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99年5月9日,当夜幕降临时,一艘看似普普通通又有些简陋的大型轮船偷偷摸摸地向我国南沙群岛的一个环礁靠近。 渐渐地,它的意图越来越明显——它要驶入我国的仁爱礁。 当抵达目的地后,这艘看似没有什么异常的大型渔船终于撕下了它的伪装。 原来,这并不是什么大型渔船,而是一艘废旧的登陆舰,舰身上印着舷号"57",这两个数字无疑暴露了它的身份。 那么,究竟这艘军舰是从哪来呢?它是什么身份,为何要盘踞在我国的领土之上呢?它又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呢? 想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那就让我们接下来往下看。舷号"57",菲律宾登陆舰的由来 这艘停泊在我国仁爱礁上的大型军舰,叫做"马德雷山"号,从菲律宾而来。说起它的由来,还有一定的历史。 二战初期,当时运送军队和武器的还只是一般的大型民船。 这种类型的船不仅运输物资的数量和种类有限,而且还面临着"吃水太深,难以靠岸"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适应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要求,美国开始研发各类两栖作战舰艇。 其中,坦克登陆舰(LST)就是研发内容中重要的成果。 当时,在美国陆军参谋长乔治·马歇尔将军的支持下,LST坦克登陆舰诞生了。 这类登陆舰用途广泛,在战争中不仅可以运输武器弹药,还承担着运送伤员的作用。 当时它们作为重要角色在二战期间参与了不少战役,如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等。 战争结束后,它依旧是运送补给物资、设备的"好帮手"。但是与此同时,它也有一个缺点:行动过于缓慢,在战争中极其容易命中。 1944年11月,"马德雷山"号诞生于美国的一个船厂,型号为"LST821号",它的排水量能够达到4000多吨。 这艘军舰最开始用于二战服役,参与了冲绳岛战役的登陆战,当时它被叫作"哈尼特"号,这也就是"马德雷山"号的前身。 二战结束后,"哈尼特"号还一直在美国太平洋舰队服役。后来,"退休"没多久,它就又于1966年再次登上战场。 在对越战争中,美国再次征派它参与海上作战,后来甚至将它赠送给南越军队,借此来支援海上作战,此时的它改名为"美萩"号。 不过随着南越军队的失败,1976年这艘战舰又流亡到了菲律宾,迎来了它最后的主人,后正式改名为"马德雷山"号。 因菲律宾境内的马德雷山脉而得名,成为了菲律宾海军最大的水面战舰。 后来菲律宾将此登陆舰编号为"57",涂装在了舰身上,又叫做"57号坦克登陆舰"。 也就是为什么,前文说看到舷号"57"就知道它的身份暴露的原因。 1999年5月9日,当菲律宾宣布"马德雷山"号正式退役时,此时的它已经55岁的高龄了,年过半百身经风雨。 本以为它会从此淡出人们的视线,没想到的是,在不久后,它却以更加荒谬的方式再次捕捉人们的眼球。蓄谋已久,轰炸大使馆 就在"马德雷山"号登陆舰抵达我国仁爱礁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引起全体中国人民公愤的暴行。 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午夜(北京时间5月8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然使用5颗导弹,轰炸了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据事后信息回馈,第一枚导弹从东南方向向屋顶投射,一直击穿到地面爆炸,致使我国新华社记者绍云环当场死亡; 第二枚导弹从四楼侧面打入,当场炸坏了二楼和三楼的办公室与会议厅; 第三枚落在大使馆的西北角客房,致使当时在客房休息的《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他的妻子朱颖当场死亡,而他们当时还是一对新婚夫妻; 第四枚引爆了地下室的煤气罐等;第五枚没发生爆炸,多年之后被发现取出。 幸运的是,当时目睹了暴行全过程的记者死里逃生,才能将此报道快速地传到了国内。 当日的新闻引起我国全体人民的愤怒! 在这起事故中,我国有3名记者死亡,2名工作人员失踪,20多名工作人员受伤,使馆内浓烟滚滚,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不久后,就有当地的华人游行示威,强烈谴责声讨北约的这次恶劣行径,要求北约立即给出一个解释。 如此恶劣的行径,当中国需要一个解释时,美方却荒唐地称,是由于中央情报局错用了多年以前的地图,致使目标定位错误,这才造成的"误炸"。 但中国大使馆上空飘扬的五星红旗,似乎在印证和嘲笑着美方这番解释的无力和苍白。 从军事角度上讲,美方所称的"误炸"简直是无稽之谈。 首先,在选择打击目标上,美军是拥有自己的一套严密且完整的程序的,经过多次审查,不可能会连基本的打击目标选择错误; 其次,美国中央情报局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情报机构,它的侦察技术绝不可能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如果真的要探究美国这番行径的源头,那就要从那一年1月份说起。 