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建馆双奥人 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我干过08奥运会。" 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秘书长程淑洁:"我也是。" 武晓南:"我们当时在同一片土地上工作。" 程淑洁:"叫北区场馆群。" 武晓南:"2022年北京冬奥会我们又回到这里,我们变成了搭档。" 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部长姚辉:"我想说,我也是。" 武晓南:"双奥人重回故土,看冰丝带拔地而起,看它与鸟巢、水立方,水火冰‘交相辉映’,这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双奥的印记。" 二、新纪录故事记忆犹新 二氧化碳夸临界值冷制冰:最环保的冰,也是最快的冰 频频刷新的记录墙;"隔路"高亭宇破世界纪录夺冠,让冰丝带"得偿所愿" 高亭宇夺冠当天,冰丝带场内场外,全是故事 三、场馆主任的雷厉秘书长的细腻 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高效管理,几个词就能概括。" 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秘书长程淑洁:"关心他人,注意细节,是我的职责所在,偌大的冰丝带,我们一步一个脚印丈量了出来。" 四、冰丝带早为赛后做好准备 一批青少年制冰师也在冰丝带制冰的磨砺中悄悄成长。2019年,国家游泳中心、国家速滑馆两大冬奥场馆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进行企校合作,开办"制冰人才订单班"。 既是从职业教育的这个角度出发,又是从满足未来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我们未来这个产业的场馆的可持续发展和这个产业的持续发展的需求角度出发,去培养职业教育中咱们专业的这种制冰技师。 扫码听节目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