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刚表扬我女儿上幼儿园的表现还挺好,分离焦虑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儿。 结果话说早了。这周,娃的焦虑感出现了。 之前还会在班级里帮着老师安抚其他小朋友的她,现在正呆在家耍赖。 嚎啕大哭,拽着我的衣角,怎么也不肯踏出家门一步…… ----- 该来的迟早总是会来的,该面对的也迟早是要面对的。 等到下午放学,老师对我说:上课时她偶尔会想起妈妈,想着想着就哭出来了…… 我听着有些难受,不知道我能为女儿做些什么? 如果因为她的难过就立马接回家,再也不去幼儿园,就永远也成长不了了。 ----- 这一步总是要走出去的。孩子总是要长大的。 我不记得我小时候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焦虑? 是不是也会不想去上学,也希望天天和爸爸妈妈呆在一起? 呆在爸爸妈妈的身边多舒服啊!这样的舒适圈,谁不喜欢呢? ----- 用不着跟着学校里的老师做一些根本不想做的事。 用不着烦恼跟这个同学搞好关系,跟那个同学交个朋友。 在家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哄着、陪着,用不着考虑他们的感受,爱干嘛就干嘛,不爱干嘛就不干嘛。 可是,这样的舒适圈真的好吗? 想看电视,就可以从早看到晚?想玩手机,就可以刷到天荒地老? 当然可以,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没有人会阻止你,因为自己对自己负责。 但如果你还是个孩子,绝对不可以。 必须在家长的监督下,严格管控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 对于电子产品,很多时候连成年人都很难控制住自己,对孩子来说就更难了。 不过没办法,如果使用过度,不仅伤害眼睛,还损伤身体,甚至造成社交障碍。 因此,这时候,监护人就必须出场,谁叫你是监护人呢? 规定好时间。时间一到,立马收回。 ----- 也许古灵精怪的孩子会反驳:这不公平!你们大人都能玩手机玩个不停,为什么我不行? 你看,孩子的世界总是在寻求公平。 而大人的世界,一直是在承担着责任。 只要把责任摆出来,就能把问题理清楚。 ----- 孩子的责任是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为什么18岁才成年? 因为18岁之前,还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还必须在家长和老师的监督之下生活、学习。 作为家长,我们不仅下有小,而且大多数还上有老,还有长辈需要照应。 家中的顶梁柱,即使竭尽全力,很多时候也只能维持现状。 我理解家长们的压力。 都在为家人提供更舒适、更能高质量的生活而努力。 ----- 为了让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有时候我们不得不狠下心。 每个家长都是疼爱孩子的,都想为孩子付出自己的关怀与爱护。 不想她们受到任何哪怕只是一丁点的伤害,一丁点的难过。 但过度爱护,过度保护,是溺爱,反而是害了他们。 ----- 人,总是要长大的。我们在养育孩子时,要学会放手。 放开我们不停拉扯着孩子的手,让他们去奔跑、去跌倒、去成长、去自由地翱翔。 你看,作为家长,作为监护人,既要给孩子约束,又要学会放手。 这很难,但这是我们的责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