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习惯说,胸片看不清这个肺结节是不是癌,做个CT确诊下,这个表述是错误的,包括在CT在内的影像学检查对绝大多数的病都是确诊不了的。 啥东西能确诊? 其实影像学的确诊只是个相对的,举个简单例子,两个人打架,一人把另一个人手指头掰了,拍了片子说有骨折,法律上也承认,医院也按这个治疗,这就是确诊。 假如拍了片子没骨折,经过很多专家会诊也认为没骨折,但实际上做了MR后发现有骨折,这不能算误诊,因为技术所限,这种骨折叫隐匿性骨折。那就不能说,我靠片子确诊了没有骨折。 所以,我们影像学的报告,意见那里多数都是写检查印象。 因为,这个结论确实是靠放射科大夫的主管判断得来的印象而已。 回到,问题提的肺癌,何时CT确诊。其实简单一句话,CT单靠影像表现无法确诊肺癌。 可能很多回答者已经将腺癌,鳞癌等各种表现给大家列举,若真感兴趣可自行阅读,但作为普通读者,完全没必要去了解这些细节。 CT所示肿块为左肺癌。依据:肿块,分叶,支气管截断。 放射科大夫如何读片? 通常一个大夫要经过本科,硕士,博士,然后多年住院医培训,学习内外妇儿,解剖,病理,生理,生化等等各个学科,然后上述科室各疾病可能的影像学表现,烂记于心,然后不停的读片,跟老师学习各种经验,提高自己,然后才能独立发报告。 截止到目前,最高水平的医院放射科,诊断完全准确率能达到百分之七十已然不易。 为何?人体的疾病是复杂的,存在很多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的情况,而且同样的疾病,在不同时期表现又不完全一致,影像表现太复杂。尽管放射科大夫读片时尽量综合利用多种信息,但目前最好的办法仍然是对疑难病例的MDT,多个学科的大夫一起会诊。 我是小影大夫,一名影像科医生。CT的诊断都不能作为确诊的依据。要确诊肺癌,唯一的检查是病理诊断,其他的影像学检查(X光、CT、磁共振或者PETCT)都只能作为考虑、或者可能性大。CT在肺部疾病的诊断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当于呼吸科医生的眼睛,能准确的看到病灶的部位、范围、大小以及累及的程度、跟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虽然CT不能确诊肺癌,但是看到一个病灶有非常典型的恶性征象、有侵犯周围组织器官,还有淋巴结肿大的话,那么诊断肺癌就八九不离十了。 CT检查不能确诊肺癌 CT检查不能确诊是肺癌,做肺部CT可以看到肺里病灶的形态、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侵犯器官、有无淋巴结转移。如果看到这个结节或肿块,长的有分叶、有毛刺、边缘不规整,那么影像科医生会考虑是肺癌可能,如果有淋巴结肿大,有组织侵犯,那么更加支持肺癌的诊断, CT报告有99%的可能是肺癌,但是也不能作为确诊肺癌的依据。 比如这个右肺的肿块,有分叶、毛刺征,胸膜牵拉征,CT诊断直接写肺癌,有99%的可能是肺癌。 要确诊是不是肺癌,只有做支气管镜活检或者穿刺活检,取点组织出来化验,看到癌细胞,才能确诊是肺癌,CT的结果永远是考虑。为什么CT不能确诊肺癌? CT作为一种形态学表现的检查,不能确诊,确诊是需要细胞学上真真的看到癌细胞。CT只能看到一个病灶的形态,看到它表现出来的形态特点。CT只能通过看它长什么样,来推测它是不是肺癌。有些典型的表现,诊断肺癌没问题。 但是有些肺癌很狡猾,很容易伪装自己,把自己装成好的,在CT上表现为形态光整,影像科医生有时候就会诊断为良性的结节,其实手术切除来是恶性的。 有人说某某诊断为肺癌,不治疗回家了,现在几十年了还是好好的。以此来作为得了癌症不要治疗都能活的好好的事例。首先要问的就是是不是病理已经确诊了的肺癌,如果只是影像上的考虑肺癌,有可能不是真的肺癌。有些炎性的结节,比如隐球菌感染,可以自行好转。 也有些情况是看到一些长的很像肺癌的结节,有分叶毛刺等,但是手术做出来是良性的。这样的情况都存在,CT是根据形态来判断一个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显然不能确诊,比如看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通过看面相,多有经验的人都会有错的时候。 形态不能确诊肺癌,只有靠病理的细胞学才能确诊肺癌。 我是小影大夫 ,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胸部CT可以说就像呼吸科医生的一只眼,在临床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胸部CT在诊断肺癌中极其重要,但不能说胸部CT可以确诊肺癌。