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满清统治,已过去了一百多年,成为历史。努尔哈赤启事之初,有一个坚定支持努尔哈赤打天下的核心集团,没有这个集团的支持帮助,努尔哈赤可能一事无成,这个核心集团就是满族八大姓家族。 满清八大姓是指满清王朝时期,满族八个显赫的姓氏家族,它们是佟(佟佳氏),关(瓜尔佳氏),马(马佳氏),索(索绰罗氏),赫(赫舍里氏),富(富察氏),那(那拉氏),郎(钮祜禄氏)八姓。 其中,佟佳氏家族出了很多皇后和皇妃,可以说是皇后、皇妃的摇篮,更是佟佳氏家族与皇族的纽带。努尔哈赤元妃,顺治帝孝康章皇后,康熙帝孝懿仁皇后,道光帝孝慎成皇后,道光帝孝全成皇后,咸丰帝端恪皇贵妃,都是佟佳氏族人。 佟佳氏家族非常受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和信任。皇帝贴身侍卫、九门提督(掌管皇家禁卫军)都曾出自佟佳氏家族,甚至敕皇族姓氏,抬旗隶属上三旗,授于铁帽子王,敕建墓碑等。 当然,佟佳氏家族在后金开创时期及大清王朝初期,都作出了卓越贡献,涌现出诸多历史人物。例如,大清开国元勋,一等公扈尔汉,汉族名字为佟袭;少保佟图赖;内大臣兼都统,一等公佟国纲;总理事务大臣,一等公隆科多;一等公佟国维,这些也都姓佟佳氏。还有很多佟佳氏族人在满清王朝任重要岗位,时间跨度了二百多年。 据考证,佟佳氏家族古时出自叫佟佳的地方,今天的辽宁抚顺市新宾县境内,以地名为姓氏佟佳氏,家族甚是繁茂。《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十九·马察地方佟佳氏》记载:"按佟佳氏,初巴虎特克慎,生七子:长曰屯图墨图,次曰达尔汉图墨图,三曰颜图墨图,四曰扬嘉图墨图,五曰坦图墨图,六曰额赫礼图墨图,七曰嘎尔汉图墨图。额赫礼图墨图生穆喀,穆喀生旒锡,旒锡生岱密喀,岱密喀生额克星峨章京,额克星峨章京生扣肯费扬古,扣肯费扬古生四子:长曰巴笃理,次曰蒙阿图,三曰科耀,四曰布逊。兄弟四人自马察地方来归,为满洲著姓。" 满族老宅 这些兄弟及后世散居马察(浑江市西南)、加哈、巴尔达、佛阿拉、佟佳(均在辽宁省新宾县境)、扎库木、雅尔湖、长白山、瓦尔喀、哈达等多地。 其中,居住在佟佳这个地方的佟佳氏,即巴虎特克慎第二子达尔汉图墨图的后裔,佟养正、佟养性支系最为著名。 苏子河大转弯 明朝于开原、抚顺设市与女真人贸易,号曰"马市",实兼众货,以开原、抚顺等处为边地贸易的要道与重地。但明朝对女真人多有防范和打压,其入关、边贸多有限制,于是一些女真人把自己的姓氏简化,向汉族姓氏靠拢,例如满族八大姓氏分别改为关、马、索、赫、富、那、郎,佟佳氏改为佟姓,还有冠汉字姓童、董、高、赵、俞等。 佟养正、佟养性,本为女真人,世居佟佳。其祖上经商居于开原,后移于抚顺。《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二十》记载:天命四年,努尔哈赤率领的大兵征讨明朝,攻克抚顺城,佟养正同弟佟养性及族众来归。太祖高皇帝念养正原系满洲,将族人大半令居于佛阿拉,恩养三年,不加差役。后养正从征辽阳有功,授三等轻车都尉,寻奉命驻守朝鲜界之镇江城,时中军陈良策,与居民潜通明将毛文龙,令别堡之民,诈称兵至,大呼噪,城中惊扰,良策乘乱执养正,杀其子丰年,并从者六十人,叛投毛文龙,养正抗节不屈,遂被害。雍正九年,奉旨追赠光禄大夫,一等公,加赠太师,谥忠烈,立碑墓道,并崇祀昭忠寺。" 佟养正之弟佟养性,明末时期是抚顺、开源数一数二的大商人,依靠族人在明朝里做官,与女真人商贸往来频繁,赚了个盆满钵满,并认识努尔哈赤,认为努尔哈赤能成大事,暗中钱物支助努尔哈赤。明朝知道后,其在明朝中族人被追杀殆尽。佟养性投靠努尔哈赤,努尔哈赤把皇族女子许配给佟养性做媳妇。佟养性非军人出身,不能前线打仗,做后勤保障工作,其模仿研发的火炮给予努尔哈赤及皇太极极大支持,没有这些火炮打不下宁远城等城池,进军不了中原,佟养性立了大功。