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不行哦!上有老下有小的,今后60岁退休咋办啊?除非退休有保障差不多哦 愿意。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睡后收入"吧,也是大多数人想要实现的一种生活。 不上班,不代表没有事做,相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每天300元,一个月将近1万元的收入,在二三线城市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收入了。有了这个收入做保底,可以更有底气地去尝试一些人生更多的可能。 以上。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劳动使人快乐。 一天三百块按照一年365天计算,一年收入就是109500元。我们就按照农村的家庭生活计算开支明细: 买菜:一千块一个月,一年是一万二。 柴米油盐:一个月,三百,一年是三千六。 买水果:三百块一个月,一年是三千六。 水电通讯费:三百块一个月,一年是三千六。 其它零食娱乐消遣聚餐费:一年五千块。 买衣服鞋子:一年三千块。 医疗费:一年三千块。 养娃费用:一年一万。 各种节日加过年费用:一年两万块。 人情费用:一年两千块。 旅游费用:一年五千块。 交通费用:一年两千块。 以上合计72800元,结余36700元。以上费用属于按照非常低的标准计算了只有多不会少,并且还有一些临时的和零散小额费用没有计算。如果每天稳定只拿这个收入,一年的存款是不够购房的,也不够在城里生活,更不允许生大病,养老费用也不够。 不上班容易失去斗志和进取心;不上班容易与社会脱节从此会被淘汰;当长期不上班堕落以后就很难在改变自己。 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努力工作才能使得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美好,只有努力工作自己的未来才能更有保障。 300元一天不多,很容易可以挣到。但为了300块一天而不工作将会失去更多,因此我不愿意为了三百块而不上班。 小瓶子大职场,每天原创分享!职场有料,劳资普法。点个【关注】,更多收获。 我是不愿意的,因为我有段时间真的就是这样,那段时间让我感到很不心安。 在去年,有段时间做自媒体,每一天的收入都在三百块钱以上。 刚开始还特别高兴,因为每天都有三百多块钱,合计一个月下来就有一万多块钱,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当时恰逢公司在放高温假,有九天的假期,我每天什么都不做,就是写文章、发文章,就指望着每天可以多赚一点钱。 钱是赚到了,可是我却突然有一种很害怕的感觉,因为每天的输出,虽然看到了一些钱,但是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能力上并没有得到提升。 每天就是很简单地写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就是说,没有深度的思考。这一点,恰恰是让我感到害怕的地方。 因为如果我没有本职工作,只是在写这些东西的话,虽然短期内我是看到了钱,但是长期来说是不是能一直这样? 如果当某一天,收入没有300块钱的时候,自己会突然一下陷入到恐慌当中去?因为到那个时候,你会发现你连上班赚钱的能力都退化了。 事实证明,那也确实只是某一段时间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再后来就完全没有碰见那么好的事情,每天的收入就只有几十块钱而已。 所以,如果每天稳定的收入有三百多块钱,除非这种收入在不考虑物价增长的情况下。可以稳定的维持一辈子,不然的话,我是不愿意以此为代价,放弃上班的 。 因为只有上班,当你每天做着不同的事情的时候,你才会投入时间去思考,这种思考在促进你能力成长的同时,也会让你更渴求对知识的获取。 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底气,你才能够说,在外界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自己依然能够谋求到一份工作,能够确保自己的生活,不说大富大贵,至少可以做到吃穿不愁。 所以,任何的假想情况都只是一种意淫,当你真正面临那种环境的时候,你自然会开始思考其他的一些问题。 也就是说,不论在哪种情况之下,一定会出现让你感到不安的东西,而之所以会感到不安,就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存在着某些缺陷。 这些缺陷长此以往会对你今后要走的路,造成很大的影响,你只有把这一点给解决了,再来谈其他的好处,才是有可能的。我是@次等大叔,专业书作家,著有《从零开始学招聘》,合著《HR软实力》,今日头条等多平台签约作者,10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验,从事企业管理咨询、生涯与心理咨询,自媒体变现辅导,欢迎点击主页,查看更多分享! 怎么说呢,对于一个宝妈来说,每天可以有300元收入,我就不会上班,因为我一边有收入,一边还可以照顾宝宝,陪伴着他,我觉得很好啊。 如果每天有稳定的300元收入,让我不上班? 那我肯定"愿意"。 因为我现在努力工作一个月,才能发2817元,平均每天才93.9元,你每天给我300元,比我三天的工资总额还高,我为什么不愿意? 下图是我们单位1月份工资表 每个人学校毕业后都要参加工作,这个工作可以是自己创业也可以是打工、上班。之所以要这么做,那都是为了生活,为了养家。 如果每天能有稳定的300元收入,大的不敢说,我想我们洛阳市90%的人都不愿意上班了,因为我们洛阳市大众工资在2000-4000元之间,月工资能拿到6000元的人很少,告打工、上班月工资想拿8000元以上是"难上加难"。 昨天晚上7:18分,在涧河边的沿河公路上遇到同村的发小,他是拖厂职高毕业的,在学校学习的是车工,从2002年至今,在车床上工作了有16年了(中间休息一年),昨天见到他我问他:"现在还在老单位上班,一个月工资多少钱?"发小说:"去年年底又换了一家单位,工资按天计算,每天140元。"一个月30天,每天14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4200元,看着也不少。