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作恶多端的蒋介石 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但阖上双眼的那一刻,蒋介石的心里是踏实的。 蒋介石 因为"蒋家王朝"的新主人,他很满意。 而这个人便是蒋经国 。 蒋介石以为继任的蒋经国能够继续自己的"宏图大业",但遗憾的是蒋经国在1988年的1月13日就离开了人世。 患病之时,台湾当局对蒋经国的病情是遮遮掩掩,而在蒋经国离世之后,舆论的力量却出现"反扑",众人对他的死亡真相是众说纷纭。 而这样的猜测,更因方智怡的一番话达到了顶峰。 蒋经国临终说下的五字究竟是什么? 蒋经国政治观点不同的老同学 1978年5月,68岁的蒋经国成为了台湾地区领导人。 彼时的小平同志 正顶着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在中美建交的谈判桌上,据理力争。 小平同志 台湾问题是谈判的最大障碍,但鲜少有人知道的是,小平同志和蒋经国这两位占据不同政治立场的重要人物竟然是老同学。 为了探寻救国兴邦的真理,22岁的小平同志在1926年的时候前往莫斯科的中山大学学习。 而16岁的蒋经国也正好在此处。 蒋经国 这次出国深造的机会是他求来的,于是在莫斯科的时候,蒋经国学习非常努力。 对于自己的父亲,蒋经国也是鲜少提起。 在他的心中,父亲就是一个抛弃妻子的负心汉,而没有任何的亲情可言。 蒋经国极力想要证明自己,为的就是让跟着父亲一天好日子没过上的母亲能够真正地扬眉吐气。 蒋经国(左一) 因此在莫斯科的时候,蒋经国和小平同志非常亲近。 一方面是因为小平同志年长蒋经国近6岁,自然有更多的阅历和经验可以分享给蒋经国,另一方面就是异乡见到同胞的喜悦,让两人自然而然的亲近。 蒋经国会在莫斯科散步的时候,询问小平同志在巴黎的经历,而小平同志书写的几篇有关在法国工作体验的文章,也是交由蒋经国在墙报上发表。 但是自苏联一别之后,两人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蒋介石因为自己的野心在中国的疆土之上是横冲直撞,而身为蒋介石的儿子,蒋经国也是站在了错误的一方。 蒋介石 立场的不同双方没有了见面的机会,而在1980年的时候,小平同志却突然托人给蒋经国带了一句话。 1980年5月14日上午,小平同志会见了日本国策研究会的代表,让其转告给了蒋经国一番话:"我们都是过七十岁的人了,在我们这一代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会为我们讲些好话"。 小平同志口中的"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台湾问题。 在中美建交的谈判过程中,小平同志已经将"解放台湾问题",改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他希望"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曙光能够尽快照耀台湾,但只有一方的努力,是不能够的。 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希望蒋经国能够"迷途知返",但遗憾的是蒋经国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为他的身体。 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蒋经国的身体已经出现了衰弱的态势,因为糖尿病。 蒋经国(左) 糖尿病的病情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蒋经国的身体健康,在1982年的2月,蒋经国更是直接住进了台湾荣民总医院。 据可靠消息称,是因为糖尿病引发了眼疾。 主刀的医生是美国著名的眼科专家,而蒋经国的眼疾也在术后得到了好转。 但除却自己身体的原因,蒋经国的运气也"不太好"。 有一次,蒋经国乘车去屏东巡视农渔场的建设,但是在下车没走多长时间的时候,天空却忽然间下起了倾盆大雨。 工作还没有完成,蒋经国也自是不愿就此作罢,于是工作人员就去车里取了伞。 蒋经国 可就是这样一把其貌不扬的伞,竟然直接带走了蒋经国一只眼睛的视力。 因为那是一把自动弹簧伞,内心的焦急慌乱了工作人员撑伞的速度,他内心只想着尽快撑伞不要让雨水接着淋在蒋经国的身上,可他却没有注意到,伞棱距蒋经国眼睛的距离却是越来越近。 当按下撑起键的时候,伞棱直接打到了蒋经国的眼镜上。 蒋经国(右) 突然的外力让蒋经国的镜片四分五裂,虽然凭借本能,蒋经国在第一时间闭上了双眼,但是碎片还是割伤了他的眼镜,等他睁开眼睛的时候,眼睛里更多是渗人的红血丝。"轮椅上的蒋经国" "不要紧,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 看着被吓到手足无措的侍卫,蒋经国强压眼部的不适宽慰,而在返回台北之后,蒋经国也并没有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做了简单的消毒和包扎。 可若是知道这只眼睛"健全不保",蒋经国一定不会掉以轻心,但遗憾的是,最终发现事情严重性的不是蒋经国,而是荣民总医院的一名医生。 蒋经国 "蒋先生,您的眼睛需要做手术,在加上您有糖尿病,手术的风险系数比之旁人肯定会更高"。 但是有成功的几率总要胜过直接失明,因此在1982年2月12日的时候,蒋经国又进行了第二次眼科手术。 蒋经国 主刀医生是林和鸣 。 幸运的是,蒋经国的视力在手术之后有了好转,但不幸的是,因为糖尿病情的加重,他还是在术后不久彻底失明。 台湾当局为了隐瞒蒋经国的病情,于是让医生为蒋经国安上了一只人工晶体义眼。 