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是毛主席的原配,解放后毛主席特意叮嘱一定要将她写进族谱
"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运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主席在《中国新妇女》中的提词。这本书,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本彰显女性主义的书籍。
纵观主席一生,从开始在报纸上刊登关于废除封建、妇女解放等文章,到后来参加的各项妇女解放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婚姻法》 。主席一生都在提倡着"妇女能顶半边天" 的思想,甚至为此作诗《四言诗·妇女解放》。(妇女解放,突起异军,两万万众,奋发为雄。
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以此制敌,何敌不倾。
到之之法,艰苦斗争,世无难事,有志竟成。
有妇人焉,如旱望云,此编之作,伫看风行。)
主席为何如此重视妇女权利,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主席的发妻罗一秀 。
主席发妻罗氏
主席与杨开慧 的爱情故事被每个人所熟知。
在主席离乡前往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有自己的老师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相识。两人很快就陷入爱情,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要媒妁之言 ,这一句承诺成为二人自由恋爱的最高体现。作为主席一生最爱的女人,主席在二人婚后第二年就为其写了一首《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皆灰烬,剩有离人影。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而杨开慧的牺牲也是主席终身难忘的痛楚。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杨开慧就是主席的发妻的时候。
主席的外孙女孔冬梅,在《翻开我家的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一书中却写到"她是外公家庭中最不为人知的一位成员。然而,这又是一个不可以被历史忽略、被后人遗忘的成员,她,就是外公的原配罗氏。"
这时人们才知道,主席的发妻原来另有其人,但也有人认为是孔冬梅不喜欢杨开慧才杜撰出 这样一个人物。
但随着《韶山毛氏族谱·世系表》中内容的公开,人们看到记载着的"原配罗氏,清光绪十五年己丑九月二十六丑时生,宣统二年庚戌正月初二寅时殁,葬韶山南岸土地冲楠竹,酉山卯向。"才愿意相信,主席的原配就是这位神秘的罗氏。
那为什么主席与罗氏的故事鲜为人知?这背后又有什么故事?
想要知道这些,我们就要回到主席小的时候。
毛主席
1893年,主席出生于湖南韶山冲小山村里,在这个充满封建气息的小山村里,主席一家成就是那个年代农村家庭的真实写照。
父亲毛顺生,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早年当过几年兵赚了些钱,回家后就买了地。凭借自己灵活的头脑,随后几年也赚了不少钱,是地地道道的富农。
母亲文七妹则是当时环境下,妇女最真实的写照。每天需要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没有地位、没有话语。妇女要遵守三从四德,要当好一个传宗接代的"工具" 。(主席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家庭"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年轻的时候,因为负债过多而只好去当兵。他当了好多年的兵。后来,他回到我出生的村子,做小生意和别的营生,克勤克俭,攒积下一点钱,买回了他的地。
这时我家有十五亩田地,成了中农,靠此每年可以收六十担谷。一家五口一年共吃三十五担——即每人七担左右——这样每年还有二十五担剩余。我的父亲利用这些剩余,又积蓄了一点资本,后来又买了七亩地,这样我家就有富农的地位了。那时候我家每年可以收八十四担谷。")
主席是家中的第三个儿子,但是两个哥哥早已夭折。可能是因为已经失去了两个儿子,毛顺生并不希望自己儿子有多么出席,只希望他能老老实实接班就行,娶妻生子,给自己多生几个乖孙子。
主席韶山故居
在主席六岁的时候,除了每日放牛劈柴,去私塾学习也成为了日常。从小主席对知识的渴望就超乎常人,《三国演义》、《盛世危言》 都是主席最喜爱的书籍。在一众同龄人中,主席是唯一一个想要打破封建思想的。
当时村里有一位从外回来的读书人,但没有人会向他请教。因为他口中说的什么科学思想,在村民眼里都是歪门邪道。但主席却十分喜欢去这位先生那里,那些世界外的传言、各种先进思想彻底改变了主席。
