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黑狗 吴京说:"有的人把拍戏当成商业,有的人把拍戏当成事业,有一种人呢,把拍戏演戏当成生命在对待,他就是这种人。他把每一个镜头当成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次留痕去对待。" 徐峥说:"他对表演的要求变态到极致,就是百分之一百的那种东西,这一点,我觉得我的意志力还做不到。" 张艺谋说:"他是个好演员,把戏交给他放心,他揣摩角色比导演还下的功夫还大。" 殷桃说:"他就是一个戏疯子,他完全可以为角色做任何事。" 他们说的这个人就是张译。 然而,从"就你这长相,演戏就是个死"到演技被认可,张译用了整整十年。 01
张译,1978年出生于松花江岸。 小眼睛,大额头,丑得不着边际,乍一看有点儿像冯小刚 。 刚出生时,妈妈愣是大半个月没敢看。 小时候的张译特别皮,最讨厌写作业,不是看电视就是看小说。 他看的第一本小说是《聊斋志异》,第二本是《黑龙江民间传说》,都很诡异! 从此,"诡异"二字伴随他走过了坎坷不平的上半生。 因为不爱学习,张译免不了被父亲责罚。 家里的扫把,擀面杖,以及父亲的腰带,所有这些他都体验过。 张译不但长得丑,还很衰,自称是个衰神。 当年他上的托儿所和幼儿园,还有小学全都倒闭了。 初中改了名字,高中变了地址,就连当年所在的部队也没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衰神,拯救了全家人的命。 当年,父母本想带着张译坐渡轮去学校上班,可张译硬是撒泼打滚想去动物园玩。 最后父母实在没办法,带他看了一天的动物。 就在那天,他们一家四口本要乘坐的渡轮侧翻,导致172人丧生 。 后来,张译感慨:这一生的运气都在那一刻用完了。 所有他上过的学校不是倒闭就是改名,很诡异; 因为任性,让家人逃过一劫,很诡异; 但更诡异的事还在后面。 02
张译从小的梦想是当播音员,一心想考北京广播学院。 1995年,还在读高二的张译就迫不及待地参加了播音主持专业课考试,全部通过。 当他全心全力准备文化课时,被告知高中没毕业,不允许参加高考。 他很沮丧,后来听别人说,在哈尔滨第一中学读高二的薛佳凝却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他赶紧跑过去请教,第一次见到薛佳凝,张译整个人都傻掉了,怎么可以这么漂亮。 当他把来龙去脉讲给薛佳凝听,薛佳凝说,"我父母是上海知青,有上海户口,所以有资格参加高考。" 听到薛佳凝的解释后,张译重重地叹了一口气,顿时觉得人与人的差距真大。 那是他第一次认识到有背景和没背景真的是不一样。 第二年,张译信心满满地参加高考,而且只报了一个志愿,就是北京广播学院。 哪成想,当年北京广播学院在东北只招收两名学生,而他却考了个第三名。 是不是很衰,很诡异! 03
高考落榜,张译在家躺了半个月,唯一一次下楼是去居委会大妈那里领城镇青年待业证。 拿到这个"耻辱"的证后,张译决定出去打工。 母亲四处打听后,听说哈尔滨话剧学院正在招学员,便让张译去试试。 张译不耐烦地说:"我想学播音,又不是话剧,不去。" 结果,父亲扭住他的衣领,像赶驴一样,连薅带拽把张译弄到了招生办。 到了招生办,老师眼皮一抬,眉头一皱,"长得像只"酸脸猴子",不是做演员的料。" 张译一听,摔门而去。 可没几天,他却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原来,父亲求遍了所有亲戚朋友凑够3万块钱的建校费,校长才答应收下张译。 学了半年后,张译从最初抵触变成后来深深迷恋上了话剧。 那两年,张译不顾白天黑夜,看了国内外2000多部优秀话剧剧本。 可是哈尔滨毕竟是个小地方,一年到头也演不了几台话剧,张译根本没有机会去揣摩角色。 老师看他如此刻苦,就说,"孩子,你要真的喜欢话剧,就去北京吧。" 于是,从哈尔滨话剧学院毕业后,张译毅然成了北漂。 为了继续学习话剧,他穿梭于各大演绎院校的招生考场。 考解放军艺术学院时,体检显示他脊柱侧弯,结果连面试官都没见上。 考中央戏剧学院,一路过关斩将,和海清、陈好,吴越等人同场竞技,结果自然是落败。 