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周边的建筑工地里开始有了青壮年的身影,现在的建筑工人大多是由中年人和年轻人组成。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城市开发力度也非常大,所以建筑工人的缺口也是相当大的,而目前的工地招工情况总的来说还是很严峻的,那么,未来建筑工地招工应该如何进行? 现在的工地上越来越多的技术型工种凸显出来,现在的年轻人也喜欢在读书读不下去的情况下学一门技术,像开挖机,塔吊,铲车这些基本上都是年轻人的身影,这与工地上的工资待遇越来越好也是离不开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我们不会再觉得别人没有读书,没有上大学就是没出息的人,现在国家社会的发展是很需要技能型人才的,所以我们应该加大对那些技能学习的宣传,为我们的建筑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 另外工地上的工作环境和住宿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是80后90后居多,他们对环境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工作的环境是我们没办法改变的,但住宿环境这些,工程方还是应该兼顾一下,这样一来,年轻人会更愿意加入这一行的。 另外,安全系数低也是一个问题,基本上每隔几天都会有工人在工地上发生意外的新闻,而且出现这种情况,包工头或者开发商通常会不管不问,很多工人只能自认倒霉,有的甚至把命给丢了。所以还是要加大对工地上安全设施的排查力度,尽量让工人的生命有一个保障。 当前要想多多吸纳优秀的建筑工人,就要从体制内进行改革,从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全面保障建筑工人的权益,要把这一行业变的正规化。这样肯定会有大批人员重新加入建筑工人的行列的,这也是能解决建筑工地招工难问题的最有效途径了。 现在的找活方式的改变,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看到了工地上的可取之处,像现在的一些招聘平台经营的就不错,我的一个表弟开挖机的,就是在鱼泡网上找的活,他给我说是很方便的,我也不大清楚,但看他们的描述应该是不错的。其实网招平台的发展也是一个促进工地招工的好途径,年轻人就喜欢玩网络不是。 第一、不是工厂陷入了用工荒,而是工厂陷入了廉价的用工荒。说实话,中国的工厂只想着如何的压榨工人,比如某团,不断的压榨棋手的每单单价,而不是想着如何优化路线。工厂不是想着如何提高工人的福利、社保、工资等,而是每天想着延长工时,加重工作量、迫使工人不断的加班,加班。每天想着搞什么劳务派遣,想着不用签劳动合同,不用缴纳社保,降低人力成本,这样的工厂还有多少人愿意去呢? 第二、你们在看看外资工厂,外资工厂从来就不缺打工的人,这又是为什么呢?有时候该承认的还要承认,有些外资工厂的福利确实比较好,值得国内的某些工厂学习,需要想想如何提高工人的福利。 第三、时代已经变了,新时代的打工人,已经不是50,60,70后的打工人,仅仅是为了一口饭吃吃,现在打工人基本都是接受过义务教育的,都会考虑一些福利的,换句话说,现在的打工人不好忽悠了。工厂不要只想着学习别人的狼性文化,而不想给别人相应的福利待遇。 用打工人的一句话概括:在我们国内,人力是不缺的,关健问题是说钱哇! 向这几天我看过俩个视频:说的是一个年青人在某个公司打工有一月有余,但在开资时,就因为迟到了三次,就让公司的老板给扣去了三千元钱的工资,而且是迟到一次扣一千,假如这位员工一个月迟到十次,那么他本人别说是开资了,到了开资日还的倒贴! 可偏偏有几位女士,在某一个公司上班后,到了开资日不但没拿上工资,还真的倒贴其公司! 向这种情况,我活了大半辈子,还真的没有遇见你过! 去年,我去我们地区的另一个市区干了一个多月的活,去时老板和我口头说好,每天是270元钱的日工资,结果在我干完活回到家中的一个月后,老板给我打电话说到,老李,开资了,我给你按每天230元钱结的工资,当时我是什么话也没说,即便是说,又能怎样?可我得得缺缺是整给他焊了一个月的大梁! 今年的刚开春,这个老板又给我打电话,并说到,老李,开工了,赶紧来吧,我答到,您老,不伺候! 就上面讲的那俩个例子,假如是我自己,向这种老板,即使他日结工资,也是不会伺候他的,更别说是扣工资了!就这样的事情,在我们国内,它真不是个个例!正因为是这种情况,现在才出现了用工荒的难堪面局! 其次,向文革时期,生产队喂的大牲口还的吃草加饲料!更何况我们还是个打工养家糊口的大活人!同时,如果说当前不匹配打工者工资继续下去,总有一天私企老板将无工可用! 1:民营企业,台资企业,日资企业工作时间长,白班夜班轮流转,年轻人把青春献给了企业,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 2:员工权益得不到保障,在企业内部"劳动法"基本上就是摆设。 3:工资太低,消费太高,一直被压榨,从未翻过身。 4:社会地位极低,基本上被所有人看不起。 5: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某些城市工作十几年,最后房子买不起,父母没照顾好,孩子没教育好,最后还是一个农村人,城市根本容不下我们。 工厂从不缺人,甚至于流水线操作工,那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研究生都挤着,挣着进。 工厂所谓的缺人,缺的是工厂认为的工人。压榨制的工人,只需要马儿跑,不需要喂草类型的工人。 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用工荒",只是钱不到位而已。资本家还用30年前的思维找工人,低薪和高强度加班。现在的年轻人还会理你这一套。