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毛主席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布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中国人民从这一刻终于翻身做主人了! 此刻,"云南王"卢汉却坐在昆明的绥靖公署办公室里,紧锁眉头。 他没有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欢欣鼓舞吗? 他是在为蒋家王朝的覆灭而叹息吗? 他是在为自己"云南王"的宝座不保而愁容满面吗? 都不是。真正让他苦闷不已的是一封蒋介石的密电。 卢汉 在这封密电中,蒋介石令他立刻杀掉关押在昆明的90多位我党同志和进步人士。 而此时的卢汉早已决定云南和平起义,但身边密布蒋介石的眼线,时机尚未成熟。 如果拒绝执行蒋介石的命令,那一定会打草惊蛇。 如果以起义大局为重,不让蒋介石生疑,那这90多人将必死无疑。 难道卢汉要带着沾满革命志士鲜血的双手回到人民中间? 如此的死局,该如何破解呢? 破船 卢汉的表哥就是前任"云南王"龙云。 龙云积极抗日,支持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并与我党交好,所以在抗战胜利之前就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但毕竟龙云主政云南多年,素有人望,且手握重兵,蒋介石也不敢对他轻举妄动。 龙云 日本宣布投降后,蒋介石使出调虎离山之计。 8月,蒋介石一招阳谋:派卢汉率领第一集团军20万滇军将士前往越南,使云南兵力空虚。 9月28日,卢汉在越南河内接受日军投降。 10月3日,蒋介石一招阴谋:杜聿明在昆明发动"十.三政变",成功"驱龙",龙云被迫前往南京软禁。 12月,蒋介石任命卢汉为云南省主席,卢汉成为末代"云南王"。 卢汉 此时的蒋介石和卢汉各取所需,还算相安无事。但随着蒋介石悍然发动内战,两人的关系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精于算计的蒋介石是绝对不允许有"通共"传统的云南成为国民党的"法外之地",因此,1946年4月,蒋介石调滇军第60军和93军北上出关加入内战。一来可以造成卢汉与我党、我军的对立,二来可以削弱云南的兵力,以图日后鸠占鹊巢。 不过,蒋介石的"小心思"总是适得其反。他一直都对自己的嫡系部队"中央军"照顾有加,而对各地方军阀的"杂牌军"区别对待,所以,参战的滇军上下对蒋介石一直心存不满。 蒋介石 同时,由于龙云和卢汉对进步思想一直比较宽容,所以,云南是国民党统治下少有的左派进步人士聚集地,而滇军也自然不乏思想进步的官兵。 有鉴于此,我党把滇军作为了重点统战对象。如果遇到蒋介石嫡系,我军就照死里打,如果遇到滇军,则尽量避免发生摩擦,不把对方往死里逼。 很快,我党的统战工作就取得了成效,1946年5月29日,滇军60军184师在师长潘朔端的率领下宣布起义,成为解放战争中,第一支整师起义的国民党部队。国民党朝野大震。 潘朔端 蒋介石也看明白了,只有卢汉才能管得住自己人,于是就请卢汉到东北前线安抚滇军。卢汉到了以后,表面上鼓励部下英勇作战,私下里却告诉几位高级将领:差不多做做样子就行了,不用替蒋介石太卖力气。 1948年10月,滇军93军军长卢浚泉在锦州当了我军的俘虏。60军军长曾泽生率部起义。卢汉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精锐部队在蒋介石的指挥下说没就没了。 曾泽生中将 这两件对卢汉的震动很大,他对心腹说:"国民党这条船的船长不行,船肯定是要沉了,下面就要看船上的人怎么办了。" 1949年2月,卢汉通过被他营救过的宋一痕同志与我党华南局建立了联系,商定在8月宣布云南和平起义。 但起义日期临近的时候,出事了。 8月13日,龙云在香港与44位爱国人士共同发表声明,宣布与蒋介石彻底决裂。