此时的南斯拉夫国内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而美国又要强行干涉,这无疑使冲突更加剧烈。 当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假借"国际问题"将自己乔装为"和平大使"。 在没有经过联合国的批准下强行对南联盟发动武力攻击,将自己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实质上就是在推行称霸全球战略。 1999年3月24日到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竟然对南联盟发动了空袭,整整有78天之久。 南联盟人民的生产生活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不仅大量的学校、医院、工厂等被严重破坏,甚至有些无辜的群众也因此而丧生,人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据新闻报道,到了后来,南斯拉夫的老百姓们,逐渐由悲痛化为了愤怒。 他们面对北约的欺辱和压迫,下定决心要团结起来、同仇敌忾。 据当时一篇战地通讯的记录回忆,男人们愤怒地对抗说,他们要去当兵,保卫本国的领土。 女人们拼命怒吼说,北约可耻,她们要跟北约一直抗争到底! 一个年轻的警察甚至发出了"当奴隶,毋宁死"的慷慨宣言。 虽然,在1999年6月10日,由于军事和科技上的极大差距,科索沃战争以北约胜利而告终。 但是历史会永远记住南斯拉夫人民的英勇反抗精神,也永久地记录下了北约曾经犯下的种种恶行。 而故事说回来,就在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遇袭后的第二天,"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就趁我国正无暇顾及之际,经过一番"乔装打扮"后抵达我国仁爱礁。 这么巧合的事情就不得不使人怀疑,这一切是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其实也不难猜出当时菲律宾的真实目的,正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美好的东西总是会遭到别人的觊觎。 我国南沙群岛岛礁处于南海中南部盆地地区,是油气资源富集区。 而在仁爱礁的东北部,油气资源就十分丰富,除此之外,它的鱼类资源也十分优越。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菲律宾要处心积虑地靠近仁爱礁,并打算长期驻扎在那里了。 其实爱好美好的东西本没有错,但是菲方错就错在,不应该觊觎他国的领土,更不应该在他国的领土上肆意妄为。无理要求,仁爱礁上的"钉子户" 当"马德雷山"号登陆舰驶入仁爱礁,正撕下它的伪装,慢慢地停岸时,眼尖的渔民发现了这艘船的异常。 看着船头的那口机关炮和船上活动的菲律宾士兵,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于是立马赶回去和当地的政府机关汇报了这件事。 得到菲律宾的可疑船只停靠在仁爱礁的消息后,我国立马就开始搜集并逐渐掌握了这只可疑船只的全部信息。 我国对菲律宾此举的目的心知肚明:他们想趁中国无暇顾及的空当之际,偷偷停靠军舰,试图混淆国际视线,造成仁爱礁是菲律宾归属地的错觉。 但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中国立马对此事做出了回应,并要求此舰尽快离开我国领土。 可是菲方总是借口拖延,一开始是以"搁浅"为由。 当中国要求菲方派船只将这艘舰拖走的时候,它又借口说"丢了零部件"而暂时无法离开。 而且还拒绝了中国的帮忙,并向中国做出了一系列的假意承诺。 看样子,菲方是决心要靠这艘破烂的登陆舰,做仁爱礁上的"钉子户"了。 然而二十多天后,他们的真实意图无疑被自己的打脸行为所暴露。 5月30日,一艘菲海军运输舰正在向我国的仁爱礁靠近,企图向"马德雷山"号登陆舰输送物资。 当时,我国本着人道主义与"和平解决海上冲突"的美好愿望,没有拦截这些输送生活必需品的船只。 然而菲律宾却因此更加肆意妄为,竟然向这艘登陆舰运送了修缮船只的材料,企图修理维护这艘"苟延残喘"的军舰。 不过当即就被我国巡逻的执法船只拦下,这艘运送材料的船没有办法,只得原路返回。 眼见着这场闹剧还没有完全结束,菲律宾又开始自演自导了,只可惜中国已不想奉陪。 2014年3月30日,菲方向联合国国际海洋法法庭递交了总计4000多页的相关文件。 还提出对"有关中国侵犯菲律宾领土主权"的问题,请求进行所谓的"南海主权仲裁"。 为了让这场大戏更加逼真,菲方特意在前一天强闯我国海域对"马德雷山"号登陆舰进行强行修缮。 还特意安排多家媒体记者进行跟拍,想要制造出一系列"中国侵犯菲律宾领土主权"的假象。 其实这一次,菲律宾是蓄谋已久,下了一番"苦"功夫的。 为了顺利提出诉讼,菲方还特意从国际上挑选出数名精英律师组建成一支法律小组,专门来处理此事。 除此之外,他还积极寻求国际舆论支持,据说赢得了当时的美国国务卿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支持。 然而,对于"仁爱礁为我国领土,我国有权管辖"的这种既定事实,中国已不想再配合菲律宾演这出闹剧。 2014年3月14日,菲方竟然承认了多年以来他们的真实图谋:故意搁浅"马德雷山"号,为的是宣示自己在仁爱礁的主权。 