荣民总医院 但假的就是假的,即便蒋经国能够避得过高清摄像头,即便蒋经国身患糖尿病的消息是台湾当局中的秘密,但是蒋经国身体不好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了出来。 这不是造谣,因为有蒋经国自己的亲证。 蒋经国 1982年去祠堂祭拜时,一百米都不到的台阶,蒋经国走完已经是摇摇晃晃。 等走到祭堂主祭位置的时候,蒋经国甚至连手执花圈鞠躬的力气都已经没有,只能用手简单触摸一下。 虽然视频在播出之后,已经经过了用心的剪辑,但敏锐的群众还是在蒋经国的举手投足之间看到了老态龙钟。 可这还只是其一。 4月5日是蒋介石逝世的纪念日,遵循常理,身为蒋介石的儿子和"大任"的继承者,蒋经国应当亲自主持纪念仪式。 蒋经国 但是蒋经国在从堂阶走向大堂铜像的过程中,却又再次无力,只能交由孙运璇主持,而他本人仅是行了一个礼。 当这件事情传出之后,台湾的舆论再次爆炸到了新的鼎峰。 连自己父亲的纪念日活动都无法亲力亲为的主持 ,蒋经国的身体究竟差到了哪一程度?他究竟患的是什么病,竟会发展得如此严重? 蒋经国 可在1983年的时候,蒋经国却奇迹一般完好地站在了大众的面前,甚至还亲手铲土种下了一棵树。 而这其中的大功臣便是其的"儿女亲家"俞大维 。 俞大维 1983年的时候,俞大维为蒋经国推荐了一位老中医,而作为古典医术,这名老中医也真的治好了蒋经国的浮肿。 要知道蒋经国鲜少在人前露面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面部的浮肿,他不希望折损自己的形象。 蒋经国 但老中医却在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说出了一句"蒋先生的浮肿就是长时间使用胰岛素的副作用,只要消除皮下积水,则浮肿就会自然而然的褪去"。 医生的几贴中药下去,蒋经国不仅浮肿下去了,就连行动也灵活了不少。 因为蒋经国的时好时坏,舆论下是众说纷纭,但是蒋经国的病情始终是一个秘密。 他们本着的态度就是能瞒多久是多久,但是瞒得过别人,却骗不了自己。 白内障切除术、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大大小小的手术蒋经国经历了不少,但是在1985年的时候,蒋经国却已经到了难以持久站立,不得不乘坐轮椅主持重要会议的地步。 蒋经国 因为蒋经国的垮塌身体,自1988年临终都他都没能离开轮椅。惨不忍睹的死亡 1988年的1月13日 ,经过一夜的睡眠,蒋经国本应是精气神十足,但是他却只觉得恶心,止不住地呕吐。 随侍医生赶忙扶着他躺下,但是却并没有将其送往医院。 这样的情况,医生们早以司空见惯。 而这一天,恰是蒋家共进午餐的团圆日,儿子蒋孝文和蒋孝勇等人也在回到家之后,守在父亲的床边。 蒋经国一家 所有人都没有了吃饭的心情,但是对于这样的情景他们也早已习以为常,午饭后没过多久,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里。 可意外,却在他们走后没多久发生了。 临近下午两点的时候,气息不足的蒋经国忽然就进入了休克状态,而更糟糕的是,他的口腔和鼻孔也有大量的血不间断地涌出。 随从医生虽然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了吸引器帮他吸血,但是蒋经国颈部的大动脉已经破裂,吸引器起到的效果实在是微乎其微。 蒋经国 事态恶化到了随从医生难以操控的局面,于是有人迅速拨打了专家团队的电话,可是等到专家团队抵达的时候,蒋经国的病情却已经没有了转圜的余地。 1988年1月13日下午三点五十分,蒋经国的心脏彻底停止了跳动。 而获悉这则消息,中共中央也在第一时间发去了"深表哀悼,向家属致以诚挚慰问"的电文。 中共中央这么做,是因为蒋经国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 蒋经国 小平同志说希望能在他们那一代解决台湾问题,而祖国大陆也始终按小平同志所想,坚定不移地采取积极主动的对台措施。 基于这样的条件之下,台湾当局在1987年的时候解除了对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的禁令,而在10月14日的时候,蒋经国在主持会议时,又同意了除公职人员外,在大陆有亲人的台胞可以回大陆省亲,打来了封闭近40年的台海大门。 蒋经国对与和平统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是在台湾,不管是生前还是死后,蒋经国都是舆论声中热度最高的人选。 生前猜测的是病情,死后众说纷纭的是死因。 有人说在蒋经国的去世当天,他的医疗小组没有得到任何的预警,就表明他根本没有病入膏肓的迹象。 蒋经国 而蒋经国本人更是一再表示"自己的身体还可以撑下去",可怎么就突然之前,暴病身亡了呢? 更有人说,蒋经国患的是糖尿病,可为什么最后的死状却是七窍流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猜测,但是因为蒋经国的咯血而死,极有希望的两岸和谈却就此中止。 时间的长轮带走了猜忌的声音,但是1995年蒋孝勇的遗孀方智怡却透露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消息。 方智怡 "父亲临终前,曾经无奈地说过一句‘我看错了人’"。 蒋经国到底看错了谁,已经无法得到本人的亲证,但是在蒋经国离世之后,台湾的政局却被一些心术不正之人掌控,继续鼓吹错误思想。 蒋经国 可无论小丑如何上下蹿跳,一个中国都是永远不可抗争的事实。 这是永远地毋庸置疑,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问题已经会得到完美的解决,而等待不法之人的结局也只会是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