8月15日,香港报纸就爆出天大的消息:龙云要策动云南起义! 这条消息很可能是香港报纸的猜测,纯属为了抓人眼球,但着实把蒋介石和卢汉都吓了一大跳。 龙云与蒋介石 卢汉担心起义的消息是不是泄露了,而且这个新闻说的是龙云,但肯定会引起蒋介石的怀疑。 果不其然,蒋介石看见这个新闻后,从台湾紧赶慢赶地跑到重庆,到了以后就死催活催卢汉去开会,同时调动了2个军向昆明移动,以武力施压。 卢汉如果这个时候去见蒋介石,难免不会成为第二个张学良或者龙云。此时以卢汉的部队与蒋介石尚能一战,鹿死谁手也未尝可知,但云南肯定将遭遇一场浩劫。 也就在此时,大义和担当使卢汉毅然决定去见蒋介石,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全云南百姓和部下。虽然部下们极力劝阻,但是卢汉告诉大家:"如果我回不来,你们直接起义,不用管我生死!" 卢汉 那么,卢汉此去重庆,将与蒋介石如何过招呢? 死局? 1948年9月6日,卢汉抱着必死的决心到了重庆,可令他大感意外的是,蒋介石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 蒋介石其实也有自己的算计:云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国民党在此时大势已去,如果拉拢住卢汉,一可制衡和他争权的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二可以利用云南以图"东山再起"。此时如果亏待了卢汉,自是得不偿失。 卢汉也立刻明白了蒋介石的心思,于是狮子大开口,不失时机地提出各种条件(不多要好处,会显得不够忠心)。最后经过讨价还价,蒋介石同意云南的事情都由卢汉作主,同时拨给100万银元的军费和2个军的装备。不过,蒋介石要求卢汉在云南要严厉搜捕和打压进步人士。 卢汉(右) 9月8日,卢汉回到昆明,随他而来的还有毛人凤、沈醉等大小特务。这帮特务于9月9日晚在昆明发动"九九整肃",大肆抓捕我党党员和进步人士。虽然卢汉已经提前通知了很多人,但一夜之间被抓的仍有400多人,其中200多人更是被判处死刑。同时,卢汉身边也被安插了大量蒋介石的眼线。 当沈醉得意洋洋地把死刑名单交给卢汉签字的时候,卢汉惊出一身冷汗,我党党员、云南省参议会副议长杨青田都赫然在列。 杨青田同志 如果卢汉在这份名单签了字,他将自绝于人民,如果不签,那这些被国民党特务关押看守的人就将成为人质,卢汉在起义时肯定要顾及这些人的安危。 蒋介石好一招借刀杀人,卢汉又该如何接招? 卢汉前思后想,决定先拖延时间,再考虑如何营救。 随后,卢汉向蒋介石提出一下杀这么多人,需要谨慎才行,否则震动太大,应当将这些人交给军法处审问后再做决定。 为了避免蒋介石怀疑,卢汉又提出军法会审需要五个人的意见,蒋介石可以安排三人。 蒋介石看到申请后,虽然不太痛快,但一想前几天刚刚和卢汉一起"把酒言欢",这个面子也不好不给,而且自己还能安排三个人,"少数服从多数",自己还是占便宜,所以欣然同意并安排了三个心腹参加军法会审。 蒋介石 但是,蒋介石大意了。 军法会审虽然需要5个人,但最终的审判权却在主审法官和军法官的手里,而这两个人都是卢汉的铁杆。 与此同时,卢汉大肆"行贿"蒋介石派来的三位心腹,把这400多"犯人"成功押解到了陆军监狱,并下令没有他或者绥靖公署的调令,任何人也不能提审或者押走这些"犯人"。 经过这一系列的运作,卢汉成功把这些"犯人"的看管权和审判权全都抓在了自己的手里,然后通过一轮一轮漫长的审判,把200多人的死刑名单缩减到了90多人。 卢汉把名单交给毛人凤的时候,毛人凤倒是很痛快地签字认可,这倒不是因为他信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而是他盘算哪怕名单只有10个人,只要卢汉签了死刑令,就还会成为我党的死敌。 毛人凤 同时,毛人凤也看出来卢汉的心思,于是立刻把这个名单汇报给蒋介石,已经等得不耐烦的蒋介石立刻批示:"情有可原,罪无可逭!"说白了就是赶快枪毙。 