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史中鹏吗? 早在10年前,他就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网红"了。 这个靠在横店当群演谋生的青年,做梦也想不到,有一天竟然会被媒体争相报道,并上了多档节目。 他走红的原因也很简单,是因为在横店拍抗日剧的"神奇经历"。 在横店,他深受抗日剧导演的喜欢。 因为他所扮演的日本兵,"死"得比较漂亮。 他曾研究出了一套演日本兵的"理论":走路要猫着腰、弯着胸,表情是猥琐的,见到我军就得被吓破胆,灰溜溜地连滚带爬逃跑...... 他曾创下一年演30多部抗日剧、一天在不同剧组"死"31次的超高记录。 史中鹏所经历的,在抗日剧中,只是冰山一角。 他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这个行业的畸形审美。 很多观众叫苦道,没想到都21世纪了,但我们的审美还是没能逃过各种"抗日神剧"的荼毒。 01,涂口红、涂发胶、化浓妆、穿高跟鞋等,观众像是在看偶像剧 2020年,一部《雷霆战将》被骂惨了。 这部抗日剧又名《亮剑3》,所以观众有理由怀疑它是在蹭《亮剑》的热度。 因为这部天雷滚滚的剧,和《亮剑》一点边都沾不上。 不管是演员的演技,还是剧的品质等,它们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一部是抗日剧的天花板,一部简直被踩在地上摩擦。 在《雷霆战将》中我们看到,在战火纷飞的战场,演员无一不化着精致的妆容。 男演员一丝不苟的发型,统一的大背头,头发上还能清晰看到涂抹的发胶。 于是,很多网友用《亮剑》里的台词调侃,把打仗缺少的马和武器,称是缺少发胶,缺少护发经验等。 这发胶用得,大风吹过愣是不起一丝波澜。 男演员们的衣服干净、整齐,一丝不苟,一看就是有专门的服装师傅给熨烫过。 男演员脸上白净,嫩得都能掐出水来。 再看看《亮剑》中的李云龙,帽子上和衣服上,布满污迹。 这衣服看上去,至少有一年没换洗了。 仔细看,李云龙就连脖子上露出的里面的衣服,都非常的脏。 这才是战士上战场打仗该有的样子。 除了发型外,《雷霆战将》中的男演员,人家全都化着妆呢。 眉毛明显修过,此外还加了眼影和眼线。 加上这狂魅的笑容,这是要迷死谁? 即便走在战场上,走路也不忘耍帅。 知道的你是在战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维密呢。 除了男演员,女演员们着装也如出一撤。 女护士全都穿着高跟鞋和连衣裙。 注意,连衣裙还是紧身的哦。 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去走秀呢? 就问一句,穿成这样子怎么干活?怎么救人? 估计要尊下去都费劲吧,更别提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走光了。 作为护士,她们除了衣服象征性地涂上一点血迹外,其他全都干干净净的。 这作假也做得太明显了一些吧? 战地护士们每天要面对大量受伤的战士,每时每刻无不在争分夺秒救治伤员,请问她们是如何保持干净的衣裳和妆容的? 由于每时每刻都处于紧张的状态,护士们正常的状态不是应该疲惫不堪吗? 护士们为何还能一个个神采奕奕、笑语嫣然的? 一字眉、大红唇、眼影......导演甚至直接把韩剧中的审美放在抗日剧中,这又是个什么意思? 有一个护士看到一条蛇,就被吓傻了,就这样的还怎么救死扶伤? 估计战士们光救她们都够忙活的了,还打什么仗。 上线不久,《雷霆战将》吐槽声不断,连官媒都出来点名批评。 所以上线没几天,《雷霆战将》就直接被下架。 无独有偶,2014年的《青春烈火》,也是雷出了天际。 大红风衣、黑色高跟鞋、波浪长发、玫瑰色嘴唇......加上裸露的大长腿,不知道的,还是以为是在哪个著名的盛筵呢。 这样的妆容,和抗战剧简直是一点边都沾不上。 正想看看谁这么不靠谱时,在编剧和制片人那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叶璇。 也就是说叶璇出钱,给自己拍了个戏,然后自己演了个女主角。 不得不说,有钱任性啊。 一出场,叶璇就被两个帅哥搭讪,满满的偶像剧风。 叶璇时而清纯,时而风情,简直迷倒万千男性。 叶璇这是花钱,满足了自己被多个男性同时爱慕的美好愿望吗? 十里洋场、纸醉金迷,加上融入时尚、偶像等元素,让观众看得越来越上头。 从演员的服装和化妆,到布景, 红红绿绿,处处彰显奢靡。 黑色皮衣、黑色蕾丝面罩,死亡唇色......加上山寨武功,让观众越看越绝望。 在剧中,莫小棋穿得比有色电影还要清凉。 叶璇想演偶像剧就好好演偶像剧,反正咱也不差钱。 但打着抗日剧的旗号,穿戴光鲜亮丽地演起了青春偶像剧,这就不要怪观众骂了。 叶璇怎么说也曾是TVB一线小花,为何沦落至此? 02,住别墅、喝咖啡、抽雪茄、嫌弃白面烧饼等,生活奢靡程度让观众震惊 《雷霆战将》中,还有更离谱的,就是独立团住大别墅,并且还把别墅当成了团部。 看别墅内的布置,装饰是满满的欧式风,加上高级实木家具、欧式沙发等,非常奢侈。 此外,桌上还有鲜花点缀,非常有情调和品味。 说好的八年艰苦抗战呢? 这样的布置不用撤,留着下次直接拍偶像剧都没有任何问题。 这敞亮的医院,丝毫不比别墅差。 