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找到之前去潮汕的照片,觉得分外怀念,那时还是个孕妇,却依然身手矫捷,逛街爬山都不在话下。 真是一段独特又 美好 的回忆啊,当然要记录下来和你们分享啦! 以前爱去充满民族特色的地方,"标志"气息要足,如今改观, 旅游胜地的美景和历史固然重要,可在最普通也最繁忙的街头巷尾,看见人们用力地生活,不也是件美好的事情吗? DAY ONE 《风味人间》《风味原产地》《舌尖上的中国》《人生一串》《老广的味道》一一看完, 才发现这些知名的美食纪录片,都少不了潮汕地区的身影。 经过长达半年的洗礼,我们下了决心,一定要去广东好好地吃。 吃,仅此一个理由,就足以诱惑得人垂涎不止。 从杭州坐飞机到汕头,不过两个多小时,酒店价格也相对实惠,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 非常推荐喜爱阳光的小伙伴去广东玩耍哦! 不过,尽量多叫上几位朋友,因为广东菜花样实在太多, 人少了不够点,人多了才好分担,每种尝遍也不怕浪费啦! 于是乎,我还叫上了两位闺蜜,四人旅游团就此成立。 周四下午,从杭州出发,到达第一天就有惊喜。 想要去潮汕吃吃吃的小伙伴,不妨继续往下看。 为了方便,我们选择包车出行。司机是当地人,能给不少吃喝玩乐的建议。行李也能寄存在车上,省心省力。 第一晚选择住宿在汕头新城区的一家酒店,刚开业不久,设施都很新,但离老城区实在太远,便只住了一晚。 到汕头吃的第一顿,富苑饮食,在本地非常有名。门面很大,荧光鲜艳,衬出市井烟火气。 鱼饭是潮汕特色,基本每桌都会点。命名如此,实际上并没有米饭,而是经过多道工序腌制而成的冻鱼。 我们还点了薄壳,这是只有汕头才吃得到的海鲜,简单炒制,鲜香四溢。大花螺也是现炒的,加了葱油,是我爱的味道。 红花蟹和小青龙也非常美味,两道菜做法类似,都是蒸熟后再急冻,使肉质更紧致甜美,搭配蘸料入口。啊,超级满足! 各种海鲜 来到汕头,才发现广东人喜白灼、生腌,炒菜也只搭配简单的调料,最大还原食材本身的鲜美。 我们点的每道菜都配有特调蘸料 ,可以自行调节口味。感觉这么多年的饭菜都白吃了,又像来到了异国他乡,每道菜该配哪种酱料, 听得我们头晕眼花,不禁感叹潮汕人民讲究吃食的精细程度。 在一楼点菜时,就能看到种类繁多的菜品, 有海鲜,也有各式卤水。这次还见到特色的血蚶和血鳗,听了名字,没敢尝试。 后来与当地人聊天才得知,这家酒楼在当地属于非常贵的餐厅,我们四个人统共消费七百多人民币。 不过,第一天就能吃到想到还有许多美食在等着我们,对接下来的行程也愈发期待。 DAY TWO 周五的行程非常满,我和闺蜜们起了大早,准备去种草已久的小吴肠粉,没想到这家店居然临时关张,有些扫兴。 问了周围行人,都推荐去创弟牛肉丸吃早餐,我不太爱吃牛肉丸,不过,本地人推荐的店还是值得一试。 创弟牛肉丸 挂着新鲜的牛肉 店头还挂着新鲜宰割的牛肉,能看到老板在案头煮丸子。 牛肉丸都是手工制作,入口 Q 弹,汤头也很鲜美,吃完便再打包一份给先生。 老板听说我们对肠粉的执念,热情推荐了附近的大树肠粉。 离开后才惊觉我们没有付钱,都以为对方结了帐。急忙打电话给老板,问如何补上,结果老板反而笑哈哈说不用给啦,下次再来啊。 语气亲切得像是邻里街坊,不由得被这股淳朴的气息所打动。 没有被过度商业化的小城,具有质朴而干净的力量。 到大树肠粉时,已接近上午十点,门口仍有许多人在排队。等了二十来分钟才轮到我们。 店面很小,老板和老板娘亲历亲为,没法量产。我们点了虾蛋肠粉,上面撒了店家自制的萝卜干提味。 吃第一口,就被惊艳,念叨着,为什么在杭州找不到如此好吃的肠粉?! 