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跟合同工有什么差别?工资待遇一样吗?
首先,劳务派遣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然后把劳动者输送到其它用工单位的行为。劳务派遣根合同工的差别有以下几点:
1、签订合同的对象不同
劳务派遣是和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合同工是和用工单位签合同。
和谁签合同,就由谁负责管理、代缴个税与社保,如果出现劳务纠纷,由签订合同的公司负责。
2、工资、福利、晋升等待遇不同
合同工享受用工单位规定的工资、福利、晋升等待遇,工资由用工单位直接支付;
劳务派遣的工资由用工单位支付给派遣公司,再由派遣公司支付派遣劳工,享受劳务派遣公司的工资、福利、晋升等待遇。劳务派遣公司会从用工单位支付的工资中抽取部分作为劳务派遣的管理费,所以劳动者的到手工资就少了。
3、财务处理方式不同
合同工由用工单位制作工资表,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税,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可税前列支。所支付的工资可以作为计算福利费等列支限额的工资总额的基数。
劳务派遣的工资,需要收到派遣公司开的发票作为税前列支的凭证,不用代扣代缴个税, 计入应付职工薪酬-劳务费,不能作为计算福利费等列支限额的工资总额的基数。
举例:某公司2018年合同工工资支出200万,劳务派遣工资支出30万,实际发生福利费30万。那么2018年福利费列支限额为28万(=200万*14%),则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万(=30-28)。如果230万都是合同工工资支出,则福利费列支限额为32.2万(=230万*14%),也不用调增应纳税所得额了。
本质上,所签订的劳动用工合同,都受劳动法保护。但又有一定区别,而且这个区别在不合规操作下更加明显。
第一:用工模式不同,正式合同工,劳务派遣工,还有些灵活用工(兼职)。一般来说,用工单位直接跟你签合同的就是正式工(有些银行的也分内外编制之分),不是用工单位直接签的,一般都是派遣工,派遣工都是跟第三方,也就是人力资源公司或派遣公司签订。如果都没签订合同,恭喜你,是不合法用工,一个月之后可以去劳动局告,要双倍工资!
第二:虽然政策法规要求同工同酬,但是很难。所有管理,只要多一个环节,理论上是要多一些成本的,派遣工管理上就是多了一个第三方公司,至于为什么,不要问,用工企业找他们服务,一定有原因的,但绝不是为了剥削派遣工!派遣公司利润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用工单位支付,二是派遣工外包工资上差价,这里的单位支付+差价减去派遣公司的管理费用,服务费,税费6.73%,剩下的才是利润。至于具体的算法,可以加关注,咨询我。
第三:不正规的利润,比方说用工单位要求发5000,买五险一金,其他服务费用额外给派遣公司,但派遣公司有非常抢的招聘能力,能4500搞定,可能就给你派遣工4500,但全厂的都5000,这就是区别!其次,派遣公司,觉得你们流失率大,没做两个月就走了,可能会冒险,连五险一金都不给你们买了,当然,也有为了赚快钱的,不管长短,一律不买的也有。另外也有可能是用人单位要求不买的,派遣公司会要求用工单位承担所有工伤责任!
