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等级根据机场飞行区指标I和II进行分级 主要分为4F、4E、4D、4C、3C和3C级以下,其中4F级是机场的最高级别,机场的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也经过多次的修订。 飞行区指标I和II取其较高等级,来为机场划分等级。飞行区指标I主要参考飞机基准飞行场地的最长长度 分为1、2、3、4四个等级,4级跑道长度最低要求1800米,像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多条跑道的长度已经达到3800米。 飞行区指标II主要参考飞机中最大翼展或最大主起落架外轮外侧边的间距 分为A、B、C、D、E、F六个等级。 4F级可以起降空客A380、波音B747-8、安An-225等远程宽体超大客机,不过现在新建的机场为了未来的发展需求,飞行区等级基本上都在4C级以上,而且国内大部分的机场飞行区等级都是4C级,最高等级4F级只有十几个机场。 装修档次,每天能容纳的人员和飞机数量。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空客380,全长73米,翼展79.8米,高度24.1米,机翼面积达到845平方米,宽敞的空间被分隔为上下两层。简单说,什么级别的飞机就匹配什么级别的机场。其原理是按照航空器在跑道入口时的速度,以及设定航空器在最大允许着陆重量时,着陆状态中失速速度的1.3倍而划分的。 根据航空器降落时的主要特性,而机场级别跟飞机等级不同,机场飞行区等级取决于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也就是飞机最远的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按这一个参数将一个机场可以保障运行的飞机依次分为从A到F这六个大类,包括确定每个停机位适合停靠的飞机。 飞机必须停在与其等级对应的停机位。而机场的等级划分,由两个要素决定,一是飞机基准飞行场地(也就是跑道)的长度,二是飞行区的级别,例如:空客380作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客机,属于最大的F类客机,需要4F级机场才能保障其运行 机场飞行区等级用两个部分组成的编码来表示,第一部分是数字,表示飞机性能所相应的跑道性能和障碍物的限制。第二部分是字母,表示飞机的尺寸所要求的跑道和滑行道的宽度,因而对于跑道来说飞行区等级的第一个数字表示所需要的飞行场地长度,第二位的字母表示相应飞机的最大翼展和最大轮距宽度,它们相应数据如下: 第一位 数字 数字 飞行场地长度 1 小于800米 2 800米至1200米 3 1200米至1800米 4 1800米以上 第二位 字母 字母 翼展 轮距 A 小于5米 小于4.5米 B 5米至24米 4.5米至6米 C 24米至36米 6米至9米 D 36米至52米 9米至14米 E 52米至60米 9米至14米 目前我国大部分开放机场飞行区等级均在4D以上,厦门高崎、福州长乐、北京首都、 沈阳桃仙、大连周水子、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南京禄口、 杭州萧山、广州白云、深圳宝安、武汉天河、 三亚凤凰、 重庆江北、 成都双流、昆明巫家坝、拉萨贡嘎、西安咸阳、 乌鲁木齐地窝铺等机场拥有目前最高飞行区等级4E 飞行区等级常用来指称机场等级。机场飞行区为飞机地面活动及停放提供适应飞机特性要求和保证运行安全的构筑物的统称,包括:跑道及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地面标志、灯光助航设施及排水系统。 机场[1] 飞行区为飞机地面活动及停放提供适应飞机特性要求和保证运行安全的构筑物的统称,包括:跑道及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地面标志、灯光助航设施及排水系统等。常直接使用机场飞行区等级指称机场等级。飞行区等级并不直接与 机场跑道长度宽度等同,而还与道面强度、道面摩擦力等相关,这些具体用道面等级序号PCN与飞机等级序号ACN指称。 飞行区等级可以向下兼容,例如我国机场最常见的4E级飞行区常常用来起降国内航班最常见的4C级飞机(如 空中客车A320、 波音737等),飞机一般使用跑道长度一半以下(约1500米)即可离地起飞或使用联络道快速脱离跑道。在天气与跑道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偶尔可在低等级飞行区起降高等级飞机,例如我国大部分4E级机场均可以减载起降4F级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但这会造成跑道寿命降低,并需要在起降后人工检查跑道道面。 增加跑道长度有利于在降落时气象条件不佳、刹车反推失效或错过最佳接地点的情况下避免冲出跑道,亦有利于在紧急中断起飞的情况下利用剩余跑道长度减速刹车。增加跑道宽度有利于在滑跑偏离跑道中心线的情况下有较大修正余地,避免飞机冲出跑道。 中文名 飞行区等级 外文名 Airspace class 命名 道面等级序号PCN 又称 机场等级 有关 机场跑道长度宽度 分级办法 听语音 飞行区各项构筑物的技术要求和飞机的特性有关,我国采用航空民航标准-MH 5001-2013《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加以规范。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和Ⅱ将有关飞行区机场特性的许多规定和飞机特性联系起来,从而对在该飞机场运行的飞机提供适合的设施。