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公开感谢世锦赛幕后英雄 若她能登场,中国女排或已夺冠 中国女排的世锦赛以11胜2负收官,两场失利都是输给意大利女排,小组赛中先以1-3负于意大利,半决赛中又以2-3负于意大利,中国女排在同一系列赛中不输同一队的纪录也被打破,最终中国女排得到季军。此次世锦赛虽然没有夺冠,但季军已经很不错,中国女排正值新老交替,郎平在世锦赛前都表示过中国女排实力比里约奥运会有大幅度下滑,此次世锦赛进入前六就是目标,最终取得了第三名,郎平指导也表示这个成绩很不错,还有上升空间。中国女排在回国后,也接受了一系列的采访,在10月22日,郎平指导公开感谢了此次世锦赛的一位幕后英雄,没有她的帮助,中国女排或许拿不到季军。 在10月22日,郎平指导公开表示感谢徐云丽,她说道:"特别感谢徐云丽,很高兴小丽专程来帮助我们,她是何我们共同经过恶战的老队友,队内的所有球员都信任她,漫长艰苦的比赛,每个队友都可能遇到困难,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她们需要诉说甚至是发泄,很多队友不敢跟教练说的心里话,她们都愿意跟徐云丽讲,在她那寻求帮助。小丽每天跟我们一起训练,帮助教练给队员做思想工作,不求回报,就是感情,我特别感动,也特别感谢她"。郎导的话无不透露着对徐云丽的感激之情,徐云丽成为了本次世锦赛女排的"心理按摩师"+陪练,一方面帮助年轻球员提升能力,一方面帮助郎导鼓励队员,不让她们状态下滑,她真的算得上是幕后英雄。 众所周知徐云丽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主力,她是前世界顶级拦网手,拿下过12年亚洲杯最佳拦网,13年世俱杯最佳拦网,她是一个很出色的副攻,身高1.95米,扣高3.25米,拦网3.06米,她跟颜妮两人共同铸造起了里约奥运会的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守。很多球迷都在说若是把袁心玥换成31岁的徐云丽,那中国女排会夺冠,袁心玥空有2.01米身高,在关键比赛时的拦网表现却很差。颜妮这个31岁的老将最终以局均0.89次拦网拿下了世锦赛的最佳副攻,在里约奥运会时徐云丽的拦网表现与得分表现都是超过颜妮的。 里约奥运会前35得分榜,中国有第一朱婷179分,第11徐云丽59分,当时的徐云丽是队内的第二号得分手,比惠若琪的48分,袁心玥的50分,张常宁的56分都要高,她拦网也拿下了12分,颜妮才9分。若有徐云丽在,中国女排或许不会输给意大利女排。那场中意半决赛,中国女排就是输在难以压制埃格努与塞拉的得分上,若有颜妮+徐云丽的拦网,埃格努与塞拉的得分能力不可能那么强。 中意半决赛袁心玥15次拦网0分,贡献了4次失误,颜妮20次拦网得到6分,若把袁心玥换成徐云丽结果或许真的会有很大的不同,只要拦网变强,埃格努就不可能拿下45分,88扣拿下39分,塞拉也很难拿下23分,41扣拿21分,中意半决赛本来只差毫厘之间,一个点的实力稍微强一点,中国女排都不会输。击败意大利女排后,决赛碰上已经两度负于中国女排的塞尔维亚,中国女排有极大的心理优势,所以夺冠概率会很高。徐云丽若不是在17年8月左侧膝盖韧带断裂,在18年宣布退役,那中国女排或许已经拿下三连冠。 文/颜小白 中国女排之所以经久不衰,除了赛场上奋勇拼搏的球员之外,她们身后的幕后英雄,更是起到了稳定军心的"推手"作用。 在前一批退役的中国女排球员中,就有这样一位女排姑娘,在国家队打球的时期发挥稳定,敢打敢拼,退役后又作为现役队员们的"老大姐"经常回到中国女排,为她们传授经验,加油打气,她也是现役女排队长朱婷最敬重的人,她就是徐云丽。 1987年出生的徐云丽,出生于福建省的一户农村人家。她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自己十岁的时候就放弃了读书,选择了排球作为自己的事业。 2006年,徐云丽被当时的女排主教练陈忠和选中,加入了中国女排国家队。 进入国家队以后,随着女排"黄金一代"退役以后,以球风稳健著称的徐云丽逐渐成为了新一代女排的核心球员。 然而,徐云丽的巅峰时间却赶上了中国女排的低谷时期,球队中往往只有王一梅,魏秋月与她三个人能站出来独当一面。作为球场上最"拼命"的球员,徐云丽多次为了救球受伤,甚至还有好几次被担架抬出场外,即便如此,当时的中国女排却始终与世界冠军无缘。 随着年龄的增长,就当徐云丽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将会以无冠收尾的时候,她遇上了以朱婷为首的新一代女排球员的崛起。 此时,作为球队的一员老将,徐云丽十分负责的去完成了新老交接的任务。她先是经郎平指导安排,将自己的经验不遗余力的传授给同为农村出身的女排球员朱婷,随后又作为同样是球队副攻的小将张常宁的陪练对象。 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克服首场就失利的不利条件,在后面的比赛中立克强敌,不仅击败了此前多次连败的东道主巴西,还在决赛中击败了劲旅塞尔维亚,夺得冠军。作为球员副攻的徐云丽虽然作为球队替补,但是她作为老将的关键作用却在很多比赛中都能体现出来,在主教练郎平的心里,徐云丽就是中国女排的"南长城",球队里有了她,大家都能安心,由此可见,徐云丽在中国女排的地位之高。 奥运会结束后,徐云丽也是功成身退,交接好最后一班的她选择了离开中国国家队。退役之后,徐云丽先是考上了福建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后来又成为福建师范学院的体育副教授。 