很多老百姓可能对癌症确诊标准不太清楚,所有的恶性肿瘤确诊的金标准是病理,没有病理诊断,哪怕CT百分之九十以上认为是肺癌,也不能说确诊为肺癌。这是临床上的诊断肿瘤的基本原则。 在胸部CT中,哪些情况下很可能是肺癌呢? CT上肺癌表现为周围有毛刺,密度不均匀,长得这里突出、那里凹陷的不规则团块,且与周围分界不清晰。肺腺癌典型CT表现为具有分叶、毛刺的实性结节,甚至多发肺内结节。部分病例可有空泡征、胸膜凹陷征、细支气管充气征、蜂窝征以及磨玻璃征,如果肿瘤较大,中心坏死会出现偏心性空洞。部分病人累及胸膜而引起胸腔积液。鳞癌典型CT表现为肺门区不规则肿块伴肺不张,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肿瘤的实际大小与不张的肺。小细胞肺癌典型CT表现为肺内结节伴肺门及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肺大细胞癌典型CT表现为边界清楚、边缘光滑的巨大肿物。 CT再怎么高级,就像相机一样,几千万像素,只能说看得更清楚一些,把一些微小病变能挖掘出来,几毫米的小结节都能被找到,但CT影像也需要通过医生的眼睛来观察病变的特点,根据病变特点来判断病变性质,可能是良性还是恶性,这些是宏观层面上。CT无法判断微观层面的东西,细胞的形态、细胞的良恶性及恶性程度等等,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明确。部分特殊肿瘤细胞甚至需要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才能确定。 所以,胸部CT在确诊肺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CT的无创性,比较容易实施。一旦胸部CT高度怀疑恶性肿瘤,则需要一些有创性的检查,比如肺穿刺活检、气管镜、转移淋巴结活检或者直接手术。肺癌的最终确诊手段是取出的标本做病理检验。 肺部健康体检,首选胸部CT;发现肺内病灶,想要明确是不是肺癌,也首选胸部CT。CT诊断中,肺癌有哪些典型表现? 1.肺腺癌 这是最常见的类型,大约占60%(不同的研究数据有一定差异),女性多于男性,多表现为肺部分叶状肿块。 典型的肺腺癌,可以呈类圆形或分叶状,边缘可见毛刺(2毫米左右),胸膜牵拉,近段支气管狭窄、截断,可见供血血管,当血管受牵拉时表现为血管集束征。 这个事情就不是很早期了,大部分还可以做手术切除。 如果检查得更早一点,可以通过胸部CT筛查出早期肺腺癌,多表现为混合磨玻璃结节或实性小结节。 像这种小病灶,一般小于两厘米,因为癌细胞分化好,呈附壁生长,表现为边缘清晰的磨玻璃影,肿瘤内部可以有实性成分(肺泡塌陷或者肿瘤浸润)。 这个时候发现的肺癌,大多数可以根治!甚至不需要术后化疗。 2.肺鳞癌 这种类型第二常见,大约占30%,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大多有常年吸烟史。 肺鳞癌破坏力强,肿瘤内部常发生坏死,形成不规则厚壁空洞,增强扫描时空洞壁不均匀强(这一点常用来鉴别肺结核)。 一般到这种时候,做手术风险就比较大了。 如果再早一点,老烟民重视一下胸部体检,有可能发现一些早期肺鳞癌,将纤维气管壁增厚。 箭头所指的位置,就是局部放大的肿瘤,堵塞了肺段支气管。这个时候通过支气管镜可以看到腔内新生物 ,有些表面容易破溃出血。 这种时候是可以完整手术切除的。 3.小细胞肺癌。 这种类型大约占10-15%,多见于烟民和重度污染场所,包括经常接触二手烟的女性。 这种类型生长快,转移早,大约30~60天就能增加一倍,并且早期就能发生肺门及纵隔广泛淋巴结。 所以大约只有5%的小细胞肺癌,能够抓住手术机会。 近年来发现有一种肿瘤标志物,叫做促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很敏感,可以指导诊断,并且评估预后。 除了上述几种类型之外,还有一些少见的病理类型,可以通过CT发现,结核支气管镜、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手段协助确诊。 这里是豪大夫,谢谢阅读,欢迎关注! 大家好,我是医疗工作者张,是一名执业医师,可以为大家普及一下健康知识,若了解更多,关注我! 肺部恶性肿瘤中以肺癌最为常见。肺癌绝大多数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上皮。肺癌多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因而瘤体多呈不规则球形,肿瘤境界不整齐。