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席对自身处于的封建社会越来越厌烦。与家中思想封建的父亲,也逐渐起了冲突。私塾的先生想让主席专心读书考取功名,毛顺生却说"我们是农民家,他不需要多出色,只要能记好账不出错,会给亲戚写信就足够。" 矛盾越来越大的父子俩终究起了冲突,十三岁的主席便休学在家。
自此每日的生活就是完成父亲交代的工作,然后找个清闲的地方读书。
(在主席后来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中说到"他是一个严格的监工,看不得我闲着;如果没有帐要记,就叫我去做农活。他性情暴躁,常常打我和两个弟弟。")
在后来一次聚餐中父子之间的矛盾爆发到顶点,父亲邀请好友在家中聚餐,主席则在房中读书,没有出门拜见各位来客。毛顺生见状就准备把主席的书全部烧掉,主席为了保护自己的爱书,也跑到一口井边"你要烧书,我便跳井。" 见两人谁也不肯让步,母亲毛式赶紧出面打了圆场,在母亲的调解下两人才就此作罢。
(斯诺文中写道"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与儿子争吵过后的毛顺生越想越气,与妻子商量后,决定给儿子某个婚事。让儿媳好好管教一下儿子,而且说不定结婚后,儿子那整天念叨的邪门歪道他也就无暇顾及了。
罗一秀
封建时期的婚姻,一直都是由父母操办,当事人没有自己决定的权力,有些人甚至在婚前都没有见过自己另一半。尤其是当年的人们喜欢亲上加亲,在考虑子女婚配时候,优先考虑的都是远房亲戚。主席当然也不可能答应,从小接受先进思想的主席,渴望着自由的恋爱,他期待的是两情相悦。也就是这时,主席对封建制度下的包办婚姻、童养媳等行为,都表现出厌恶。
但迫于父母以及当时社会的压力主席最终选择接受,迎娶了这位比自己打四岁的妻子,罗一秀。罗一秀是韶山杨林人,其祖母是主席祖父的堂妹。在封建时期,父母最喜欢的就是这种亲上加亲的选择。
虽然主席十分不愿意接受这段婚姻,但无论怎样主席都对这位妻子提不来气。主席自己也想过,如果不是自己从小就接受了那些先进的知识,罗氏真的是一位很优秀的妻子。罗氏和当时大部分妇女一样,从小学习女德,对自己的丈夫百依百顺。
在家住罗氏主动承担了家中绝大多数工作,并且毫无怨言,在两人的生活中,虽然主席与罗氏从未进行过多交集,但罗氏依旧认真照顾主席起居,并且十分支持主席读书。罗氏的所作所为都被主席看着眼中,主席在罗氏身上看到了母亲、以及众多妇女的影子,主席只觉得可怜。
虽然罗氏是自己明媒正娶的妻子,但主席一直都把罗氏当成自己的姐姐。 生活中十分照顾罗氏,两人之间也十分礼貌。主席虽然在生活中把罗氏当做自己的姐姐,但在外人面前都会给足罗氏面子。每逢收获和过年的时候,主席都会以女婿的身份来到自己丈人家中,帮忙秋收和干一些农活。就这样,两人过上了让外人无法理解的生活方式,生活中两人几乎没有交流,而在外主席却十分顾及罗氏感受......
(主席曾在采访中这样说到"我父亲在我十几岁时,给我寻了一位二十岁的妻子。我从来没有喜欢过她,也没有把她当成过我的妻子。")
虽然两人的夫妻关系止步,但日子却一天一天过去。直到1910年,本该是阖家欢乐的新年,但在大年初二罗氏患上了细菌性痢疾 。很快罗氏就去世了,这件事对年仅17岁的主席来说,就像心脏被种种敲打了一下。虽然两人没有过实际的夫妻生活,但这三年里罗氏的所作所为自己都看在眼里。主席认为罗氏是可怜的,她在这个年代里遇到了错误的人,如果她嫁给别人或许会幸福,或许在人们能自由选择爱情的年代,两人如果不是通过父母强求,自己可能会喜欢上她吧。
罗氏被葬在苍松翠竹的山冲上,这里绿树环绕碧水作伴,主席对着墓碑也是久久不语。
经历如此打击的主席,也决定要离开家乡韶山,前往更广阔的的地方学习,借此寻找改变这一切的可能。临走时主席通过改编日本诗词,留下了这首众人传唱的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罗氏去世后,主席一直觉得自己愧对于罗家。于是不管何时,主席都对罗家十分照顾。
1925年,主席已经同杨开慧结为夫妻拥有了两个儿子,但二人并未操办婚礼。年初的时候,主席带着家眷回到了韶山。回家的理由明面上是养病,但实际主席是想鼓动韶山民众,发动农民运动。
杨开慧与两个儿子
主席这次也专门拜访了自己的老丈人罗鹤楼 ,虽然主席与罗氏没有夫妻之实,但主席一直把罗家当成自己的亲家,这次前来主席专门带上杨开慧。
罗鹤楼见到主席带来一位女子,便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本来还有些许生气的罗鹤楼却被主席的真诚打动,主席向罗鹤楼坦白了一切,说出了对罗氏的感情,对封建的厌恶,对未来的渴望,这些都深深打动了罗鹤楼的内心。
经过这次交谈,罗鹤楼以及罗家全体都十分支持主席的想法,尤其是罗氏的堂弟罗石泉,更是决定追随主席的步伐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41年,主席的家人们准备重新撰写家族族谱,在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席特意书信联系家人,要求把罗一秀的名字纳入其中,并且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毛岸龙,过继到罗氏名下。可能这是主席唯一能为罗氏做的,她出生在一个可怜的时代,是个可怜的女人。
