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送外卖、别进工厂,现在网络上总是会给年轻人各种各样的建议。也喜欢给年轻人灌各种鸡汤文,喜欢割年轻人的韭菜。 年轻人似乎拥有一切,但又一无所有。想起来以前专家说的话:"没有收入的话就把自己空余的房子出租,用自己的车去跑滴滴。" 之前陈丹青有个采访被记者提问到:"您觉得您能给现在的年轻人说句话吗?就是给年轻人说一些,您是一个很著名的画家。" "我就是想对年轻人说,不要相信年纪大的人说的话,要相信自己。就是爹妈也很讨厌,学校也很讨厌,就是一天告诉年轻人应该干嘛。烦死了!就是胆子大一点,不要怕。 你真的喜欢一件事,你去做,当然你还要吃饭,我不知道,青年人是不一样的。有的青年就是纯SB,他就真的会去做,然后他真的有才能,他会成功的,然后平庸的就由他去了。嫁人,生孩子或者当官,就由他去了。" 不过任何人的建议或意见都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 再说回送外卖和进工厂,进工厂没有自由,干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内容,和机器人一样,早晚被人工智能取代。 送外卖则是青春饭,消耗精神和身体,反过头来可能又会去思考是不是该学习一门手艺,给自己谋个长久发展。 可是收银员、服务员、美容美发、厨师等都可能不适合自己,到头来可能陷入循环兜兜转转。 描述为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办厂不如炒房,打工不如躺平。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从分配问题入手,否则责任你如何喊口号呼吁年轻人雄起,如何劝告,企业要遵守劳动法罢黜996..…都没用,喊破喉咙都没用。 听人劝,不一定吃饱饭,很可能怎么走路都不会了。 爱干啥就干啥,能找到什么机会就干啥,少部分人,怎么都能出头,大部分人,怎么都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