由于肺癌生长较快,在肿瘤的剖面上常见坏死及出血。根据肺癌的发病部位可分为中心型和周围型。发病的个体以老年人多见,40岁以后发病率增高。在我国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种族也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发病因素。CT检查用于肺癌的鉴别诊断及分期,也是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 CT影像表现与鉴别 CT检查显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及阻塞,是诊断中央型肺癌的主要依据。对于CT诊断困难的中央型肺癌病例,应做支气管镜及活检。周围型肺癌表现为肺内孤立性结节或肿块,病灶多有边缘分叶、毛刺状等形态特点。HRCT 平扫和增强尤其适用于早期肺癌的诊断。孤立性结节是早期周围型肺癌最常见的基本表现。通常病灶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称为"结节";而大于3cm的称为"肿块"。癌性结节的边缘欠规整,可呈小分叶、小棘状或锯齿状,还可有短小毛刺。其内可表现为小结节堆聚、出现小空泡征、支气管充气征、钙化或癌性空洞等。空泡征指结节内直径为1~3mm的低密度区。支气管充气征是诊断周围型小腺癌的重要征象,主要是癌细胞伏壁式生长所致。相对于良性结节而言,钙化呈偏心性、细点状,一般小于结节横截面的10%。癌性空洞多为厚壁,外壁不规则、分叶,内缘不光整或有壁结节,小的空洞呈偏心,大的可为中心性。病灶周围的胸膜切迹(胸膜尾征)多见于鳞癌及周围细支气管肺泡癌,但该征象并不特异,一些良性病变中也会出现。而因牵拉胸膜的反应性局限性增厚在恶性病变中多见,统计显示76.9%的鳞癌和70.6%的腺癌可出现,在良性结节中出现的概率仅为4.1%。血管集束(连接)征即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的表现,多见于腺癌,次为鳞癌(共约70.4%);在良性结节中出现的概率为26.1%,以炎性假瘤多见。肺癌病灶处的支气管可表现为切断、压迫、包埋,支气管腔规则或不规则狭窄,管壁增厚。肺癌病灶的增强程度目前认为与其大小无关,增强前后病灶的CT值升高在30~60HU范围内被认为高度提示恶性,以30HU作为升高的下限值来评价良性和恶性已基本被接受。肺癌病灶多数呈完全增强,但以不均匀多见;少数由于内部存在坏死而为外周边缘强化;少数也可均匀强化。 不同发病部位肺癌的CT表现 1、中心型 是指发生在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或段支气管上的肺癌,多数为鳞癌或小细胞未分化癌。肺门区结节或肿块。肿瘤起自支气管粘膜,外形呈息肉状、乳头状或茸命状,软组织密度,投影于支气管腔内。当肿瘤稍大,可引起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或阻塞性肺不张等一系列继发性改变,此时结节或较小的肿块影可能被掩盖。由于肺泡腔内充满炎性残屑,使肺不张时体积的缩小常个如单纯性肺不张,在炎性实变区内亦常缺乏"空气支气管相"。经消炎治疗后,浸润可有所吸收,但通常并不完全消散,且因阻塞源仍存在,常在短期内又复发。若炎症未经治疗,则可发生化脓性空洞。肿瘤进一步生长后可侵出管壁内及邻近肺组织及淋巴结,造成边缘肺门部肿块,肿瘤亦可向心性直接侵入列纵隔内,并包绕大血管。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后可引起上腔静脉综合征,CT 在评估肺门肿块及肿块侵犯的正确率可达到94%以上,明显优于胸部x线平片。 2、周围型 是指发生于段支气管以远的肺癌,约占全部肺癌的40%。病理类型多数为腺癌,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约占周围型肺癌的30%。 其次为鳞癌、大细胞未分化癌及小细胞未分化癌,周围型肺癌的CT表现多样性。结节或肿块为周血型肺癌最基本、最常见的CT表现。结节开始小,随后渐大,随肿瘤增大渐致密,结节的密度可均匀或不均,有空泡和坏死区。 3、鳞状细胞癌 鳞状细胞癌以高龄、男性及吸烟患者居多,约60%为中心性。初始,肿瘤多局限于支气管壁,CT上可阴性,有轻度核膜和管壁的不规则增厚,癌瘤细胞检查的阳性率较高。支气管镜检全及刷检亦多有阳性发现,待肿瘤稍大,突入支气管管腔。可造成一系列继发性阻塞,包括阻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等。 