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倒逼宁王,布局电池产业,新能源汽车生态恐变化
近日,有消息称长安汽车申请了一系列与"蔷薇"相关的商标,其中包括"长安蔷薇电池"、"长安蔷薇能源"等,这个动作不仅意味着长安准备在新能源业务上启用"蔷薇"品牌,还可能预示着它在电池产业上,继续深化的可能性。
此前 , 长安汽车官方曾经回应过电池布局的传闻,表示主要聚焦 在电池系统集成领域, 包括 持续研发CTP(电芯集成到包)、CTV(电芯集成到整车)等集成工艺并实现量产 ,并没有提到会涉足电芯研发及生产 。 不过,从长治久安的角度来看,主机厂,尤其是像长安吃过自主技术"甜头"的,一定还是很希望能够掌握核心技术的,否则当新能源取代传统燃油车时,长安自主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将付诸东流,因为目前来看,三电中的电机、电控固然重要,但电池毫无疑问,是 最 核心的。
所以,当"蔷薇"商标出现时,完全不排除长安进军电 芯业务 的可能性。而就在近期, 广汽 已经 明确行动起来,总投资1 09 亿元砸自己的电池业务,之所以这么有魄力, 是广汽董事长 曾庆洪不想为宁德时代打工,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汽车成本的40%-50%,甚至还在不断提高,有的已经占比达到60%。那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曾庆洪曾在论坛上公开表示过。
从长期来看,广汽、长安选择的方向无疑是对的,从特斯拉、比亚迪的发展模式来看,顶尖的主机厂,还是要把 最 核心的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不过这样一来,"宁王"宁德时代的日子恐怕会变得不太好过,所以可能倒逼其向产业上下游布 局,未来3- 5 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生态,有可能会发生一次变化,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车评网】原创,作者: 观察者小刘 ,编辑:小编撰,关注【车评网】,专注汽车行业深度报道。
特别声明:本文仅授权与车评网签约联盟媒体转载,其他未经允许不得侵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