吃喝拉撒,购物娱乐,唱歌打喊,吃喝玩乐,老来潇洒,老来快乐,生活有目标,有追求,活一天,乐一天,既追求生命的长度,更追求生命的宽度丶高度。
活到天年,无疾而终。友友们,让我们一起努力,人人做到五福齐全,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