此后,无论是中国女排队友还是郎平指导需要她来帮忙的时候,徐云丽都会义不容辞的前来支援她们。一旦有空余时间,徐云丽更是会主动联系郎平指导,询问球队的近况如何。每当中国女排在赛场上发挥不佳的时候,球迷们看到坐在场外指导的徐云丽,都有一种希望她能够亲自上场打两球的想法。 除此之外,赛场外的徐云丽与如今的女排队长朱婷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朱婷曾经在土耳其打球的时候,身边没有家人,没有国内的朋友,徐云丽更是像亲姐姐一般多次自费前往朱婷在土耳其的家中探望她,她们俩的姐妹情也是相当的感人。 不得不说,女排姑娘徐云丽不仅是中国女排历史上最伟大的球员之一,而且还是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女排的人。她一度为了国家的荣誉,伤病满身,退役后仍心系女排,心系队友。 最后,我也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了解徐云丽,她身上所具备的"女排精神"更是相当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的。 世锦赛结束,中国女排夺得季军。虽有遗憾,但也值得骄傲。中国女排能够获得这样的好成绩,与很多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郎指导、教练组成员、后勤人员、女排姑娘们等等,她们都是中国女排夺牌的功臣。 郎指导特意写信感谢了一个人,那就是徐云丽。我们先来看看郎指导在信上怎么说的: "特别感谢徐云丽,很高兴小丽专程来帮助我们,她是和我们共同经过恶战的老队友,队内的所有球员都信任她,漫长艰苦的比赛,每个队友都可能遇到困难,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她们需要诉说甚至是发泄,很多队友不敢跟教练说的心里话,她们都愿意跟徐云丽讲,在她那寻求帮助。小丽每天跟我们一起训练,帮助教练给队员做思想工作,不求回报,就是感情,我特别感动,也特别感谢她"。 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徐云丽是以一个老大姐的身份,加入到这次世锦赛的。她这次是自愿自费的来协助郎指导和中国女排打好世锦赛的比赛。 记得世锦赛刚开始时,徐云丽就来到了日本,她首先拜访了郎指导。郎指导当时都很惊讶,也很感动,自己的弟子能不计报酬的协助自己。 徐云丽来后,可没闲着,她一直忙前忙后帮助女排姑娘们。要么充当陪练,要么就是给大家递递毛巾,舒缓一下心理压力。中国女排的姑娘们也特别信任这位老大姐,(当然徐云丽也不大)遇到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心结都会找这位老大姐去诉说,从她那寻找心理安慰。有时也会在观众席做笔记,为郎指导收集信息。 还记得打意大利的半决赛,朱婷累得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任由按摩师去按摩。徐云丽赶紧过去,给朱婷说悄悄话,她也很心疼这位小师妹,中国女排的这位头号球星。 除了世锦赛期间,在北仑集训时,徐云丽就以"助教"的身份协助郎指导,她当时主要是给大家做陪练。练起来一丝不苟,常常也累的不行。 徐云丽现在身份尴尬,并不是编制内成员,但是一直在帮中国女排做事。作为老队员,她一直深爱中国女排这支队伍,热爱女排事业。希望徐云丽以后的日子过好,能在中国女排有一席之地。喜欢本文就点赞留言吧,也可以关注湘楚风云,每天有最新的资讯,最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徐云丽作为16年奥运会班底的绝对主力最佳副攻,此次世锦赛一直跟随在女排队中在近1个月的持续征战中老将徐云丽的默默付出。她作为球队老大姐充当了年轻队员的解惑发泄对象,她还充当了球员和教练之间的一个桥梁作用,她和队友们一起训练帮教练和队员们做思想工作,为队员们加油打起不求回报只为对女排的感情。 其实本届中国女排已经非常不容易非常棒了!惠若琪的因病退役,魏秋月功成身退,徐云丽无奈伤退。中国女排与16年里约奥运会的那支相比实力差了不少!目前这支女排老将只剩朱婷和颜妮,两人本届世锦赛都发挥相当出色,更新换代的中国女排拿到了铜牌已经不容易了。 有一个细节,在半决赛打意大利第三局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候,徐云丽走到观摩席最下边叫过站在替补席的姚迪低声耳语了几句。过了一会儿袁心玥轮转后排发球后被自由人换下,姚迪马上跑到小袁身边提醒了几句。徐云丽虽然不能上场但也是非常心系女排,这样的情怀让人感动。直播解说的魏秋月也同样如此,她们的赛后合影让我们仿佛回到了2016时的巅峰女排。 定海神针似的魏秋月离开,接着惠队离开,徐云丽伤退,交替更新,那个还青涩喊着惠姐只负责主攻位置的朱婷,也成了婷队,所有的点都压在她身上,还好海胆霞在,小苹果在,颜妮在,曾春蕾、张常宁归队,接应还是那么能扛,小宇宙还是会爆发,新力量依旧很惊人。 因伤病与年龄等原因,徐云丽担当了"政委"角色,做起了思想工作,起到了稳定军心作用,也算大功一件,…… 很高兴小丽专程来帮助我们,她是何我们共同经过恶战的老队友,队内的所有球员都信任她,漫长艰苦的比赛,每个队友都可能遇到困难,会产生负面消极的情绪,她们需要诉说甚至是发泄,很多队友不敢跟教练说的心里话,她们都愿意跟徐云丽讲,在她那寻求帮助。小丽每天跟我们一起训练,帮助教练给队员做思想工作,不求回报,就是感情,我特别感动,也特别感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