好吃到连着两天都吃这家的肠粉当早餐,回到杭州也很想念。 南生贸易有限公司 & 中山纪念亭 吃罢,与闺蜜同去汕头小公园,这里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也是许多游客喜爱的打卡机位所在地。 不过,不要光急着拍照打卡,跟随这座城市的节奏,缓慢、踏实地走下去。 周围是整修过的历史街区,以一座凉亭为中心向外辐射。 凉亭被命名为"中山纪念亭",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修建。 据说在建造这座亭子之前,旁边"南生贸易公司"的大楼一直在沉降。我们在亭子里坐了一会儿,谈天说地,好不自在。 沿着街边走,能看见许多商铺。 庄老熟地,是汕头一家非物质遗产茶饮店,买了他家的参地饮和药桔水,便宜又好喝。 广东人在夏天也喜喝热饮,加各种各样的中药材,清热解暑,非常养生。 老邮局遗址 街边有许多小店出售散装的药材,可以煲汤、煮茶,因为不会搭配,我们放弃了购买,有些可惜,下次做好功课再来。 小公园附近有一家老邮局遗址,这家邮局诞生于民国时代,很值得来看看。 潮聚茶馆 边走边看,街边还有一座古老的寺庙,是典型的广东建筑。房顶置有石灰雕塑,形象以我国传统神话人物为主。 逛了一下午,累了便去潮聚茶馆歇脚,老板娘亲自帮我们做茶水。 闺蜜点了佛手汤,我点了黄皮汤,还没喝就能闻见植物的清香。加了配好的中药材,多喝几口也不腻,只觉清爽,一扫疲倦。 广东人真的太会养生了,一路看到的姑娘都清秀可人,脸上连斑都不长,看得我好生羡慕啊! 提前预定了煮海餐厅的晚餐,这家餐厅连续三年入选黑珍珠餐厅指南,被评为二钻餐厅。 位于写字楼楼顶,抬眼就能看见海岸。至于菜色,还是常见的海鲜,最有亮点的是卤鹅头,打包回酒店带给先生,他吃得干净。 煮海餐厅 就性价比而言,我们都觉得这家餐厅不如街边的大排档或苍蝇小馆。毕竟, 在汕头这样充满了生活气息、节奏缓慢的城市,接地气的小饭馆飘来的饭菜香,诱惑力远胜于精致而冰冷的高档餐厅啊。 这一晚我们换了酒店,住在老城区的喜来登, 附近交通十分便利,从餐厅沿海走回去。 晚上,站在窗前看着被夜幕包裹的城市: 老旧的居民楼、随处可见的电瓶车、窄小而丰富的五金店,有些店主起晚了就干脆不开张。 一切一切,都是如此普通,又如此温暖,唤醒了儿时对老城市的回忆。 DAY THREE 第三天清早,我们定了肠粉外卖,吃完早餐后直奔南澳岛。 闺蜜 Arissa 早早就预定了上岛的船,大约八点半到达。 先去南澳岛的生态公园,在绿意盎然的街道边散步,惬意又舒适。 买了根大白兔口味的冰棒,不得不说广东连冰棒都这么好吃…… 坐电动车上了观景台, 怀着七个月身孕的本人还是坚持爬了一段山路,空气太新鲜了,能闻到海风微咸的味道。 接着去了总兵府,总兵府是明清时代的称呼,是南澳总兵的衙署,最初建于明朝万历四年。 南澳岛地处东南沿海要冲,介于粤东与闽南之间,曾是管制闽粤台的重要军事基地。 明朝以来,总兵府作为全中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对台湾合作发展意义深远。 总兵府 总兵府前有两棵大榕树, 据说明朝末年郑成功曾在树下讲演,招兵收复台湾,这树被后人称为"招兵树",1997 年树下增置郑成功雕像一座。 衙署已辟为博物馆,保存诸多重要海防资料。看了很是震撼,推荐喜欢历史的朋友们前往参观。 南澳岛的青澳湾非常有名,延绵的沙滩,温柔的海风,吸引了诸多游客来此观赏日出日落。 这边也有许多装饰时髦的青年旅馆和民宿,还有咖啡馆可以吃 brunch 哦。 