不过,"心思缜密"的蒋介石没把这个批复发给毛人凤,而是发给了云南省政府,他是琢磨刚拉拢完卢汉,怎么也得卖卢汉个面子,不好在人家的地盘直接指使手下杀人。 接到蒋介石的手令后,卢汉立刻呆若木鸡,蒋介石亲自下令杀,这还怎么拖得下去。 这次,卢汉是真地无计可施,难道自己真地要和国民党这艘破船一块沉了吗?破局 走投无路的卢汉左思右想,最后只能找到辛亥革命的元老李根源先生问计。 李根源先生 这位李老先生早年和蔡锷将军一起办过讲武学堂,是朱德同志的老师,足智多谋,被誉为"山中宰相"。 李老先生看着电报,时而闭目沉思,时而捋须凝视,许久之后,老先生提笔在电文上画了一笔,沉吟道:"这应该有救了。" 卢汉双手接过电文一看,顿开茅塞,一扫满脸的愁云,对老先生连声道谢而去。 当卢汉把电文发给毛人凤后,毛人凤一时也蒙了,暗自思忖:"校长这又是什么高招?难道立地成佛了?"于是,把这个死刑名单也就先搁置了下来。 如果读者您也疑惑,再往下看就知道答案了。 利用蒋介石的这封"批复",卢汉和毛人凤又你来我往地周旋了2个月。反正毛人凤的底线是杀10个人就够,于是到11月的时候,被抓的400多人,已经释放了380多人,死刑名单上只剩下40多人。 毛人凤 毛人凤怎么也感觉不对劲,就密告蒋介石要除掉卢汉,可此时蒋介石眼见"东山再起"无望,就让毛人凤赶快也跑到了台湾。 虽然这40多人暂时安全,但此时被安插在云南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已达4万多人,尚有诸多掣肘的卢汉还是发愁怎么能彻底解救这些"犯人"。 就在又一次山穷水尽的时候,"救星"来了。 把蒋介石挤走,自己当上"代总统"的李宗仁到昆明来了。 李宗仁 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一直就和蒋介石不对付,到了1949年,他们第三次把蒋介石给逼"下野"。这次李宗仁来云南,就是要拉拢卢汉,让滇桂连为一体,自己当真正的"老大"。 于是,卢汉组织昆明各界人士和群众几万人,给李宗仁来了一个异常华丽的欢迎仪式,把李宗仁乐得嘴已经咧到了最大的角度。 在欢迎宴会上,在觥筹交错之间,卢汉对李宗仁说道:"现在局势这么乱,毛人凤那帮保密局的人又在昆明抓了几百的社会贤达,如果要杀了,恐怕不利于人心稳定呀。不过,‘总统’您来了,贤弟心里就踏实多了。" 李宗仁一听这是蒋介石的人干得"好事",连连摇头道:"老头子已经退位了,你还听他的干嘛?" 李宗仁 妥了! 第二天,卢汉就组织了社会各界名流、精英、领袖联名上书,要求从宽发落被关押的进步人士。 本着"蒋介石支持的,我一定要发对"的原则,李宗仁大笔一挥,直接签字放人。 就此,卢汉经过了2个多月的斗智斗勇,终于把所有我党同志和进步人士全部营救出狱,起义再无后顾之忧。 12月29日晚,卢汉召集蒋介石心腹开会,然后一个突然袭击,把包括李弥、沈醉等人在内的一票国民党大员全部扣押。 卢汉 1949年12月29日晚22点,卢汉宣布起义。云南和平解放! 那李老先生在蒋介石的电文上到底画了什么呢?妙笔 远在台湾的蒋介石,过了些日子,想起来他发给卢汉的那封电报,就找机要秘书拿来再次过目。 他自己也是一脸的蒙,然后把机要秘书骂了一个狗血喷头道:"我口述的电文,就两段话、八个字,你们也能发反了!" 原来,蒋介石的电报原文是: "情有可原,罪无可逭。"重点在"罪无可逭",他是要让卢汉马上杀人。 蒋介石 可李老先生在这两段话之间画了一个"反转号",电文就变成了"罪无可逭,情有可原。"重点在"情有可原",意思就成了"杀不杀,还是可以商量商量的。" 于是,卢汉用这封一字未改的电报救下了90多人,善莫大焉。 卢汉将军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选择了一条为国为民的光明大道。无论他过去做错过什么,但当他为了国家和人民,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之时,他就已经无愧于英雄这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