但真实真的是如此吗? 《亮剑》中的医院,是这样的。 他们住的房子,破旧、满目疮痍,没有一点点的装饰。 毕竟,在连生命都无法保证的环境里,又何谈享受生活? 不仅如此,《雷霆战将》中抽雪茄的场景在剧中也是随处可见。 对于抽雪茄,剧中人物的解释是:"我的士兵看到我抽雪茄,心不会乱。" 除了雪茄外,他们喝的,是加糖的手冲咖啡。 平时吃的,是午餐肉,还用的刀叉。 这小日子过得,连如今的小康生活都比不上。 加上这油腻的眼神, 剧中男演员们,真把抗日剧当偶像剧来演了。 有网友直接炮轰这是在侮辱先烈,扭曲历史。 但《雷霆战将》中的演员很强硬站出来回复道:"你懂?你来?" "不喜欢别看,别在这造次。有多远按照圆润的方式去多远。" 这就是如今很多演员的高姿态,自己错得离谱,但却听不得批评的声音。 离谱的不仅《雷霆战将》,看看这部抗日剧中他们的吃食: 白面烤饼,还很考究地在上面撒上了芝麻。 这样的吃食,别说在战争年代,就算放在今天,也不算差了。 但这在女战士的眼里,简直就是难以下咽。 有位女战士还很励志地鼓励大家道:"都吃吧,这以后都成家成便饭了。" 有一个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观众指出,当时玉米面都不够吃,更别说吃这种带有芝麻的烧饼了。 在《代号十三钗》中,导演还突发奇想,在士兵练枪时,把鸡蛋当靶子。 这样糟践粮食的行为,在当年估计是要被打死的吧。 要知道,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一颗粮食就有可能救一条人命。 窝窝头很多人都吃不饱,何况是鸡蛋。 有些抗日剧中,他们嘴里大口吃着糙米饼,一边还喊着"艰苦"。 兄弟,你是不是没吃过苦? 此外,指挥部堪比五星级大酒店。 女演员穿的是,毛茸茸、亮晶晶的雪地靴。 那么,真实的历史事实是什么呢? 在《长津湖》中,战士们都衣服淡薄、破烂不堪, 他们穿的是草鞋: 打仗时的口粮是冻得坚硬的土豆, 在冰天雪地中,咬都咬不动。 有的战士,因为土豆被冻得太硬,直接把牙齿给咬掉了。 一把炒面,成了他们能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 但就算是这样的食物,他们也只是偶尔能吃到。 所以,当年很多人即便在条件好一点的部队,也经常吃不饱饭。 营养不良,对于他们来说,更是随处可见。 很多人在看完《长津湖》后,忍不住失声痛哭,感慨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这才是有深度、有意义的抗战剧。 03,娱乐化,夸张化,脱离现实和事实 大家还记得《抗日奇侠》中,"手撕鬼子"的经典桥段吗? 还有那句"我爷爷9岁就被鬼子杀死了",简直让人天雷滚滚。 你爷爷9岁没了,请问你爸爸怎么来的?你怎么来的? 但其实,这些年来,像这样离谱的抗日剧场景,绝不在少数。 在《青春烈火》,一个个身怀绝技。 里面的演员们无视地心引力,在悬崖上平行,如履平地冲上悬崖。 估计成龙和吴京看了,都要忍不住感叹一声:真厉害。 吴奇隆的《向着炮火前进》,淋漓尽致向观众演绎了什么叫一个人、一台摩托车,横扫"敌营"。 拜托,这种摩托车爬个坡都费劲。 哪怕现在的越野车,估计也只有被敌人打成筛子的份。 大背头、皮夹克、背带裤等,"狂拽炫酷"的吴奇隆,一下子就把人们拉回了偶像剧。 打完仗后,往欧式沙发上那么一躺。 就想问下,打仗的时候谁那么闲,生命都不顾,还有闲心给他搬个沙发? 突突突时都不忘耍个帅。 连金星都忍不住炮轰,"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去酒吧了呢。" 抗日剧中,离谱的桥段还有很多很多。 一个身穿旗袍,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女,一把小刀干掉几个带枪的强壮日本士兵。 还有这样的: 这敌人怕不是瞎,就是智商不在线吧? 一颗石头,把手持枪的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请问,我们还费尽心机制造高端武器干嘛?都用石头就好了。 石头的作用,还能把敌人的战机砸下来。 一辆28寸的自行车,能上天入地,跑起来比火车都快。 导演怎么不骑着自行车上天? 总之,我军在导演的镜头下,简直就是刀枪不入、无所不能。 这不仅拉低了民众智商,也让很多青少年觉得,我们的胜利来得太容易了。 就像冯小刚所说的:"他们那么差劲为什么还要打八年?这是对自己和灾难的极其不尊重。" 为什么近年来抗日剧饱受诟病,但还是经久不衰呢? 说白了,就是利益。 编剧海飞曾说:"你怎么写杀敌人都没关系,观众要的就是刺激。" 说白了,资本、导演、编剧,他们要的不是尊重历史事实,而是怎么迎合观众。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样才会有市场,才会有收视率。 以《向着炮火前进》和《抗日奇侠》为例,虽然剧情雷人,但是它们一部收视夺冠,一部一集卖出200万的高价。 所以,那些抗日雷剧,一边被骂,一边赚得盆满钵满。 只要有市场有利益,这种雷人的抗日剧就不会停止。 作为观众,我们只有提高自己的品味,尊重历史事实,一起来抵制这样的雷剧,才能杜绝雷剧的"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