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需要做的如下: 首先,接受她的情绪。她能跟你聊天,就说明没啥问题,她能跟你聊着聊着就哭了,说明她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这个时候你就当她情绪发泄的出口就好。让她尽情的哭。你只需要抱抱她,拍拍她。 其次,开始共情她。比如,你可以说:你和朋友关系原本很好,但现在她又有另一个很好关系的朋友。你可能觉得受到了冷落,不被喜欢,所以你感觉挺难受的,对吧? 这个时候孩子肯定会跟你说对的,非常难受。 你再问孩子,你觉得怎样会好受一点? 引导孩子从自身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紧接着你可以跟孩子说一说,你在孩童时期,也有过这样类似的经历。 比如你说你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后来你们三个人决定一起,真诚的说说你们三个人也可以建立友谊,成为三人好友。 说完,你可以问问孩子,她在这件事情上,有没有什么办法? 也许,孩子会说出自己的办法,并会为之努力。问题也能解决。 如果孩子还是说不想和她们做好朋友,那么,你也要支持她,并可以告诉她,要听从内心的声音,也很重要。因为友谊不可勉强。 家长一定要记住,孩子与同龄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只有引导、建议、支持和帮助。千万不可越俎代庖。 因为孩子在这样的关系中,不断探索,也会受挫,才能成长。 想想自己小时候是如何成长的,也就能明白。 希望以上能帮到你。祝你生活愉快! 她需要的不是"开导"而是"共情"! 人人都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外倾型的人,不会在心里成为阴影,别人借了东西,我就要,要不来,下次就不跟他来往或者少跟他来往。我自己也可能就是大大咧咧,借了别人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忘了还,不够细心。 内倾型的人,总是不想烦烦索索,不想张嘴向别人借东西,也不想让别人借自己的东西,别人借自己的东西就烦,如果对方不还,还不想追问总觉得老是要得罪人一样。心里总是不来得。脾气不好的,总是埋怨人家,甚至会发生争吵。同学,朋友关系搞得很紧张。自己心里更多的是不舒服,甚至影响学习。这显然是自己不善交际,心胸不够宽广造成的。怎么开导?别人借我东西,我给,但要记着督促对方还,自己需要向别人借东西,也要大胆的去借,不过要注意礼貌,要注意有感恩的心。只要对方不是那么小气,东西不分你我,心理平衡了,什么事都没有了。也就是同学之间,朋友之间都推得来让得去。互相都不计较,或者双方都认为自己不吃亏,都能互相帮助,互相补充,一切都好。这就是最好的相处模式。有时候,自己在相处当中吃点小亏,自己应该不在乎,只要自己不耿耿于怀,这就妥了。 我女儿上小学三年级,也有同样的问题,我是这样开导她的: 时不时问她在学校和谁最好,并且告诉她,好朋友不要很多,两三个足够了!不是每个同学都和你一样的爱好和兴趣,在一起玩耍,性格不合吵闹很平常,不要太在意 有些同学偶尔不和你玩也没关系,有一两个好朋友陪你就够了!你不也是常常闹脾气不和谁谁玩[捂脸] 首先我觉得你和女儿亲子关系很好,她在向你诉说也是你一种寻求帮助的信号,你可以试着去找一些书通过故事的方式引导她。 我女儿现在6岁,在5岁的时候幼儿园里也有个女孩总是不喜欢她,我们在小区里上幼儿园,家住前后排。平时放学后都在楼下玩,每次女孩分享所有东西给所有人不给我女儿,但是我女儿带了什么她能主动来要,我女儿也不会拒绝。 我买了绘本《朋友之书》讲给她听,告诉她有的人能成为朋友,朋友一定是要相互付出的。里面都是图片形式生动的解析了朋友的定义。 《朋友之书》 还有一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推荐你可以看看。里面有实际方法教家长如何培养孩子使用一些词汇运用到人际交往中。 这本书介绍了一种叫做"我能解决问题"的教育方法,即ICPS技巧。 1、问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 2、让孩子察觉到事件发生后自己的感受以及事件中他人的感受,家长过程中不要去评判和贴标签。让她说出当时发生这些情况,她是什么感受。比如她说她苦恼,具体是为什么,是什么感觉。 3、不要直接提供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引导孩子有哪些办法。 4、让孩子预估解决办法的后果。比如这个情况里你女儿明明感受到不舒服,也觉得她的行为让自己苦恼,能不能想到一种解决办法怎么去和同学沟通,如果使用了办法最坏的结局是什么,自己能否承受等等。 女孩在学校尤其到青春期真的会因为人际关系十分影响心情。现在女儿愿意和你说出苦难和苦恼是好事,你可以多和她沟通或寻求老师的帮助。加油。孩子有你这样关心她的好妈妈相信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