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确定,共分4个等级;飞行区等级指标Ⅱ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确定,共分6个等级。 飞行区 飞行区分空中部分和地面部分。空中部分指机场的空域:包括进场和离场的航路;地面部分包括跑道,滑行道,停机坪和登机门,以及一些为维修和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设施和场地,如机库,塔台,救援中心等。 飞行区等级 飞行区等级技术标准采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数字代号)和等级指标Ⅱ(字母代号)的方式。 飞行区等级指标Ⅰ: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分为1、2、3、4四个等级。 飞行区等级指标Ⅱ: 根据机场飞行区使用的最大飞机的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的距离,从小到大分为A、B、C、D、E、F六个等级。 4F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在[65m,80m)区间,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在[14m,16m)区间的机场。 4E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52-〈65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9-〈14米。 4D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36-〈52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9-〈14米。 4C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24-〈36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6-〈9米。 3C级机场,指在标准条件下,可用跑道长度1200--1800米,可用最大飞机的翼展24-〈36米和主起落架外轮外侧间距6-〈9米。 机场按跑道和设施等条件划分的使用等级。我国按容许起降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将机场分为一、二、三、四级,其中四级机场只能起降轻型飞机。国际民用航空组织则按跑道长度赋予机场以A、B、C、D、Ea五种代号。 谢邀,老航空迷给你解答[捂脸]。 机场等级有很多种划分方法。 一是按照客货流量来分,民用航空机场可分为枢纽机场和支线机场,客货流量比较大的机场属于枢纽机场,这个没有比较明确的划分标准。 二是按照民用航空机场起降的飞机类型来分,可分为公共运输机场(起降大型固定翼运输机)、通用机场(起降小型固定翼运输机和直升机)、直升机机场(只能起降直升机)三类。 三是按照是否开通国际航线和设立航空口岸来划分,可分为国际机场(正式设立航空口岸的机场)、国内机场(有的国内机场开通临时口岸服务,允许开通国际航线包机服务)两类。 要注意的是,公共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等级划分标准是不同的。 公共运输机场采用飞行区等级来划分,飞行区等级用"数字+字母"来标识。数字表示飞行区跑道长度,从低到高依次分为1、2、3、4等四个等级。字母表示飞行区跑道宽度,从低到高依次分为A、B、C、D、E、F等六个等级。飞行区跑道越长越宽,意味着机场能起降的飞机越大,"4F"级机场是等级最高的机场,能起降当前世界所有已经研发出来的大型运输机,包括空客A380、波音747、俄罗斯的安124。比"4F"级小的机场安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4E(波音747以下)、4D(波音767、空客A330以下)、4C(波音737、空客A320以下)、3C(支线客机)等等。我国的4F级机场才十三四个,全是特大型枢纽机场,4E、4D、4C级机场占公共运输机场的绝大多数,3C级机场都是支线机场,3C级以下公共运输机场因为不实用基本没有。 通用机场飞行跑道短、导航候机设施简陋,不具备起降大型运输机条件,通用机场可以起降旋翼飞机。通用机场根据是否对公众开放划分为A类和B类两种。A类对公众开放,B类不对公众开放。A类通用机场又可以从大到小依次划分为A1(可以起降10座以上固定翼飞机)、A2(可以起降9~5座固定翼飞机)、A3(5座以下固定翼飞机)三个等级。 不知道我解释的清不清楚[抠鼻][抠鼻]? 在中国,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规定,中国的通用机场根据是否对公众开放分为A类和B类,同时根据能够搭载乘客的数量,A类又被分为三级。 等级 A类通用机场分为以下三级: A1级通用机场: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 10 座以上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的A类通用机场; A2级通用机场: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 5~9 之间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的A类通用机场; A3级通用机场:除 A1、A2 级外的 A 类通用机场。 扩展资料: 1、机场类别: 2、机场飞机类别: 经验步骤: 1 机场类别: A类通用机场:即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指允许公众进入以获取飞行服务或自行开展飞行活动的通用机场; B类通用机场:即不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指除 A 类通用机场以外的通用机场。 