佟养性死后葬在了抚顺市会员乡,皇帝敕建了汉白玉石碑。 佟养性坟墓汉白玉碑 努尔哈赤娶佟养正之女为妃——元妃。顺治娶佟养正之孙女、佟图赖之女为妃,后生子并继位为康熙皇帝,被追任孝康章皇后。《清史稿》记载,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少保、固山额真佟图赖女。初入宫,为世祖(顺治)妃。顺治十一年春,妃诣太后宫问安,将出,太后问之,知有妊,谓近侍曰:"朕妊皇帝实有斯祥,今妃亦有是,生子必膺大福。"三月戊申,圣祖生。圣祖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二年二月庚戌,崩,年二十四。初上徽号曰慈和皇太后,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康慈和庄懿恭惠温穆端靖崇文育圣章皇后。后家佟氏,本汉军,上命改佟佳氏,入满洲。后族抬旗自此始。子一,圣祖。 孝康章皇后家族成员。祖父:佟养正;父亲:佟图赖,母亲:觉罗氏;兄弟:佟国纲、佟国维;侄女:孝懿仁皇后、悫惠皇贵妃;侄子:隆科多、庆复;丈夫:爱新觉罗·福临(顺治帝);儿子: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佟佳·隆科多,字竹筠,满洲镶黄旗人,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佟国刚第三子,清朝康熙、雍正时期重臣。 清圣祖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满州镶黄旗人,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后,祖父为太子太保佟图赖,领侍卫内大臣。 佟佳氏居住雅尔湖分支的扈尔汗,又名达力罕暇,生于明万历四年。扈尔汗的父亲扈喇琥,明末时期为雅尔湖地方的部落酋长。育有13个儿子,扈尔汗是长子。 明朝万历十六年,扈尔汗随父亲归努尔哈赤麾下,被努尔哈赤收为义子。年少的扈尔汗跟随汉王驰骋疆场,英勇杀敌,无所畏惧,屡建奇功。据抚顺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七年,1616年正月,努尔哈赤称汗建立了后金国,天命元年,扈尔汗被封为一等大臣,与将臣额亦都、安费杨古、何和里、费英东同封为开国议政五大臣。顺治二年封"铁帽子王花马佟袭"。据说,后期参与了皇子嫡位之争被冷落,48岁忧郁而死。 扈尔汗之墓 经考察,扈尔汗之墓坐落于今抚顺市哈达乡下哈达村,家族后人佟德贵收藏家谱,按族谱理顺,他是八世祖扈尔汗的次弟胡施塔的第11代孙。 佟佳氏家族马察分支巴都里,为初佟佳氏 巴虎特克慎第六子,六代孙,父亲为 扣肯费扬古。据《清史稿》记载,巴都里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礼部承政,为礼部居贝勒之下的大员。《满文老档•博格达彻辰汗篇》记载:天聪三年(1629年)十一月初八日,汗颁谕曰:因克遵化城,自固山额真、甲喇额真及登城士卒,俱以次赏赍。巴都里指挥本旗兵攻战有方,擢三等游击为二等游击,汗亲酌以金卮,赏缎五。另记,巴都里,清满洲镶蓝旗人。天聪、崇德间,从攻明朝及朝鲜,屡有功。顺治初年,官至镶蓝旗满洲都统,被授予三等男,巴都里死后敕建汉白玉墓碑。雍正二年奉旨于崇文门内建"昭忠祠",以表奖太祖创业以来忠勋,都统巴都里名列靠前。 目前,巴都里墓地和敕建的汉白玉墓碑还在,坐落于抚顺市东洲区兰山乡金家沟村,距今已有三百多年。该墓地还有其后代坟茔,皇帝敕建的石碑。 谢谢观看! 再见! 版权所有,剽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