第四:劳务派遣工是不可能取消的,这个是市场需要,也是体制需要,只能说,劳动用工越来越规范了,不管是正式工,还是派遣工,都会受益。如果你明知派遣工,薪酬福利也清楚,接受了去上班,那就要有协议精神,不要说剥削你。因为你可以选择不接受或辞职,自己去找工作,不需要派遣公司。
怎么可能一样,有天地之别得,因为我就是一名劳务派遣工,说说我的切身经历,我被派遣到的单位里的正式工,工资比我们略高一点,可能有人会说了,才"略"高一点,可以接受呀!先别急,听我说完,差的是福利待遇方面,正式工每月有四天休假,有五险一金,年底的时候有年终奖,每年有年假,而我们派遣工,这些是统统没有的。其实怎么可能一样,因为有派遣公司在中间扒了一层皮,所以才有派遣公司是吸血鬼寄生虫的说法。他们压榨的,就是每个派遣工的血汗。
首先劳务派遣工也是签合同的,只不过劳务派遣工是跟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不跟用人单位有直接关系,劳务派遣公司是用人单位和劳务派遣工之间连接的桥梁,工资总额由用人单位转到劳务派遣公司,劳务派遣公司抽取部分提成,为其代交社保,剩余的发放到劳务派遣工手上。你所说的合同工应该是跟用人单位直接签订用工合同的,工资,福利都由用人单位财务处直接发放,申报缴纳社保。劳务派遣工就是用人单位采取的一种低廉的用工方式,其目的就是规避责任,缩减用工成本,所以劳务派遣工和用人单位的合同工(在编正式员工)在薪酬,福利,社保上的区别可大了,好的用人单位劳务派遣工工资相对高一些,但社保可能按最低标准缴纳,福利基本没有。作为一个资深的国企劳务派遣工,更多的是心酸和无奈。写的很辛苦,大家给个赞吧,
劳务派遣是企业规避用工风险的一种重要手段,既然是规避用工风险,那么反过来看其实就是风险嫁接给了派遣公司以及派遣员工,所以派遣员工的风险上和合同工是有一定区别的,而工资待遇的差别则根据企业的不同会有所不同,甚至不一定会有差别都有可能,整体的观点原因如下。
劳务派遣签订的劳动合同别不是和用人方企业签订的,其劳动合同上是和某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其名称一般为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等),而用工单位又和派遣公司签订了劳务派遣的协议,相当于用工单位从派遣单位购买劳动力,派遣公司把签订下来的派遣工派驻过去工作。
对于用工单位最大的好处是,当公司这类岗位(一般是较低附加值的,如蓝领、辅助工、保洁保安等)不需要、或者淡季需求量少的时候,可以与派遣单位要求暂停或停止劳务派遣,从而减少用工成本且无风险。
在劳务派遣相关法规及出现这个概念之初,主要就是为了解决企业周期性低附加值岗位的需求波动,盘活社会零散劳动力资源,但是现在越用越烂,变成了企业用工的法外之地了,所以现在管理越来越规范了,派遣类员工也必须购买规定的社保、企业用劳务派遣不能超过企业人数的10%等等。
因为本身是和派遣签订的派遣协议,根据需要可以随时停止派遣用工的需求,所以这就成为很多企业派遣用工的可以"任意"操作的法律真空区域,比如当对某个派遣员工不满意的时候,可以非常小风险的直接退回派遣。这对用工企业而言性质与辞退没有差别,却不用面临辞退的赔偿风险,要知道辞退正式的合同员工很大概率是要赔偿的。这就是最大的风险。
当然,从派遣本身的合同来讲,理论上派遣工的风险是较低的,因为退回派遣后,首先你只是被退回派遣公司,派遣公司和你之前还有劳动合同,是需要继续给你安排其他派遣的,没有安排工资也需要照发,最差的情形派遣公司和派遣工解除合同,那么最终也需要面临赔偿。
只是实际操作下,退回派遣公司后派遣公司给安排其他派遣工作机会,能够在同一个区域可能性不大,因为派遣公司合作的企业范围都很大,也许下一份安排的工作相隔几十公里也有可能,如果安排了你不去,那么责任就会被推到你身上,长期闲置派遣公司也不养闲人,各种细碎赶人功夫就来了。
所以,这就是派遣工面临的风险。
然后说到待遇,待遇这一点对于派遣公司、对于用工单位要求就仅有一个框架,法律角度仅仅要求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购买社保。
在这个基础下,好一些的公司可以把派遣工和自己员工同等对待,仅仅是规避一些用工风险就足够。但是有的公司却把员工分三六九等,在薪酬等级、福利、甚至购买社保的基数上都大不同。
这一点往往就要看不同的用工单位,怎么样的用工理念了。但社保五险即便是派遣员工都少不了的,这是法律要求的,只是购买的单位是派遣公司去买,但这些费用都由用工单位要结算付费给派遣公司的。
其实派遣很常见,就像华为阿里这样的一些大厂其一些运维技术岗位都有派遣外包,有的是劳务外包、有的就是派遣,合法在现行机制下用派遣的操作大公司都能做到合法合规,至于是否合理就只能交给市场用脚投票。但派遣终究是风险大的一个群体,企业免不了嫁接风险,降低福利。
小王和小李一块来到了某国有企业工作,不过他们的身份略有不同。小王是一名劳务派遣工,而小李是合同工。小王适合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然后被派遣到该国有企业工作,属于该企业的临时工作人员。而小李是直接与该国有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属于该企业的正式工作人员。不过,小王和小李刚刚进来的时候,都是年轻人,干的工作也都是差不多,也经常交流,看不出差别。