C类通用机场:指除一、二类外的通用机场。 2 机场飞机类别: A类,比如直升机、塞斯纳等。 B类,比如环球快车、挑战者、庞巴迪等。 C类,比如波音737、空客319、320、321系列等。 D类,比如波音757、767、空客300、330等。 E类,比如波音747、空客340等。 飞行区等级常用来指称机场等级。机场飞行区为飞机地面活动及停放提供适应飞机特性要求和保证运行安全的构筑物的统称,包括:跑道及升降带、滑行道、停机坪、地面标志、灯光助航设施及排水系统。 飞行区等级并不直接与机场跑道长度宽度等同,而还与道面强度、道面摩擦力等相关,这些具体用道面等级序号PCN与飞机等级序号ACN指称。 飞行区等级可以向下兼容,例如我国机场最常见的4E级飞行区常常用来起降国内航班最常见的4C级飞机(如空中客车A320、波音737等),飞机一般使用跑道长度一半以下(约1500米)即可离地起飞或使用联络道快速脱离跑道。在天气与跑道长度允许的情况下偶尔可在低等级飞行区起降高等级飞机,例如我国大部分4E级机场均可以减载起降4F级的空中客车A380飞机,但这会造成跑道寿命降低,并需要在起降后人工检查跑道道面。 增加跑道长度有利于在降落时气象条件不佳、刹车反推失效或错过最佳接地点的情况下避免冲出跑道,亦有利于在紧急中断起飞的情况下利用剩余跑道长度减速刹车。增加跑道宽度有利于在滑跑偏离跑道中心线的情况下有较大修正余地,避免飞机冲跑道。 飞行区各项构筑物的技术要求和飞机的特性有关,我国采用航空民航标准-MH 5001-2000《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加以规范。国际民航组织和中国民用航空局用飞行区等级指标Ⅰ和Ⅱ将有关飞行区机场特性的许多规定和飞机特性联系起来,从而对在该飞机场运行的飞机提供适合的设施。飞行区等级指标Ⅰ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的基准飞行场地长度确定,共分4个等级;飞行区等级指标Ⅱ根据使用该飞行区的最大飞机翼展和主起落架外轮间距确定,共分6个等级。 飞行区代码 代表跑道长度(米) 飞行区代号 翼展(米) 主起落架外轮间距(米) 1 L<800 A WS<15 T<4.5 2 800≤L<1200 B 15≤WS<24 4.5≤T<6 3 1200≤L<1800 C 24≤WS<36 6≤T<9 4 L≥1800 D 36≤WS<52 9≤T<14 E 52≤WS<65 9≤T<14 F 65≤WS<80 14≤T<16 注:4F级飞行区配套设施必须保障空中客车A380飞机全重(560吨)起降。 广义上讲,机场分为运输机场和通用机场。 狭义上讲,机场指得是大多数旅客出行乘坐飞机的运输机场。 很明显,运输机场比通用机场大得多。而且不像国外通用机场,国内通用机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很低,但是功能多样,运输旅客只是其中很小的一个作用。 机场的等级,也称为飞行区等级。飞行区等级由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组成的编码来表示。 机场的机场等级可以划分为6种。1、2、3、4数字表示使用机型所需跑道长度,A、B、C、D、E字母表示使用机型的最大翼展和最大轮距的宽度。 通过如此的组合排列,所以有了现在的六种机场等级。最低的自然是1A,最高的是4F。 目前4F机场主要是为了适用于A380客机,国内的南航有为数不多的几架此客机。所以国内有几座大型运输机场属于4F机场。 由于近年来国内通航快速发展,通航的政策法规也逐渐完善。所以国家又专门提出了通航机场等级划分。 A类通用机场:即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指允许公众进入以获取飞行服务或自行开展飞行活动的通用机场; B类通用机场:即不对公众开放的通用机场,指除 A 类通用机场以外的通用机场。 C类通用机场:指除一、二类外的通用机场。 A类通用机场分为以下三级: A1级通用机场: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10座以上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的A类通用机场; A2级通用机场:含有使用乘客座位数在5~9之间的航空器开展商业载客飞行活动的A类通用机场; A3级通用机场:除A1、A2级外的A类通用机场。 大多数时候,机场等级仍旧指的是运输机场等级。 简单点来说,机场评级越高,就越能起降大型客机,举个例子,西南三个大型机场,昆明和长水和成都双流都是4F级机场,所以南航就在这两个机场用A380运营过京昆京蓉航线,而重庆江北只是4E(在今年三跑和T3A航站楼投入运营后,便能升级到4F),所以就没能用A380运营过京渝航线。 除了像重庆这样通过新建跑道来提升机场级别,也有通过扩建现有跑道来提升机场起降级别的,比如西双版纳嘎洒机场,我贴一条新闻: 近日,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下称"嘎洒机场")第四期改扩建项目征地拆迁征求意见会在嘎洒镇召开。据公开信息,嘎洒机场第四期扩建项目将使得机场由现在的4D机场升级为4E机场,跑道长度将增加至3000米,使用机型主要为B737-700、B737-800、B777-300ER等。 另外,机场评级也和机场本身的定位有关,如果定位为国家甚至国际枢纽机场,例如北京大兴,成都天府,昆明长水等等,那么在修建时便为4F级,而如果是干线机场,如丽江三义,西双版纳嘎洒,便为4D或4E,更小一层的支线机场,例如今年刚投入使用的澜沧景迈机场,便为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