毛式祖祠
国共内战时,罗石泉作为我党地下成员被国民军捕获 。在监狱里受尽折磨的罗石泉出狱时,已经被折磨得满头白发。主席得知情况后,立刻派人送去粮食和钱财。
1950年,主席委派儿子毛岸英回韶山探亲的时候,还特意嘱咐毛岸英要去拜访一下自己的舅舅罗石泉。
毛主席与儿子毛岸英
建国后,主席的众多朋友都向主席来信,信的内容大多数都是没钱借钱,或者是想要求个在北京的工作。主席便对身边的卫士说"以后这些信你先把我筛选一下,要钱的从我工资里拿,要来北京的一律回绝。"然而主席的坚持,却因为罗石泉的一封信打破。罗石泉在信中写道,想要见见首都,这是自己这辈子最后的愿望。
见到罗石泉的信主席同意了,这是主席唯一一次打破自己的承诺 。在罗石泉到京后,主席亲自与其游玩中南海,并且全部消费都是用自己的工资。
北京中南海
纵观主席一生中,有两位妻子都对其性格、理想做出了重要改变。这两位虽都命运坎坷,但却鲜活地体现出了当时社会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
罗氏是封建民俗下,男尊女卑、包办婚姻下的可怜女子。
杨开慧是封建民俗中,用于追求改变,不被落后思想束缚的新时代女性。
主席便是在二人的影响下,一直投身妇女解放事业。
在主席与一众先烈的努力,才造就了旧思想的破除。
参考文献: 海外网:《影响毛泽东一生的六位女性:神秘青梅竹马是谁?》 央视网:《伟人毛泽东家史家事展览:包办原配鲜为人知 》 孔冬梅:《翻开我家的老影集—我心中的外公毛泽东》 埃德加.斯诺:《毛泽东的少年时代》
创历史!中国男单选手吴易昺首进ATP巡回赛决赛北京时间2月12日,中国网球男单选手吴易昺21逆转战胜美国选手弗里茨,挺进ATP250达拉斯站决赛。凭借本场胜利,吴易昺成为历史上首位闯入ATP巡回赛(由职业网球联合会组织的世界性
海南新增18家铜宿级乡村民宿海南日报记者刘晓惠通讯员李艺娜日前,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发布消息,三亚西岛珊瑚花民宿等18家乡村民宿评定为铜宿级乡村民宿,进一步推动民宿业的标准化建设。截至目前,我省共有总计
(体育)篮球NBA常规赛勇士不敌湖人当日,在20222023赛季NBA常规赛中,金州勇士队主场以103比109不敌洛杉矶湖人队。2月11日,勇士队球员迪温琴佐(前)在比赛中带球突破。新华社发(董旭东摄)2月11日,湖
WTT常规挑战赛安曼站国乒收获三冠新华社安曼2月12日电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常规挑战赛安曼站12日在约旦首都安曼收官。中国队夺得男单男双和混双三项冠军,其中林诗栋加冕男单混双双冠王。林诗栋在男单决赛中的对
放学回家,女儿点名要吃的菜简单快手!这道黄瓜胡萝卜木耳炒鸡蛋啊!营养!美味!太太太下饭!!孩子每天点名吃的家常菜,快试快试哇!!食材黄瓜半根鸡蛋2个胡萝一根木耳1把做法1黄瓜胡萝卜切片,木耳洗净去蒂。2鸡蛋
孕妇厕所产子婴儿左腿被卡便池孕妇厕所产子已经不是稀奇事了,但2月12日在广西玉林,孕妇不小心把孩子产在厕所里,令人揪心的是婴儿的腿被卡在便池里了。婴儿在便池内卡着啼哭不止,消防员叔叔小心翼翼的,经过50分钟的
睡觉才是最好的补药,一个方子,清心火,滋心阴,让你速睡不失眠大家好,我是沈医生,前阵子有个邻居问我有没有养生保健的好方法,或者推荐点补药补一补我问他怎么了,他说最近感觉有点虚,容易心慌,心里烦,反正身上就不舒服,所以想补一补,我看他精神差,
亲测有效,只需一招让婆婆甘心带娃政策放开,现在生娃自由,前段时间又有消息传出来8090后要延迟退休。鼓励生育,对我们普通人来说不起作用,压在生育面前的两座大山,相比于生的难点,我们更为难的是谁看娃,教育先往后放放
孕妈蹲坑险些流产!医生指责这么大月份了,还不注意最近,孕9个月的安娜在公司的蹲厕如厕的时候发生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大腹便便的安娜在孕晚期常常有便秘的感觉,因此这天在上厕所方便时,多蹲了一段时间。十几分钟过去了,方便完的安娜站起来时
10岁女儿最终身高只有1米5,杭州妈妈难以接受!医生想长高要记住这个秘诀来源钱江晚报最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生长发育门诊的小患者明显增多,从早到晚挤满了人。孩子的身高问题始终是家长们牵挂的事,诊室里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骨骺快要闭合,如果不治疗干预,
甘蔗是水果还是蔬菜甘蔗吃起来清甜可口,水分充足,营养丰富,是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水果,很多人都会吃甘蔗。甘蔗在食物的性质上来讲,它是一种水果,可以直接削皮吃,也可以煮水喝等,味道都是很不错的。甘蔗是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