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十年来好像没有出什么教育家,答非所问!有新的理论提出,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效果明显,受到广泛好评的教育家在哪里?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几千年来还没有突破孔子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亦步亦趋模仿着孔子。如果一定要区别一下,那就是工作分工。有的是教学第一线,称之为老师。有的是领导岗位,把教学上升到理论,称之为教育家。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研究机构,这些人也是教育家。 教育家和教师最大的区别是:教育家把教育对象当"人"看,教师把教育对象当"学生"看。 具体可以这样理解: 教育家认为教育是一项面向"人"的事业,承担着启发心灵、启迪智慧、唤醒灵魂的重任,担负着帮助人摆脱蒙昧、传递文明的责任。 教师认为教育就是向"学生"传递经验、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考上理想的学校,将来能在社会上有饭吃。 基于以上教育家和教师对教育对象的不同认知,二者的关注重点和目的也完全不同。一、教育家关注"人"的发展,教师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 教育家把"人"的长期发展作为自己的关注点,注重从"人"的角度探究教育对象的行为、心理,从"人"的立场解释其原因,验证其结果。比如在看待中学生爱顶撞老师这种现象时,教育家解释为青春期阶段的叛逆表现,教师则大多会理解为学生不尊重老师。 教师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关注的重点,注重从"学"的角度考虑如何让学生态度端正,热爱学习,并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比如在看待文化课一塌糊涂、体育运动好的学生,教师可能会给他戴上"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帽子,教育家则会认为人各有所长,能尊重个体差异、发掘个体的潜能就是好的教育。 二、教育家从"人"的发展角度研究教育的理论,教师从"学生"的考试成绩角度总结教学的方法。 教育家研究教育和教育对象的目的是在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中寻找教育的规律,验证某种教育观念,形成一定的教育理论。例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理论,以及爱的教育、赏识教育等理论都是出自像罗杰斯、魏书生这样的教育家之手。 教师则把提高学生成绩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把取得好成绩的做法当做成功的经验,热衷于围绕成绩总结出一系列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学科教学的具体方式方法。例如讨论式、分组式、提问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和案例呈现、文本示范、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都是在一线教学的教师们总结出来的。 教育家和教师同是教育工作者,一个众观全局,一个着眼一点;一个研究理论,一个具体实践。但二者又密不可分,教师的教学实践需要教育家的理论来指导,教育家的理论需要教师实践来验证。所有教育的理论都是从教育的实践中来,再回到教育的实践中去,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成其为正确的理论。教育家首先都必须是教师,然后才可能成为教育家。 作者简介:中学高级教师,专注教育事业数十载,国家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国培计划"优秀指导老师。关注我,一起分享教育的那些事。 一个教育专家撰文《人民教育》上,说:前面是一块绿草地,有草有水,象放牛一样,把学生赶过去,让他们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吃草,根本就不需要教师干涉,会活得很好,这也就是素质教育精神。我给教师讲座,举此例后讲:一两只牛,或需可以,但一那群牛,绝不会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吃草。放牛,必须穿着鼻子,由牧人管理着。而学生不是牛,他们还必须学习,而不是吃饱就够了。 我最怕机关非专业出身的行政主要领导外出学习、培训回来后,给一线教师讲课。因为那些内容全是专家讲的,全是理想的画大饼,如果教师执行起来,全是赛课模式,讲得天花乱坠,却缺针对性、没有实用性,而在实际上教师都不那样讲。所以我对教师说,按你自己讲得最得意、效果好的模式、体会讲。 专家的案例可以听,但讲教学,专家不接地气;讲教育,想当然,认为:教师可以万能,这根本就是不可能。讲理论,一套一套,大多从国外理论嫁接而来:建构主义学习论、任务驱动法、核心价值学习法等,有些直接用英文名词。这些教育理论,全在教师的经验文章、体会、研究报告里,而实际,好教师大多用的:因材施教,而这个中国孔子就开始的教育教学方法,从来没得到开发和深度、专业性的研究,行成系统性成果,虽然被引用了两千多年,而新理论几个月、几年。因为新理论深奥、高大,教师不懂、不知,方显专家的水平。 谢邀请 教育家是专门研究如何育人的理论问题,对教育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家和他的理论流芳百世。如,孔子就是伟大的教育家,祖师爷。他的理论和教育方法,至今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而教师只是授业育人的职业人,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家寥寥无几,而教师千千万。 谢邀回答:教育家与教师的最大区别,本人认为一一教育家可以首先是教师,而且可以是教师中的出类拔萃者。但教师能修炼成教育家者,恐怕是凤毛鳞角,寥若星辰。 教育家是教育实践的总结者集大成者。教育实践上升到教育理论,是教育家智慧的结晶,又能很好地反哺教育实际,对教育者有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春秋时期的大教育家孔子,教育界的鼻祖。