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迎来好消息,房价会有惊喜?
2022年的前三季度已经结束了,各项数据好像都达不到预期的水平,2022年GDP的目标为5.5%,根据前两季度的数据来看GDP增速仅有2.5%,特别是第2季度的GDP增速仅有0.4%,第3季度的数据还没有公布出来,有专家预测GDP增速为3.68%,首席经济学家预测2022年的GDP增速为3.47%,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年初定下的目标了。
老百姓的就业情况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刚毕业出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初中、中专、大专、大学都面临着就业困难的局面,根据数据显示16周岁至24周岁,失业率达到了19.9%,这个数据是创下了历年来的新高。
说个最真实的例子,25~59周岁的人群,他们的失业率整体的数据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但是很多人都是挂靠公司或者是被降薪,国庆的时候有个老表注册了代驾平台、跑车平台,结果国庆都过完了审核还没有通过,通过背后的人了解到才发现现在注册的人数量太多了,审核时间长,而且是不是审核通过又是另外一码事了,毕竟大家都想多挣一点钱,维护现在整体的生活周转。
各项数据都的情况下房地产的数据当然也并不是特别的好,进入到2022年以来,为了推动楼市回暖从发放购房补贴到现在的取消限购限贷限价、降低首付比例、下调贷款利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减免税费、返还个人所得税等众多中央以及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根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至9月重点房企销售幅度连续4个月收窄,呈现了极为微弱的复苏,但是这个复苏老百姓也觉得是"虚火"。6月份的时候放开楼市政策确实是蹦了一下,但是就没有了
2022年1月至9月,销售额破千亿的房企仅有15家,对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2家;销售额突破百亿的房企有100家,相比去年减少了48家。全国top10房企的门槛仅有1,432亿,相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7.7%,top100的房企门槛更是降到了106.5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3.6%。
根据1月至8月份的数据显示,不管是成交面积还是成交金额,对比去年同期降幅,基本上都是在30%左右。众多购房者都保持观望的状态,毕竟现在整个房地产都不景气,买了房万一价格下跌10% 20%甚至是30%的时候,那不就是血亏了。
楼市将来"好消息",楼市将来"好消息",房价也许会有惊喜!买房的人要留意了。
1、商品房的库存量持续的增加,整个房地产市场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抢房的时代已经面临结束了。
根据易居研究院公开的数据显示,全国百城新建商品房待销售面积达到了6.2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7个月,创下了2016年去库存以来最高的记录。广义库存量也还在不断得攀升,如今数量已经达到了38.8亿平方米,未来2~3年不再拿土地建,新房子都没办法销售如此之多的库存量。有两座城市去库存周期是最长的防城港和肇庆都达到了10年以上,有个关键要素是,肇庆还是属于珠三角地域,是属于粤港澳大湾区,那么多的房产又有谁去消化?
不仅是新房,二手房也出现了大幅度的挂盘销售,据数据显示全国60座重点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达到350万套,根据数据显示,杭州、重庆、天津、成都、沈阳、南京、济南、武汉、西安、苏州、佛山等多个城市二手房,挂牌量已经超过了10万套,其中重庆的二手房挂牌量更是突破了20万套。二手房是最能反映出市场的真实性的,现在提到这么多重点城市的挂牌量都这么多,周期不断地被拉长。
房子卖不出去完全是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一方面国内的老百姓不缺房子,另外一方面老百姓的投资方向似乎都转变了。
根据央行公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已经达到了96%,附近1.5套拥有两套住房的家庭占比31%,拥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家庭占比10.5%,如今我国的人均住房面积已经超过了40平米远超发达国家国内的整个市场的需求度在不断地下降。
简单的看城镇化率就明白了,1998年国内的城镇化率为33.6%,现如今城镇化率已经来到65%,城市化率进程开始放缓,根据最新调研的数据出来,已经跌破了1%,意味着从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人越来越少,自然而然对于住房的需求量也会少。有个网友调侃道,身边认识拥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人比没有房子的人还要多,当然网友认识的人群圈子相对来说是比较富有的,另外拥有两套住房的人还真不少。