但忽然一想,这可是30天不休息的工资,如果每周休息一天,那就要减掉560元(也就是每周休息一天),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才3640元,他还不交"五金一险",那可真不算多,他还是"车工",每天的工作都挺累。你如果每天稳定给他300元,我想他一定不会去上班。 俺媳妇在家电超市上班,底薪1200元+提成。旺季时可以发3800元左右,淡旺时2000多元。单从金额上看,符合我们洛阳市的大众工资。但是,家电超市经常搞活时,每次搞活动都要给员工定任务,完不成任务就会被罚款,媳妇也是天天焦头烂额的发愁完不成任务被罚款。你如果每天稳定给她300元,我想她一定不会去上班。 下来说我自己吧,上班20年,工资从最早的300元涨到现在的2817元(扣完三金发到手中),看似20年间上涨了2500元,但物价也上涨了,现在的2817和20年前了300元购买力是一样的。所以说,如果你每天稳定给我300元,我肯定不会上班! 下图是我们单位2月份工资表 以上只是我身边个别人的月工资收入,在我身边朋友中除去个别做生意的,凡是打工、上班的,没有一个月薪能超6000元的。身边做保安的吴师傅,每个月工资才2200元,在某物业公司打扫卫生的王阿姨每个月才1800元,在超市上班的静姐每个月才2600元。 在我们洛阳市,低工资的人多了去了。 你如果每天稳定给他(她)们300元,我相信他(她)们都不会再上班,包括我自己! 固定的收入,并不能代表可以长期维持当下的快节奏生活。 当下,每天300的固定收入,折合一年纯收入也就在11万左右。如果按照当下维持家庭生活的基本开支,培养孩子的教育开支,医疗保险开支,等等。每年最基本的固定开支,恐怕都勉强够用,想有盈余估计很困难。 第二,考虑地域问题,如果存在房贷,车贷等等,哪怕所在地人均收入与消费水平不高,可能会有所结余,并且在当地能过上很优渥的生活。但是,人往高处走。满足现状,恐怕只能甘居平庸。 第三,如果在大城市。这些收入恐怕只能维持个人最低生活标准,甚至处于贫困阶层家庭,孩子教育等等,根本达不到自己想要的追求。 第四,按照我们当地普通地级市的生活标准,以及孩子教育成本。首先,为了保证孩子接受教育的质量,选择私立小学,每年学的在1.5万以上,结合孩子兴趣班,培优班等等,每年基本教育的费用在2.5万以上。 家庭正常生活开支,每年固定的,水电费,物业费,医疗保险,养车费用。最基本开支,也要在4万以上。其中这这费用,并不包括,一日三餐以及人情礼尚往来,同时还不包括衣服更换日用品的消耗等。 即便是粗略计算,最少也在3到4万左右的开支。因此哪怕是最普通的地级市生活,每年生活成本也是明摆的。 如果换作一到二线城市,恐怕每天300的收入,根本维持不了正常的生活开销。 所以,在有固定收入的同时,可以不选择上班,但是需要选择创业,或者做一切其他能增加收入的事情。因为,老古语说的好,积谷防饥。如果收入与支出只能维持平衡,一旦家庭出现需要用钱的地方,拿不出钱用,那才是最棘手的事情。 因此,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要太过安于现状。多努力奋斗,绝对不是坏事。 如果每天有300元稳定收入,只要能持续三年到五年,我肯定不上班。说实话,现在天天上班收入还没这高呢[捂脸] 每天稳定300元收入,一个月以30天计算,一个月总收入就是9000元,比大多数人目前工资收入应该是多的。 那么,问题在于:这300元是每天按时发放的吗? 我们工资收入是通过付出劳动所得的,那这工作的收入是从什么获得的呢? 我们获得报酬一是付出自己的劳动力,另一个是花费自己的时间,上班也是出售这两个因素换来的报酬,那么不上班,定是有别的一些劳动力需要我们去付出,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了咯? 我们也都听过"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这每天300元是不需要花费我们额外的劳动力和时间,就能获得,并且我们还可以用我们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那我当然是愿意的。 如果每天的额外收入是以另外一种更艰难的方式获得,那不一定就比工作更容易。 凡获得的报酬是需要花费自己的时间和劳动力,都可以称作为劳动所得,这就是工作的本质啊。 不过可能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啦 首先,需要澄清这每天300的稳定收入的持续性有多久,保证一辈子?好像可能性极低。即使投资收入也无法保证吧。所以这个前提本身就有问题,这个问题就是个伪命题。 其次,题主出这个题的本意是想说什么,即假如我有可以维持生活的收入,还需要上班么?想问的其实是上班的意义。 所以,我们来讨论的其实是工作的意义。 工作是用来干嘛的?大多数人的本能反应是工作挣钱养家糊口。包括拼命让自己的孩子读书上学有好成绩也是为了让他们可以养活自己。 这里要分享下职业生涯领域的一些内容。 第一,职业生涯是分阶段的-生存期,发展期和自我实现期。 基本在工作的5年之内应该都可以完成生存期的任务。至于那些说自己永远在生存期,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在大城市买上房子,车子。 另外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你只是把工作当作谋生手段,没有职业发展的视角和概念,那将永远待在生存期,用打工者思维在工作。 第二,过了生存期你会自然想有更好的职业发展。这种更好的期待不光是收入提高。更多的从能力到职位,从平台到人脉的提高。 你会希望探索自己的能力边界,长期做更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事情。 所以只是固定的维持生存的收入,已经不是你努力工作的动力了。 第三,发展期后是自我实现期。即已经不再把关注点放在自身的发展和收获上。而是更关注自己对周围以及社会的影响和价值是什么。 大家看那些成功人士,功成身退,开始做慈善,支持乡村教育事业等。其实这个和道德高尚与否无关,只是职业发展到了这个阶段的必然选择。 总之,工作的意义远远大于谋生和养家糊口,它更是链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疫情在家相信更多人对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当每天忙碌工作时,特别希望可以"躺赚",不用工作。可是真正让你不用上班就可以有收入时,更多的人其实是痛苦。多么渴望去和人群接触。 所以这也是很多人选择工作,而不做家庭主妇,也不做自由职业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