这让15年前菲方声言"只是修船行为,不希望成为第一个破坏《宣言》的东盟国家"的承诺成为了笑话。 而关于菲律宾强词夺理,说仁爱礁是他们国家领土的谬论,有明显的漏洞。 首先,菲律宾在1946年7月4日独立。 根据1946年7月4日的《美菲一般关系条约》、1898 年的美西的《巴黎和约》、1900年的美西《华盛顿条约》以及1930年的美英《边界条约》等这些条约,无不说明了仁爱礁并不属于菲律宾的领土范围内的事实。 所以说,在法律层面上,菲律宾此种行径是得不到任何国际支持的。 此外,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南海诸岛的主权归属于中国,能够得到有力的证明。 因此,仁爱礁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这一特定事实是毋庸置疑的,菲方的荒谬言论不攻自破。 其实,要彻底讲清仁爱礁事件发生的缘起,还得回到1995年的美济礁事件。 早在1995年,菲律宾就无端挑起是非,无任何根据地指责我国军队拘留菲律宾船员一个星期。 接着又指控我国在美济礁上修建军事建筑,还声称美济礁归菲律宾所属,甚至后来还扣押了我国的渔船,拘捕了我国20多名渔民。 然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拥有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这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法理上都是有据可依的。 何况,我国并没有在美济礁上修建军事建筑,即使是修建了,那也属于我国行使领土主权的范畴。 而菲律宾不仅无视我国的主权,还扣押我国渔船、拘捕我国渔民,甚至摧毁了我国在美济礁上的测量标志,简直是一种公然挑衅的行为。 面对菲方的种种无礼行为,中国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在多次努力下,我国成功地收回了美济礁。 而没达到自己阴谋诡计的菲方,又悄悄地密谋着下一步计划,不久后它又将目标转移到了仁爱礁,于是也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囚犯生活,无意义的守候 闹剧的背后,还有12个菲律宾士兵在"马德雷山"号登陆舰上"坚守"着。 与其说是坚守,不如说是在收拾留下的烂摊子,他们还在为着这场闹剧苦苦地做着最后的无谓挣扎。 在这艘破烂不堪的船上,这群士兵们每天过着非人的生活。 2013年,美国《纽约时报》上的一篇文章,曾真实地记载了这些士兵们的船上生活。 小屋是潮湿的、蚊虫肆虐的;精神生活是孤独的,因为离家很远,无法交流,他们每天能做的也只有钓钓鱼、斗斗鸡。 记者们目睹了他们真实的居住环境后,甚至还夸大报道说,他们的居住环境甚至有100万只老鼠和蟑螂。 在这破破烂烂的舱室里,这些士兵们不仅要忍受海上环境长时间的潮湿,还要与成千上万的蚊虫和在甲板上四处跳动的老鼠作斗争。 有时候不能及时接收到补给,饿了就只能用自制的工具碰碰运气钓钓鱼。 累了就躺在破床垫子上睡上一觉,更没有什么干净的换洗衣服。 这在平时还算好的,要是遇到了刮风下雨,常年受到风化而致使全身都是洞的船只根本就招架不住。 生活在里面的这群士兵们就像是住在"危房"之中,连个像样的遮蔽处都没有。 生活在望不尽的汪洋大海之中,这群菲律宾士兵们既没有了与家人联络的途径,也丧失了自由活动的权利。 吃饭便成了每天最担忧的事情,活得就如同囚犯一样,或者可以说,活得连囚犯都不如。 支撑着这群可怜的士兵们活下去的信念,或许就只有轮岗时的接替了。 表面上,似乎是他们在为自己的国家做着某种意义上的牺牲和守护。 可是,他们没有明白的是:他们在这艘船上的守护和牺牲,简直是全无意义,因为他们所在的地盘,是中国的领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南海岛礁上不断完成基础设施的修建,中国在南海的防御能力也不断地得到了加强。 截至2018年的上半年,南沙的七座岛礁的建设工程先后完工,这为中国在南海建设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时代中国在南海上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与军用设施建设,不仅扭转了我国曾经在南海权益上的被动局面,也用实力回击了侵略者的掠夺意图与侵略行为。 有力地捍卫了我国南海领域目前的和平局面,展现了中国的大国实力与大国担当。 如今,现任的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对华比较友好,他不希望与中国交恶,一直在为中菲友好关系而努力。 但是,南海局势将来会如何发展还不能确定。 而唯一可以相信的是,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国家利益才能决定两国之间的关系。 中国愿意与其他国家友好相处,永远不会主动挑起战争,激化两国之间的矛盾,但同时也一定不会对掠夺者和侵略者手下留情。 时到今天,已经有78岁高龄的"马德雷山"号登陆舰,在海上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海风和海浪的侵袭。 船身早已斑驳,船底也早就被腐蚀,它的"身子骨"早就已经招架不住了。 或许有一天,船身坍塌,然后沉入海底,就是这艘老军舰最后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