投资方向已经发生改变,过去20多年谁不知道投资房地产是稳赚不赔的,1998年全国平均房价不足2000元每平米,现在全国平均房价已经突破万元每平米,平均房价涨幅达到了560%。房地产最疯狂的时候是2016年房地产投资比例高达85%,2017年房地产投资比例75%,2020年房地产投资比例已经不足40%,2021年下半年主要都是以刚需购房者为主,投资比例已经下降到都根本没人统计了。
房地产已经不是最佳的投资理财产品了,也许他们把目光瞄准了股票基金、厂房、工业、新基建等各领域的方向发展。
2、三道红线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了,房地产企业的资金压力变得越来越大。
2022年8月份,央行银保监等房地产主管部门联合召开房地产座谈会议,主要是针对房地产企业融资贷款等相关问题。
三道红线,针对房地产企业剔除预收款后净资产负债大于70%;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一倍。踩一条红线有息,负债总额上涨不能超过10%;踩两条红线有息,负债总额上涨不能超过5%;踩三道红线有息,负债总额不能上涨;即便没有踩红线的企业有息负债总额上涨不能超过15%,要求房地产企业在2023年6月份前回归到规定的范围内。
两道红线,针对银行业,2021年1月1日,央行和银保监联合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集中贷款管理制度的通知》限制了房地产企业以及个人贷款上限比例。特别是对于违规资金流入房地产进行重点打击。
如今2022年都已经进入到第4季度了,距离明年的6月底,也仅剩下大半年的时间,如果没有降到三道红线内,对金融大幅度的限制。
在未来的大半年时间,房价也许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毕竟房地产企业如果不降价很难,把房子卖出去回笼资金的事情那更难说了。2023年第二季度才是房地产企业最拼命回笼资金的时候吧!当然为了有足够的时间回笼资金,第1季度就开始进攻了。
这两个好消息,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那是真香了,毕竟价格更便宜,利息更低,买到更漂亮的房子。
最简单一招控制好妊糖并迅速恢复产后体重我是二胎27周糖耐筛查时确诊的妊娠糖尿病,口服葡萄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值都超标了。从此我就开始只能挂妊糖专科,且开始每天扎手指,测血糖的孕期生活。现在想想,我一胎血糖是正常的,平时
电脑CPU处理器该怎么选择,i5i7和i9对比,值得收藏说到CPU,大家应该都很熟悉。那么,真正决定CPU性能的因素你们知道几个?Corei9是Intel迄今为止最快的消费级处理器。多达24核的CPU为电脑发烧友和注重生产力的超级用户所
人可以无知不可以无畏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超出人们的认知!人们归为迷信,或为玄学。在没有遇到我所经历的事情以前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天不怕地不怕。一个二货属性这么一个人!直到我是一名餐饮工作者!在
分享我的周末自制晚餐二无美颜无滤镜苹果原相机鲫鱼豆腐汤我公公喜欢钓鱼,钓了很多小鲤鱼回来。鲫鱼先洗净用厨房纸吸干表面水分,防止煎的时候油到处乱溅。鱼先煎一下,烧出来的鱼汤会比较白。爆炒鱿鱼别人都说鱿鱼要
买飞天茅台,赠送两个小酒杯有啥讲究?行家可不只是用来喝酒的2022年12月份,茅台发布公告预计投资155亿,解决茅台现在紧俏的局面,预计一年将新增4000万瓶茅台酒。这是不是就意味着茅台会走向平民化?消息跟计划虽然出来了,但是实施还需要时
幽默为啥在KTV里没有人喝白酒!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去KTV唱歌,和小伙伴们联络感情,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情吧?不过细心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在KTV一般是没有人喝白酒的,这是为什么呢?哈哈哈,感觉网友们好像知道这
浅析女人生育的年龄段都说女性只要不到更年期,都具备生孩子的条件。可事实上,生孩子需要考量的因素很多,并非能生与不能生这一件事。女人生孩子最佳年龄一般是23岁到35岁之间,生孩子年龄过小心理或者是身体方
商鞅变法强秦,然而因诬陷身死族灭,为何后世秦君不给他平反?众所周知,秦国在战国中后期是诸侯列国中国力军事经济最为强大,且最为富强的诸侯,即便同为战国七雄的赵楚齐魏燕韩关东六大诸侯距离秦国也有很大一段差距,为此延续到秦王嬴政时期,秦国最终以
神秘莆田人,是怎么发家致富的?提起莆田,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假鞋之都,市场上的假阿迪假耐克,10双高仿鞋,9双莆田造,但格局真的不要太小莆田人出了名的会赚钱,他们又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除了假鞋产业发达,全国80的民
惠农网十年助力发展智慧农业,农心不改,拾阶而上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义振中长沙报道2013年2月,惠农网在长沙创立,开启了十年的农业产业数字化服务道路,从一开始的农产品信息撮合到上行服务的体系化建设,再到农产品的品牌化运营,以及大
有些事你不教给孩子,一辈子都不会有人告诉他来源中国教师报唯有有原则的父母,才能养出有规矩有礼貌的孩子。孩子小,长大就好了这句话,经常能听到身边的父母说。如果我们真信了这句话,由着孩子这样长大,你会发现后面的问题越来越大。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