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水位下降15米,沿岸惊现石头阵,古代遗迹还是未知信号?
长江水位下降,突然出现的"石头阵 ",是古代遗迹突然出世还是什么外星人留下的未知信号?摆放地如此整齐,是有什么特殊寓意 吗?
你对"未解之谜 "感兴趣吗?我们好像总是会对一些突然出现而又无法解释的事物保持极高的关注度,然后致力于去研究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说9月份,在重庆南纪门附近的长江沿岸 突然出现了"石头阵",足足有2000多平米,人们对它的存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因为今年夏天长时间的极端高温天气,再加上降水稀少,导致了长江水位下降 ,在这里更是下降了15米左右。使得这个本来可能永远不会被发现的"石头阵",突然出现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这些摆放整齐,样式单一,半人多高的"石头", 吸引了不少人前去拍照,也让这儿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地"。随着在网上的名气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好奇它们的由来 。
要我说这东西长得就跟俄罗斯方块似的,画上图案玩消消乐可能也不错。甚至有去过现场的阿姨表示,在这玩意儿上边走路可费劲了,没准是新建的什么健身场地 。当然了这都是乱七八糟,啊不是,都是一些奇思妙想。
当地一位七十多岁的大爷说出了比较关键的线索 ,大爷说在他小时候就见过一次"石头阵"。难道说它并不是近些年的产物,而是什么历史遗迹再度出世 ?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石头",就会发现它们是水泥 制成的,所以与其说是"石头阵",不如说是"水泥块阵"。那既然是水泥做的,肯定也就不是什么横空出世的历史遗迹了,必然是现代工业的产物。
而且它们主要就分为两种形状,一种是四面与中央都镂空的正方体,一种是类似十字形的,一看就是在模具里浇筑形成的。那在确定是人为制造 的之后,网上就对它们的作用 展开了讨论。
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这些水泥块是1933年中航公司在开辟成渝航线时,留下的"消浪墩",主要是起到一个固定河床 的作用。还说什么最开始准备把机场建在广阳坝,最后建在了珊瑚坝。
1933年珊瑚坝确实修建过一个季节性的机场,但是早在1949年就停止使用 了。而所谓的"消浪墩"实际上应该叫做"消力墩" ,体型和规模也远大于这些水泥块,一般都会达到3米左右,大多在建造水电站时使用。
虽然名称对不上,但作用确实是类似的,类似十字形的水泥块,家住海边的朋友应该有见过的,叫做扭王字块 ,像个扭曲的王字,也有点像派大星,在防波堤的最外层常常用到,在面对波浪的冲击时是一道坚固的防线。
而中心镂空的正方体水泥块叫做鱼巢砖 ,是为了让水生的动植物更好地扎根繁殖 而存在的。
这些水泥块实际上是为了让轨道大桥更稳固 而存在的。那为什么有人说它们的出现不是什么好事儿 呢?
既然这些水泥块早就存在,为什么一直没有人见过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在风调雨顺,降水稳定的季节里,长江的水位线那是只高不低,而长江的水质又没有达到清澈见底的程度,自然就没人见过了。当地有老人见过,那也是因为几十年前也出现过极端天气导致水位下降的情况。
而有些人所说的,"这些水泥块的出现不是好事儿",也是注意到了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长江作为我们的母亲河之一,水位下降代表着它的水量大幅减少, 那在流域范围内,不管是农作物的灌溉还是居民用水或者工业用水都必然会受到影响。
因为对长江的依赖性会比较大,所以在降水较少的年份里,应该及早考虑到用水问题 ,提前做好防范措施,避免出现用水短缺的问题。
除此之外,对流域内的水产养殖 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水量减少的话,水中的浮游生物也会减少,那鱼的食物就减少了,吃得少,长得就不好了呗。
更直接的影响可能就是体现在航运 方面了。长江流域内有3600多条通航的河流,占我国内河通航的70%,在水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水位下降可能会导致船体下沉甚至滞留。
而且不仅是长江,像嘉陵江也出现了水位下降的问题,所以说并不是什么好兆头 ,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人类活动 ,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
"石头阵"并不是什么"未解之谜",也不存在什么阴谋,但还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你觉得呢?有任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本期内容的话可以点个赞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