他倡导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教育学说教育理念,其弟子把老师及嫡传圣贤弟子的言行语录,整理成儒学经典《论语》。有后世名家评价说,半部论语便可治天下,可见其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功力之巨大。 古代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还有宋朝的朱熹,世称朱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儒学集大成者,闻名于世。 近现代的教育家我比较推崇民国时期的蔡元培。蔡先生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又为民国政府首任教育总长。他在1912年发表了著名的教育论文《对于教育的意见》,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方针,即军国民敖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毛主席称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可见评价之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提出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我个人认为就是在蔡先生五育基础上的创新和拓展。日前在中共中央召开第27次中国高校加强党的建设的视频会议上,中常委王沪宁同志强调,我们的教育方针,仍然是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我觉得这很好,非常符合国情民意,是国之教育发展大计,国之教育大政方针。 近现代教育家我们较熟悉的还有陶行知、徐特立等人,他们也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 当代的教育家也许正在成长期。目前我稍有一些认知的是辽宁盘锦市教育局长,中学特级教师魏书生,以及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教育学博士李镇西。他们或是以后中国当代教育家的杰出代表。 至于绝大多数教师,一般来说,都是教育方针的执行者,教育理论的实践者。执行的好不好,实践的优与劣,取决于教师的认知水平和实际的运用能力。当然也包含自己的创新和升华。如果在教书育人的基础上,能学习借鉴他人的理论,能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创新升华成新的理念,成为可以复制的业界认可的,那么这样的教师就可能成为教育行家或教育家。 一句话,教育家可以当教师,教师很难当教育家。 1
教育家首先是一个好教师。好教师却不一定称的上教育家。 教育家和好教师的最大区别在于一个"家"字。教育家是指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一个用于描述高层次杰出教育人才的概念。 谢谢悟空邀请。 "教育家与教师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要准确的说明教育家与教师最大的区别,只能用什么时候的教育家与教师作区分,辨区别。从教育世家孔子到现在的所谓教育家名人,教育家本质上就有不可思议的差距,教师同样也是如此有别,从毛泽东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到现在的优秀教师一大批,同样也是不同时代的"教师杰作"。 孔子学院培养出来的教师与现在新时代培养成熟的教师,在教育理念的解读上存在"代沟",虽然说是孔子是教育的"奠基人",但现时代的"教育家"评头论足,剖析利弊。作为一名小小的凡人者,也同样是一个教师中的"自然数",我自己与现实中的教育家相比较,实在不好意思? 既然是回答问题,我认为教育家与教师的最大区别是相差甚远,各有各的人生模式。教师通过努力钻研,可以向"教育家"奋斗,而教育家应该是教师中的佼佼者。两者之间的最大区别是,"教育家"是嘴上功夫,是不考虑"现实异地"的特殊情况,也就是现实中的"画匠妈妈",脱离群众的"高谈阔论"而已。 作为教师,不但要有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而且还要在"教书育人"的德才兼备条件下立德树人,使自己的对象学生向栋梁之材奋斗。简单的说,教师是"教育家"教研的对象,教师要通过理论去验证实践,而教育家只是以自己的见解归纳"理论知识"。最大的区别是教师与教育家的职位不同,岗位职责不同,各自的名称和定义不同。 我认为教育家是自己亲力亲为,从教育思想、理念、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实践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有专著的、高层次的教育工作者,如古代孔子、孟子,就是古代教育家,现代教育家魏书生等。这种人是国家乃至世界有名的。 教师则是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依据教学大纲,紧扣教材,通过课堂,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即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虽说都是教育工作者,但前者在教育领域层次高、贡献大、声誉广。 谢谢邀请 教育家是教育真正的思考者,有系统的理论基础指导教育。教育家是教育实践的总结者,他能把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层面,是教师中的精英者。可谓凤毛麟角。比如孔子就是大教育家。 教师更注重教学技能的培养,他对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是他对教育没有作系统思考,没有上升到理论,只能称之为教书匠。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敬请友友们指正。 教育家与教师最大的区别是,教育家没有职称级别,教师有职称;教师的称谓有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认可,教育家没有行政认可;教师家来源于教师,理应在教育水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优秀于普通教师;不过,哪个组织或机构有法律权限评选任命教育家,大家又不清楚,这就难免出现一些所谓的伪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