一个月后,小王和小李都发放了工资,他们相约一起庆祝一下,也把工资比较了一下,都差不多,有3000多元,只不过,小王的工资是劳务公司发放的,而小李的工资是由该国有企业发放的。这以后他们也常常交流,也对比着努力工作。三年后,小李因为表现出色,被领导看中,被提拔为某部门的副经理。小王表现也挺出色,领导也很欣赏,但因为是劳务派遣人员,也不能提拔他,但嘱咐下面可以给小王提提工资。
小王和小李又聚在了一起,小王对小李很羡慕,但小王也没有办法,也不太想改变。他们对比了一下工资,小李每月工资已经5000多元了,小王涨了几百,3600来元。又过了几年,小李调为了部门经理,小王却还是临时工作人员,而且工作积极性也差一些,干的工作还是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小李的工资待遇已经到了六、七千元,而小王的工资待遇还是不到四千元,可以想象他们以后的发展将大不相同。
通过小王和小李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劳务派遣工和合同工有着不少差别,很多方面劳务派遣工都不如合同工,如果能有机会转为合同工,一定要抓住。这些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虽然实际工作单位一样,但合同签订的主体不一样。劳务派遣工的合同签订主体是劳务派遣公司,而合同工的签订主体是工作单位。所以虽然他们实际都是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劳动关系却是一样的。如果碰到劳动合同纠纷的问题,劳务派遣工只能找劳务派遣公司,不能找实际工作单位,而合同工是可以找实际工作单位的。
第二,虽然实际工作单位一样,但发展潜力不一样。像小王和小李一样,然后派遣工和合同工虽然在同一个单位上班,合同工其实就是单位自己的员工,如果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是可以获得提拔的,可以担任一定的职务。但劳务派遣工不管做的怎么样,他始终是别的单位的员工,是临时工作人员,不太可能获得提拔。
第三,虽然在同一个单位工作,但工资待遇不一样。合同工工资是按照工作单位所在的工资标准来核定的,基础工作可能就会比劳务派遣工要高,再加上可以在这个单位升职,工资也会随之增长。而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待遇是按照劳务派遣公司工资标准来核定的,可能起点会低。虽然最终的工资费用都是由工作单位来出,工作单位有一定的工资标准制定权,但由于劳务派遣工只能干临时性辅助性的工作,不会得到提拔,即使干得好,工资增长也有限。
综上所述,劳务派遣工和合同工差距是比较大的,工资待遇也会相差很多,劳务派遣工的发展潜力远远不如合同工,然后派遣工是临时工,而合同工是正式工。如果有机会,还是要选择成为合同工而不是劳务派遣工。
工资待遇要是完全一样,那就不用区分劳务派遣和合同制了。劳务派遣是和第三方公司签约,相当于第三方公司派员工来这家公司工作,而合同制是员工和这家公司直接签约的。这俩是有很大区别的,举个例子,我所了解的某家企业,合同制员工是有公积金的,而劳务派遣是没有的,合同制员工基础工资部分就一千多,而劳务派遣仅三五百,而且在年终奖、取暖费等福利方面都是有差异性的,最重要的一点,劳务派遣要想升职,首先得转成合同制,然后才能升职。但一年也没有几个转正指标,很困难的,而且劳务派遣的,随时都有被退回第三方的可能,合同制相对稳定一些。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细节,而且各家企业也不完全一样,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合同制待遇肯定优于劳务派遣制。
劳务派遣员工与合同工的主要差别在于用人单位的主体不同,简单来说也就是发放工资的主体不一样。
首先,劳务派遣员工,是指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员工订立劳动合同,把劳动者派向其他用工单位的一种用工形式。
1、在劳务派遣中,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的是派遣单位,即:用人单位,是与劳动者存在劳动关系,给劳动者发放工资、缴纳社保的单位;
2、劳动者实际工作的地方是用工单位,用工单位的义务如下 :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对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所必需的培训;连续用工的等;用工单位是与劳动者不存在劳动关系的;
其次,合同工是指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
合同工即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员工,由单位为员工发放工资,缴纳社保。履行用人单位的相关义务。
最后,两者的工资待遇一样吗?