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们是豫西山区的一个小县城,总人口四五十万,企业应该说跟本不缺少工人。我以前所在的企业执行三班两倒的工作制度,这个也无可厚非。 我们夜班是头天下午18:30左右开始从家里出发,乘坐公交车到企业办公楼门前是19:15分左右,然后赶快下车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车间办公室开会(19:20分开会,迟到不解释原因,直接罚款)。20:00班前会议结束,交接班并立即开始干活,流水线作业,忙闲程度就不说了,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8:00下班。然后集合,8:30分开班后会,会议结束后,9:00开欠产分析会(领导定的生产计划每周都在变化,我们很难完成),原因分析完后,9:30分到车间打扫卫生,打扫卫生期间不得影响正在工作的另一个班的同事的工作。大概十点左右,卫生打扫完毕,领导验收合格后才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公司。 这仅仅只是生产中的一个缩影,管理上,罚款500起步。 哎,其他的就不说了,说起企业,工人们都是骂声一片。 出门在外。累死累活也才赚那么几个钱, 谁还愿意呆在大城市呀? 现在国家经济越来越好,都回农村创业发展了 现在在家也能把钱赚 中国有用工荒吗?有的只是工厂对工人的压榨而已1、中国人普通有钱吗? 根据统计2020年末,我国居民存款总金额为93.44万亿元,今年上半年,或许是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人们的存款意识加强,总存款增加了8.49亿元。我国目前人口总数为14.43亿,如此算来人均存款为7.06万元,如果按照一家有三口人来计算,存款20万是一个普通家庭的水平。 又被平均了,我也是其中被平均的一员,本人现在负债80多万,在年底前这种状况目前看起来不会有任何改善。 所以平均数据中的平均存款对很多人而已,意义不大,毕竟将一个身家百万和一个身家为0的人放在一起,平均存款就为50万元了。在我眼里跟根针插在我心口没什么两样。 另外,我国有6亿人口月收入不足一千元,省着点吃、省着点喝、即使戒烟、戒酒、戒赌......估计存进银行的。并且目前绝大多数家庭都有债务问题,夫妻要养育孩子还要抚养父母,每个月还要面临房贷、车贷等问题。 这么多人这么穷除了打工,还能从哪里能赚钱。2、又是打工仔的错吗?工厂就没有问题吗? 我记得2020年9月份,江苏昆山一电子公司,三个自称为公司培训干部的男子在工作台前负责分发员工证,三名分发证件的管理人员不停地念出员工的名字,然后将一张一张证件全部丢在地上。 这是尊重我们打工人吗?如果真的尊重你,不说一个个把证件交到打工人手里,最起码可以放在一个空旷的地方,让打工人自己领取。这样难吗?非要用这种践踏人尊严的方式? 对于打工人的人权的漠视与不屑,在这些工厂管理者的眼中,卑微的在生产线上埋头苦干的一个个打工人,只是他们可以任意榨取的对象,只是流水线上一个零部件而已,哪天有个零部件坏了,随时可以替换,让你卷铺盖走人。 还记得很多年前,富士康的十三连跳自杀事件吗?当时都说员工太年轻抗压性差,左说右说都打工人的错。 最后才曝出富士康近乎没有人性的加班制度,让外界了解到,不只是多劳多得,若要灭亡,必先疯狂。 3、年轻人去送外卖,也不愿意进工厂。 曾有一位专家讲过:"如果老板一直只跟你谈理想,不跟你谈钱,那你可以把他炒了,因为他跨越了你的生存需求。面包还没有呢,谈诗和远方有何意义?" 我原来在广州应聘时,当时我记得应聘德邦的一个工作,当时我挺有意向的,后来我问了下招聘人员,我说一个月多少薪水,那个招聘的人脸色就不好看,直接说道,有理想的人是不在乎多少工资的,我们公司也不欢迎这种人,这种人以后也不会有很大发展。随后就招呼别的求职人员。 我当时听到这些话,真心觉得自己格局真的太小。原来说谈钱伤感情,原来找工作你也不能讲工资。 打工人大多都报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为了生活,我们四处奔波,当然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现实是无奈,弯腰是为了生活,工厂不是打工人的归宿,毅然的离开更是为了尊严。 所以工厂不是陷入了"用工荒",而是谈钱,才是对打工人最好的尊重。 谢邀我来回答。 这问题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一提起用工荒,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往往是劳动力年龄减少所致,其实,就目前中国的人口基数、劳动力年龄结构来说,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造成工厂用工荒的根本原因,主要是劳动力适龄人口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体工厂经济效益、分配机制出现了问题,导致大批产业工人流出,并且每年新的大量的就业群体流入到第二三产业。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教育培养机制出现了严重问题,就拿每年新增的近千万大学生毕业来说,他们宁可失业也不进工厂当"蓝领",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加快扩大职业教育,减少"普通高等教育",多年来的高校扩招培养方向是一个大大的失误! 因此,大力培养产业工人,改善制造业工作环境,提高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分配比例,成为当务之急! 时间不等人啊,再也不能任由此种情况继续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