没有收入,张译的荷包所剩无几,最惨的时候,他买了一袋方便面,分成三份,每天吃一份。 第四天,饿得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知道,必须得回家了。 离开北京前,张译找了辆破自行车,骑了2个小时,专门去拜会了"心里最神圣的学府"——北京广播学院。 那一天,他把学校里所有带"广播"的教室走了一遍,然后在这个梦想之地上了个厕所,大喊道: "广院,不过如此,爷不要你了!" 就在张译买好车票准备第二天打道回府时,一位朋友告诉他:"北京战友话剧团在招生,你去试试?" 半年后,20岁的张译,穿上军装,成为了"北京话剧界"的一员 。 在这里,张译收获过甜蜜,但更多的是奚落,是嘲讽,还有那凄美的爱情。 04
那时候的张译又黑又瘦,被同学评为全班"三丑"之一,外号——"驴脸"。 丑归丑,但张译却凭着手中的权力弄到了一个女朋友。 当时副班长的他跟表演课代表小美相爱了,爱得纯净而浓烈。 不过,部队是严禁恋爱的。他们只能潜伏起来,靠打游击互诉衷肠。 有一次,他和小美在教室里谈情说爱,不知谁打了小报告。老师急匆匆地赶往教室,一脚就把们踹开了。 说时迟,那时快,张译飞速躲到门后面。 老师发现只有小美一人便走开了,不一会儿,却杀了个回马枪,又一脚把门踹开。 结果,还是小美一个人。 关上门的一刹那,躲在门后的张译鼻血流了一脸。 面对高压打击,他们还曾躲到厕所约过会。 更惨的是,美好的初恋不仅被部队"严打",女孩的妈妈也极力反对。 当时,小美把男朋友张译带回家,美妈差点儿没背过气去,当着张译的面嘲讽道:"你长得太难看了,像大队会计,脸像被人不小心坐了一屁股似的!" 最终,这段感情持续了两年就和平分手了。 2004年凌晨4点,小美出了严重的车祸。此后,那个"长得很漂亮,笑起来像王菲一样"的姑娘再也没醒来,成了植物人。 往后十年里,张译只要有时间便一定会去医院看看小美。 有一次,他忽然发现小美的眼角有一滴泪,便兴奋地找来医生,可医生却摇摇头。 2014年,小美走了。 整整十年!(很诡异的一个数字!因为,张译从无人问津到走红,也恰恰是十年!) 此时,张译人在法国,没来得及去送初恋女友最后一程,至今仍觉得是个遗憾。 从那以后,张译逢年过节都会给小美发个短信慰问。 不得不说,张译是个重情重义的男人。 然而,这样一个好男人,不仅初恋很凄美,文工团的生活也很糟心。 05
因为没长相,张译在文工团只能做一些场记、打杂、搭台的杂货,根本没机会上台。 新兵连的第一个春节,张译他们年三十上午被派去修靶场,工具不够,就取来洗脸盆,干完活后脸盆被划得伤痕累累。 下午,他们又被派去掏粪。工具还是不够,只好又取来脸盆。 掏完粪,上午搞的划痕就"镶"上了"黄褐色"。 晚上大年夜,以班为单位包饺子,工具不够,脸盆又来了... 话剧团导演退休,拉住张译说:"译啊,你是个好孩子,你得读书,你得学习,你得努力!但是,可不敢再演戏了,你演戏就是个死!" 当年,张译跑剧组,经常被嘲笑,"我们拍的是偶像剧,你这来捣乱的吧。" 这种不待见和心酸,张译承受了整整10年,他说: "我投了10年的简历,但都没有人找我演戏,深深地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和当演员。" 在《乔家大院》跑龙套时,胡玫导演摸摸张译的头说,"一个男演员,在28岁还没出了,就洗洗睡吧。" 胡玫导演这话没说多久,张译便遇到了《士兵突击》。 其实,史班长这个角色,是他软磨硬泡争取来的,而且本来他想演许三多。 张译先是给康洪雷导演写了一封三千字的自荐书,并列举了16条原因,结果导演看了一眼,说了一个"哼"字便没了下文。 张译回忆说,这个"哼"字把我的心都击碎了。 但张译不服输,再次找到导演,退而求其次,表示可以演"史班长"。 很多人劝他,史班长不过是一个很小的配角,为了这样一个小角色丢了部队的铁饭碗,不值! 可在张译的心里,没有值与不值,他只想演戏。 事实证明,铁汉柔情的"史班长"非常深入人心,张译的演绎之路全面打开。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张译后来回忆《士兵突击》成功的感受时说:"好像躲过一劫,躲过了一生都不能成功的一劫。" 随后,《我的团长我的团》,虽然段奕宏的龙文章是主演,但嘴毒心善的"小太爷"孟烦了更有辨识度。 