4、肺小细胞癌 肺小细胞癌可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影像学上约86%肺小细胞癌为中心型,14%为边缘性。中心型者常表现为肺门区肺块,肺小细胞癌的CT扫描大多伴有肺门淋巴结转移,转移的淋巴进行性增大,起始边缘锐利,突破淋巴结包膜后边缘即模糊。 肺部疾病出现"同病异影"和"异病同影"现象屡见不鲜,加之肺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颇为错综复杂,给肺癌的诊断带来不少困难,所有的所谓"恶性"表象中,几乎没有一个是绝对的依据,包括CT上发现的钙化而排除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判断。 CT确诊肺癌?这是非常普遍的误区,很多所谓的"癌症"就是这么来的。某某某说是到大医院诊断了某某癌,然后回家等死,想吃点什么不吃点什么,后来病人没事,于是说得了癌症原来可以自己好,根本不需要治疗;或者找了个什么郎中,或者所谓的神医高手主动热情找上门,说可以治好他的癌症,弄了个神方秘方,后来病人果真没事,于是,神方秘方治好了癌的消息就这样传出去了。 其实,他这个人根本就没得癌症,所谓的大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癌症,根本没有的事,只是医院的CT提示某个地方有个阴影或占位,不排除某某癌可能。有的人一看"癌"字,就说大医院诊断了癌症。晕,这只是一个初步不排除,远没有诊断,需要进一步检查去确认。 很多人都认为做了CT就可以确诊癌症。事实上,不管是CT还是B超或磁共振,或者所谓的高大上的PET-CT,都不能确诊断癌症,癌症的确诊需要活检或手术病理检查,也就是取得病灶的组织标本,在显微镜下看形态学,或借助于免疫组化等检查,从而最终确诊,有时特别困难的病例不能一下确诊,需要综合临床资料,有时需要动态观察,多次活检。 肺癌不能通过CT来确诊,CT可以发现肺占位,怀疑肺癌可能,到底是不是肺癌,需要通过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活检、可疑转移淋巴结活检等来取得标本送组织学病理检查或细胞学检查。CT检查的价值,一是发现病灶,二是有时可在CT引导下做活检,三是进行分期,四是进行疗效评价以及治疗后的复查随访。 CT在肺癌的诊断中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却不可以作为确诊的依据。 早期肺癌大多表现为实性或半实性结节,也或者是磨玻璃样结节,随着病情进展,结节逐渐增大,会形成大的肿块,无论是大小结节,还是肿块,CT都能发现,但是CT只是发现肺部的异常病灶,可以考虑或怀疑肺癌,但不能作为最终的诊断。因为一些良性的疾病,也可以表现出结节影像。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肺癌的可能性最大呢? 一般根据结节的形态、大小、边界、钙化和CT值等来判定。 1、一般来讲,部分实性结节的恶性概率最高,依次为磨玻璃密度结节及实性结节; 2、结节形状越不规则,恶性可能性越大; 3、单发结节较多发结节,恶性的概率高; 4、结节倍增时间越短,恶性的可能性越大。 典型的肺癌结节,CT 征象可表现为分叶或放射状毛刺,密度不均匀,靠近胸膜的结节还会出现胸膜凹陷,结节越大,单发孤立,恶性的可能越高。 总之,具有上述特点的肺部结节,恶性的可能性最大,但最终的确诊需要依赖病理诊断。 注意!CT诊断中,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确诊为肺癌!CT不能确诊肺癌! 不信?你可以仔细看看放射科医生出的胸部CT报告!没有病理诊断的患者,放射科医生一般是不会下肺癌这个明确诊断的。一般他们会报肺部结节多少个,最大的位于哪儿哪儿xxcm*xxcm或者是xx部位肺部阴影或者是xx肺占位。如果觉得十有八九是肺癌,他们会写"恶性肿瘤可能性大"或者"肺癌?",注意这个"?"写的就十分"精辟"!既告诉也临床医生这个影像学检查结果符合肺癌的表现,同时由于病人没做病理,所以又不能下明确的"肺癌"诊断。"实在点的放射科医生"有时候直接写一个考虑"肺癌",建议穿刺明确,其实说白了就是告诉你CT还不是最准确的,我说了不算哦,你还得做病理检查! 为什么CT不能确诊肺癌? 因为CT是通过扫描患者的胸部情况,然后通过计算机集成图像,而医生看的是"图像"!它不像病理科医生一样可以直接看到肺组织切片里下有没有肺癌细胞。有时候图像会"骗人"!这个道理太好理解了,举个例子吧,小时候用手玩过影子吗? 看这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