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芯片法案落地,报应就到,难阻中国芯片产业发展?
8月美国出台芯片法案,同时与日韩及中国台湾组建芯片联盟,一举切断中国大陆对高性能芯片的采购、代工业务,同时严控高性能芯片设备出口中国大陆市场,可谓贼心之黑。
另一方面,美国计划为本国半导体产业提供527亿美元政府补贴,强势再造半导体产业链,来对抗中国半导体产业。
然而,法案落地当日,美芯片股及科技股应声下跌,损失惨重,反映华尔街对该法案的质疑和不看好,小编认为其原因有三:527亿美元,看着很多,但对于动辄投资百亿的半导体芯片产业,只是杯水车薪,况且,美国制造业长期处于"空心化"的状态,突然,加紧投资芯片产业,需要大量的操作人员及技术熟练的技术员,同时,美国用工成本价格很高,在美国生产半导体,对于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及其不利,将拉低芯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
美国芯片产业,早已形成本土研发设计为主,国际代工为辅的产业模式,仅仅只有少量如英特尔等公司有自己的芯片制造产业,此次的527亿美元的补贴,主要是为了重建美国的芯片产业链,补贴对象也就是英特尔之类芯片制造企业,跟如高通等以芯片设计为主的企业来说,没有半毛钱关系,最终他们也拿不到一分钱,所以高通们响应热度不高,还存在抵触的情绪。如高通CEO在芯片法案之后,主动向中国示好,明确未来将加大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在难道不是高通一种无声的抵抗吗?
中国市场庞大,购买力惊人,谁不想去分一杯羹呢?但美国企业确要克制自己减少或断供,这难道不是阻碍自己发展的逻辑吗?这难道不是自掘坟墓吗?科技企业持续发展,需要科技支持,科技成功需要庞大的资金和人才的投入,资金来源主要是量产产品的销售产出额,这是一个健康的正向循环,但是,美国的做法,会降低企业的营业产出,变相的减少研发投入,放慢企业产出的研发速度,这不是在等待我们的步伐吗?
况且,中国的大市场,内资也是看在眼里的,也在想尽办法寻求突破,中国人的聪明是外国人想不到的,他们觉得很难得东西,曾多少次放言,中国几十年搞不出来的技术,最后,那个不是几年到十几年就搞定了呢?如原子弹、氢弹、卫星、导弹、激光、电磁炮、北斗导航、盾构机、特高压电网、高铁、大飞机、5G等等。
其实,要辩证的看这次的美国芯片法案对我国芯片产业发展的影响,短期来看是不利的,但长期发展未必就是坏事。
美国芯片法案短期会阻挡我国赚快钱的企业的发展和芯片高次代制造的升级换代,不利于高次代芯片产业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设备的购买。但是,就长期而言,能让更多愿意发展的企业看到契机,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去做研究开发,同时,国内制造企业,也把高挑的眼光放下,愿意去采购国内企业的设备,稳固自己的生产,这样双方可以建立起默契的合作关系,形成正循环发展态势,这种正循环的建立将意味着高速度的发展。
第一步,实现技术水平追赶。
第二步,高性价比占领市场。
第三步,实现技术的超越,彻底收购或击打到对手。
总结,美国对我国越封锁的行业,我国发展都站在了行业的巅峰,芯片产业也不例外,中国企业喜欢赚快钱,静心做研究的不多,那是因为能买到,等到被卡脖子时,突破只是时间问题。倪光南院士早就明确表示,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唯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不怕被人卡脖子,华为虽然有很多核心芯片技术,但是能设计不能生产,还是被卡住了脖子,所以,不论是设计还是制造,都要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破解背后的枷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吗?欢迎大家一起评论留言!
文/文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