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霸主江苏,真的要散了
"苏大强" "浙大富","散装"的江苏到底有多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1年 江苏GDP 11.64万亿,位居全国第二,仅排在广东之后 。甩开了山东和浙江一大截。
江苏临东海,长江、淮河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既是工业大省,也是粮食大省 。在近代,江苏形成了以丝绸和棉纺织两大支柱产业为代表的深厚的制造业积淀,是中国民族工业发源地之一。
耀徐玻璃
业勤纱厂
所以人江苏在制造业方面那真是老大哥呀!那么到底强到了什么地步呢?
改革开放后,江苏凭借此前的积累和积淀,在对外开放中引进一批高质量制造业外企。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如三星、松下、西门子、富士通、仁宝、通力等,单是在苏州的外企就有多达3万多家。可见江苏对外企的吸引力有多强。
江苏西门子工厂
如果看江苏本土制造业企业前五位,排名依次是 恒力,沙钢,盛虹,南钢,中天 ,最大的五家制造业企业都是石化、钢铁相关的重化工业。
恒力
除了在重化工业方面强势,集成电路产业也不容忽视, 2021年江苏集成电路产量达到1186.1亿块,问鼎头把交椅 。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封测企业长电科技总部就位于江苏无锡。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81.4亿元,同比增长21.2%;实现净利润8.6亿元, 去年营收位列中国集成电路封测企业第二位的通富微电也同样是江苏的企业 。
通富微电
另外一个亮点是江苏的 光缆产业 ,其中 亨通光电 和 中天科技 表现尤为亮眼,其中亨通更是一家营收超千亿人民币的大企业,拥有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光纤材料智能工厂,光纤网络的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20%。承建了全球100多个国际海洋光网项目。
亨通光电
在新能源领域,江苏也是扛起了大旗。 协鑫集团 ,在新能源领域绝对是巨头一般的存在,年营收超过1000亿人民币,在江苏制造业排行第11位。还有常州的天合光能、阿特斯等也是国内规模较大的光伏企业之一, 常州的不止光伏企业强势,在 锂电池的制造方面,坐拥中创新航(原中航锂电)、宁德时代、蜂巢能源,甚至锂电池材料龙头企业恩捷股份也已经落户常州金坛。
协鑫集团园区
还有医疗器械、制药、家电和消费电子方面,江苏都有一些带头企业。 这里插播一条冷知识,雅迪电单车,也是江苏的龙头企业之一噢 。去年全球销量1386万台。营收269亿。
雅迪电单车
除了地上跑的,在水上这块江苏也非常强。 十大造船厂,江苏独揽两家 ,分别是新时代造船和扬子江船业集团,而在国内排名前50的造船厂中,江苏也有17家。
2022年6月底,江苏共有海工装备企业数1045家。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国际市场份额接近20%。可以说是非常恐怖了。当然,这跟江苏本身流域众多、水运发达也有一定的关系。
扬子江船业
那江苏真的这么无敌了吗?也并不是,相比之下汽车与航天产业就较为薄弱 。2021年江苏汽车产量仅为77.57万辆,而周边的上海、安徽、山东全都超过100万辆。
汽车制造车间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江苏制造有一个比较好的基础,但在全国加速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江苏压力也是非常之大。
举个列子:最近几年,昆山一手培养起来的笔记本产业开始向中西部转移, 2021年 昆山笔记本电脑,产量由1.2亿台,直接腰斩到6500万台 , 下游代工巨头纷纷外迁和转型。 联想、惠普、宏碁、华硕等品牌商,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仁宝、纬创、和硕等6大主机生产商企业均已落户重庆。
惠普电脑
而那些数量众多 规模不大的产业配套企业呢? 产能严重过剩、全球性疫情、通胀,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综合影响下,不仅是昆山,现在大多数"工厂老板们"正面临着地狱级的难度。转型是正逐渐成为他们的必选题。
2022年初,江苏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 ,目标通过三年的努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劳动生产率年均增幅高于增加值增幅;重点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5%,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超过80%。
为此,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2亿元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智改数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省级财政补助的基础上,配套补助,形成叠加效应。
智能车间
制造业大而不强,是昨天的我们一直绕不开的困境。 而在今天,在社会各方通力合作下,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
那么未来的"苏大强",才是由内而外 真正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