拍《我的团长我的团》时候,全剧有1500场戏,张译有1450场,一场拍10次,就是14500场。 每次导演说开始,他就会一瘸一拐地走出来。拍完14500场戏,他的左腿比右腿细了两厘米。 这部戏彻彻底底成就了他,张译大火。 那些几年都不联系的所谓"朋友",纷纷开始主动联络张译,哥们长哥们短的叫个不停。 张译说,"我迅速体验到了人情冷暖。" 张译是圈里公认的"不好合作"的演员,当时《鸡毛飞上天》,他觉得不符合自己的形象,本不想演。 在一次活动中,殷桃遇到了张译,有点儿生气地说,"你回家再看看剧本吧。" 张译又把剧本认认真真看了一遍,最后决定出演《鸡毛飞上天》。 这部戏,张译从陈江河的少年演到老年,年龄跨度巨大,但每一个年龄段的定位都非常精准。 其中,有一段戏是,陈江河找寻骆玉珠8年未果,在火车站擦肩而过。 张译那种激动之下"失声"的表演,无声胜有声。 脸上的微表情从激动到痛苦再到着急,他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帧都精彩无比。 演完这部戏后,殷桃说,"张译太作了,我以后都不想再跟他合作。" 当然,殷桃说的"作",不是对张译的不满,而是褒奖。 这种作,是敬畏角色,敬畏职业,敬畏观众。 所以,以后无论拍什么戏,殷桃总会跟导演推荐张译。 张译曾为了《一秒钟》中的张九声,每天只吃一根黄瓜,一个月狂瘦二十多斤。 影片中有一场戏,是张九声作为逃犯饥肠辘辘,看到食物胡吃海塞的样子。 张译已经饿了一个月,剧组怕他突然暴饮暴食,身体出问题,让他少吃两口,但张译那一天愣是吃了17碗面。 其实吃到第四碗就已经吃不下了,为了完美诠释角色,这条拍了十多遍,拍到后面导演一喊停,张译就抱着桶吐,吐完再拍下一条,拍完再吐,一直吃到胃痉挛。 剧组杀青时,张艺谋说:"他是个好演员,把戏交给他放心,他揣摩角色比导演还下的功夫还大。" 拍戏爱"较真"的张译用一个个辨识度极高的角色,征服了一向挑剔的观众,而他的演技甚至把导演都征服了。 《追凶者也》,一口米线都吃不着的"五星杀手"; 《鸡毛飞上天》,苦找8年心上人,在火车上偶遇,激动到连话也说不出来的陈江河; 《八佰》,把导演管虎演哭的老算盘。 《亲爱的》,张译醉酒之后的那段表演,堪称演技炸裂。 他把自己的无奈、心痛、自责……,刻画的入木三分。 这一段不仅看哭了黄渤,郝蕾,佟大为,赵薇,荧幕前的每一个观众都跟着一起哭。 百亿影帝黄渤说:"他就像是陈年老普洱,虽然年纪没那么老,但是底蕴味道很深。 最终,张译凭借《亲爱的》获得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 当张译走上台领奖,一只蝴蝶轻轻落在他的肩膀上,为他理了理领结。 张译仰起头不让泪水滑落,他知道,这是去年离开人间的初恋女友,变成蝴蝶为他整理领奖,给他带来祝贺和鼓励… 获奖感言时,他一激动,感谢了十七个人…… 张译的演绎之路走得很曲折,很慢。 一如他自己所言: "有天赋的,聪明的都是一下子就飞了老远,像我就只能慢慢飞,没办法。" 淋过雨的人,总想为别人撑伞。 因为感同身受,知晓每个人的不容易,所以张译非常愿意提携后边。 上海国际电影节,张艺谋导演携电影《狙击手》主创人员亮相时,张译主动递话筒、排位置、安排出场顺序。 为了能让第一次走红毯的新人有更多的亮相机会,张译主动让出C位。 崇高的人品,过硬的演技理应征服每一个评委。 就像金星所说,"未来十年,张译一定是个影帝。" 结果,十年未到,2021年,张译就凭借《悬崖之上》的精彩表演获得了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和金鸡奖最佳男主角。 虽然,张译的演技和人品早已不需要任何奖项来加持。 但成为"全满贯"影帝,无疑是对张译最大的肯定。 大火之后,很多综艺拋来橄榄枝,面对真人秀上千万的酬劳,张译不为所动,一一婉拒。 他给出的解释是"自己修为不够,并不是一个能够娱乐大众的人"。 还说,自己是坚守底线的人,现在和将来都不会参加真人秀。 从小配角到大主演,从小荧屏到大荧幕,出道近二十余年的张译似乎只做了一件事:演戏。 他说,我是演员,不是明星。 我要做一个让自己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好的演员。