中午去了一家海上餐厅,这家餐厅是酒店的工作人员推荐的,在网上搜不到,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是不是很神秘? 我们加了老板的微信号,提前约好时间,就会有快艇来南澳岛码头接我们啦。 整座餐厅都漂浮在竹筏上,宛如隐匿于海洋上的乌托邦。 面积不大,只能供应六七桌客人,沿海放了不少网兜,养着各式海鲜,可供客人挑选。 我们选了海虾和螃蟹,熬制成海鲜粥。 这一口粥,我可是惦念好久啦,用的米也和我们平日吃的米饭不太一样,很润,唇齿留甘。 熬粥需要时间,于是一边等粥, 一边品尝方才捞上来的海鲜,鱼肉嫩滑,海胆鲜美,蒜蓉粉丝是常见的菜,也做出独一份的鲜,真是一个大写的绝! 如果有想去这家餐厅的小可爱, 可以后台私信我要老板的微信号哦。 南澳岛有许多风机,供应电力给汕头及其周边地区。夕阳西下,在海与天的缝隙中与风车合照,何其浪漫啊。 想去的朋友可以导航到蛴仔澎风车场,在 42 号风机有一个平台,可以俯瞰南澳岛的美景~ 晚上,回到市区,吃了一家不太好吃的牛肉火锅,就不推荐给你们啦。 说来神奇,潮汕地区不产黄牛肉,但潮汕几乎人人都爱牛肉火锅。 没有吃饱的三人找到一家傻脑蚝烙,藏在一条窄巷里,车子很难开进去,建议步行。 本来准备收摊的店主,还是帮我们做了几份蚝烙和煎豆腐,超级好吃! 跋山涉水、疲惫不堪的身体得到了抚慰。 回酒店的路上遇见了亚强果汁冰,当地盛行的饮料,必须一人来一杯,清爽解腻。 也许你们会奇怪,为什么这一天都是和闺蜜们玩在一起。缘由是我先生起晚了,没能赶上船,在酒店窝了一天。 嗯,出来玩的朋友多准备几个闹钟,以备不时之需哈。 DAY FOUR 到了返程的日子,特意预留了时间去金凤酒楼吃早茶,再去机场。 金凤酒楼的门面很老,看得出岁月蹉跎。内里熙熙攘攘,烟雾缭绕,绝对谈不上清净。 来这儿的人基本都是老客,眼熟的相互问候,大声说话,反而令人觉得亲切。 吃的是自助餐,会有装满茶点的小推车来来回回,想吃什么自己拿。 我们拿了一笼又一笼,虾饺晶莹剔透,马蹄糕软糯弹牙,排骨咸鲜酥软。 总之,好吃到拍大腿,四个人吃到扶墙出,还在想为什么不能多一只胃。 这家真的称得上"宝藏餐厅",并不需要所谓的网红头衔,备受本地人喜爱就已足够。 在吃食里窥见传统的风土人情,是多么快乐难忘的体验。来汕头玩的朋友,强烈推荐你们来金凤酒楼吃早茶,早点来,也许就不用排队啦! 蔡澜说过,潮汕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 去过之后,终于懂得了这句话,也懂得了陈晓卿说的: 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是美食家却没去过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 即便待在汕头的几天都在不停尝试新的美食,我还是觉得,仅仅吃到皮毛而已。 回到杭州后,也会在网络上搜索潮汕风味的餐厅,想去寻找念念不忘的味道。 对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学几道粤菜的做法,用简单的烹饪,还原食物新鲜本味,比起多是红烧油煎的江浙菜,更讲究少油少盐。 广东人还爱煲汤,根据时令更换食材和药材,不仅美味,对身体也很好。 蔡澜说过,潮汕是中国美食界的一座孤岛。 去过之后,终于懂得了这句话,也懂得了陈晓卿说的: 如果一个中国人说他是美食家却没去过潮汕,那他不算是真正的美食家。 以上就是潮汕之行的记录啦,大家有没有出门旅游只为寻找美食的经历呢? 如果你有喜爱的美食原产地,也欢迎在留言板推荐给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