由于两者的用人单位的主体是不一样的,工资发放主体及标准亦不一样,所以两者的工资待遇是有区别的。
希望上述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劳务派遣和合同工差别很大:
1、合同工的管理主体是用工单位,人事、工作、社保属于直辖领导。
2、派遣工的管理主体是劳务公司,用工单位只有工作管理权,人事、社保由劳务公司负责。
举例说简单点,一个是自家请的保姆,薪酬直接给保姆。一个是从家政公司请的保姆,薪酬打给家政公司"抽头"后发放到个人,出现问题雇主对公司而不对个人。正常情况下工资水平应该相当,差别在福利待遇上。
因为劳务公司会拿走一部分费用,用工单位往往支付的总费用会比合同工还高,但是在劳务纠纷、招聘培训环节更省心,可以"打包"批量满足用工需求。
回答完毕!
很多人常常会把合同工跟劳务派遣工给弄混,觉得这两个性质是一样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刚入职的职场新人来说,更加觉得派遣工工就是合同工,其实,这两个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劳务派遣对于现在的企业来说还是比较常见的,这是现在企业用工补充的一种形式,而且也只能安排在一些临时性的岗位上,与合同工来说是不同的,那么具体的有哪些区别呢?
一、招聘使用的对象不同
劳务派遣工的对象是相对于比较普通的岗位,这些岗位都具有可替代性,招聘对象都是具有简单熟练的一般劳动技术人群,而合同工的对象是行政管理型、专业技术型人才,即企业管理、技术骨干力量的人群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群体。就好像小编现在在郴州劳务派遣公司公司,是属于单位本身,跟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在派遣公司工作,而不是被派遣到别的地方上班,所以小编是属于合同工。而与派遣公司签订合同,但是却被派到别的公司上班,公司也是由派遣公司上班,这样的就属于劳务派遣工。
二、录用程序不同
一般合同工的录用是有由企业人事面试通过后批准,还有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工的录用程序相对简单,有使用劳务工的基层单位根据工作量的需要自行安排,也不建立长期档案。派遣员工的主要渠道:农民工。
三、合同时间长短不同
合同工,一般签订合同的时限是三年甚至更长,相对来说比较稳定,而劳务工,合同约定时间短,一般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工签订两年的劳动合同,具有临时不固定性。签约到期限后,如确实需要续签合同的,再另行签约,每一阶段期限是二年时间,形成与劳务用工制度的临时性有直接的关系。
四、福利待遇不同
两者同工不同酬,合同工的工资待遇高于劳务工。国家要求各用工单位必须给劳动者缴纳各种基金,企业对合同工五险一金的,一般的企业对于劳务派遣工都只缴纳社保而已,公积金的话,一般是不帮助缴纳的,除非你是在一些单位做派遣员工的。
虽然一直在说派遣工应该与正式员工同工同酬,但是目前来看还是比较难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